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

分享到:

定价:¥31.00

  •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 页数:272页
  • ISBN:7-100-04301-8
  • 主题词: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
  • 人气:158

显示全部序言

  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是地理学与规划研究的核心主题和重要领域。从20世纪初的区位论到后来的核心边缘理论、点轴系统理论等经典理论模式,空间结构研究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这些理论模式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或解释了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或机制,对区域与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伴随着新技术革命,传统的空间组织模式发生了转型,而新的空间组织与空间形态也不断出现。从20世纪70年代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到80年代及后来的卡斯特利斯的信息城市和网络社会理论,西方一些学者开始探讨信息技术对城市与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影响,并日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地理与规划领域研究的主要热点课题。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城市与区域发展正面临着多重的转型,城市间联系也日益增强。尤其是全球化、信息化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及信息网络的应用,正加速改变原有的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运用系统综合的观点研究信息时代背景下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成果仍较少见。因此,信息技术作用影响下的区域空间结构变化无疑是一项前沿性学术课题,值得关注。

  甄峰同志在1998年开始跟随我进入博士生阶段的学习,并于2001年如期获得博士学位。在南京大学留校工作后,他依然坚持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并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这些年来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勤奋刻苦、敢于创新的钻研精神,参加“港澳—珠江三角洲及其外围地区协调发展研究”等多项我所组织的理论课题研究,并发表了30余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在信息时代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领域已积累了较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本书是在2001年甄峰同志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信息化影响下的区域城市网络形成过程与机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而成的。

  全书在研究思路、章节组织和研究内容上重点作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尝试。

  首先,本书以信息技术及其空间影响为研究主线,并进行了恰当的章节安排。技术进步是城市与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转型的根本动力。当前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正加速改变着城市与区域的空间结构,原有的理论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学者们的质疑。本书认为,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之下,传统的空间与区域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因此,需要将其放在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用信息和网络的思维范式去重新加以理解,建立基于信息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之上的新的概念性分析框架,即社会技术空间统一体、区域空间组织的整体哲学观、弹性生产方法和信息空间。

  其次,本书对新空间形态的出现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不少富有创新的见解。本书分析了信息时代新的空间形态,首次提出了实空间、虚空间和灰空间,并认为三元空间将长期并存。作者进而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要素及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的空间结构在信息技术等新旧因子的合力塑造下正在发生着快速转型,空间结构的点、线、面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第三,本书紧紧围绕信息时代的两大重要特征——信息网络和信息产业,重点分析了它们自身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在复杂的社会、技术和经济背景下,能高速、有效地传播知识和信息的远程通讯网络不仅增强了区域空间的流动性,而且正在改变着空间结构。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强有力地改造着我们原有的地域经济结构、组织关系及空间分布。然而,传统产业对区域发展及空间组织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正如卡斯特利斯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所讲的,“社会、空间与时间的物质基础正在转化,并围绕着流动空间和无时间之时间而组织起来”,信息技术驱动的网络化成为信息时代城市与区域空间组织的重要力量。本书探索性地研究了全球化、信息化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构建长江三角洲网络空间结构,即它是以都市圈为空间和经济组织方式的。这些观点对于长江三角洲及其他发达地区制定完善的区域空间规划具有实践参考价值。本书还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分析了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的成长机制,进而对信息时代理想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讨,创造性地提出了网络化的多层次极化结构模式。

  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快速的转型时期,信息时代的区域与城市研究既是热点也是难点。由于课题的前沿性,本书有较多的篇幅对西方关于信息时代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成果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评述和分析,对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区域空间结构进行了系统综合的研究,这也是国内第一部在此领域的学术著作。它不仅丰富了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还对当前及今后中国区域与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观全书,本书具有信息量大、观点前沿、文风严谨、重点突出等特点。作者在广泛应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结合长江三角洲的实证分析,对此课题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其成果具有一定创新性和超前性。由于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信息化本身的不确定性,本书更多的是对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尽管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论证和探讨,但仍不失为一部具有开创性和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顾朝林

                        2004年8月

显示全部后记

  在我的博士导师——顾朝林教授1999年春季给我确定论文题目的时候,关于信息化、信息城市的研究在国内还较为少见。顾先生敏锐地抓住了信息时代空间结构这一新的研究课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专题研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

  几年来,我深感自身责任重大。这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①信息时代的城市与区域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尽管国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真正系统地开始,但即使到今天,西方一些研究信息城市的学者还在呼吁对远程通讯网络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没有很好地被理解。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总体上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信息时代虽作为一种新的时代背景,但信息技术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影响还刚刚开始。

  然而,一种信念始终支撑着我在这条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走下去。南京大学这所学风浓郁的高等学府,从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到孜孜不倦的莘莘学子,是我学习的榜样,正是“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训一直鼓励着我。我的导师顾先生言传身教,经常指点提拔,以他年过不惑而仍勤耕不辍的精神始终鼓励着我。2003年的秋季,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这不仅是对我前面所从事的粗浅研究的肯定,也无疑是对我今后从事研究的一个极大的鼓励。

  转瞬之间,五年已经过去了,我们自身也亲身经历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1999年南京大学校园BBS的在线用户最高还不超过100人,而如今,即使在凌晨3点多你也会发现竟然还有2 000多人在线。信息化速度是如此之快,难怪西方学者发出“距离在死亡”等充满悲观色彩的感慨。

  本书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充实的结果。其中也渗透着多名专家学者的智慧,他们是南京大学的曾尊固教授、崔功豪教授、林炳耀教授、庄仁兴教授、张捷教授、葛幼松副教授和朱喜钢副教授,中科院地理所的吴传钧院士,香港中文大学的沈剑法教授及其夫人,华东师范大学的宁越敏教授,同济大学的吴志强教授,中山大学的阎小培教授,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的姚士谋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张小林教授。感谢商务印书馆的编辑老师们,没有你们的辛勤工作,就没有这本书的付梓出版。还要感谢黄朝永、罗守贵、花俊、朱传耿、段学军、沈正平、刘荣增、马荣华、张敏等同学、朋友的帮助与关心。研究生华中同学帮助绘制了部分插图,在此也表示感谢。

  本书的最后,要感谢我远在家乡的父母及亲人,游子在外十余载,这是对他们朝夕牵挂的最好回报。我父亲常常电话询问我的书稿,并以他多年来的知识和经验指引、鼓励着我。还有我的妻子蒋瑶及其家人,她们对我生活、学习的关心与帮助,使我感受到了亲人的体贴与温暖。我的岳父还亲自为我校对稿件、指点迷津,让我甚为感动。

  抬眼望去,家中窗前的那株曾经一度枯黄的铁树已从毛茸茸的新芽出落得越发挺拔,可爱之中透露出顽强的生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铭记这句话,在学术的道路上,永不言悔!

                           甄  峰

                    2003年11月于南京大学南园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在较全面总结、评述和分析西方有关信息时代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区域空间结构进行了系统综合的研究。
  本书分析了信息时代新的空间形态,首次提出了实空间、虚空间和灰空间,认为三元空间将长期并存。在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当前的空间结构在信息技术等新旧因子的合力塑造下正在发生着快速转型,空间结构的点、线、面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作者进而围绕信息时代的两大重要特征——信息网络和信息产业,重点分析了它们自身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探索性地研究了全球化、信息化对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以都市圈为空间和经济组织方来式构建长江三角洲网络空间结构的设想。
  本书可供城市和区域方面的大专院校师生、科研和实际工作者参考。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信息社会的来临

   第二节  空间结构理论的回顾与新进展

   第三节  信息时代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二章  信息时代的空间形态及其功能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空间影响

   第二节  新的空间形态

   第三节  新的空间特征

第三章  信息时代的空间结构系统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要素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分析

第四章  远程通讯网络与区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远程通讯网络的起源、构成与发展

   第二节  远程通讯网络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远程通讯与区域空间结构的互动

第五章  产业重构及其空间结构转型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产业重构

   第二节  信息产业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  信息产业、传统产业及其空间重构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全球化、信息化对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第七章  空间结构的成长机制与模式

   第一节  空间结构的成长机制

   第二节  网络化的多层次极化空间结构

第八章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

   第一节  面向信息时代的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节  区域与城市规划的应对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区域发展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