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意义的生成与实现——《礼记》哲学思想

分享到:

定价:¥25.00

  • 出版时间:2005年11月
  • 页数:467页
  • ISBN:7-100-04440-5
  • 主题词:意义生成实现礼记哲学思想
  • 人气:349

显示全部序言

               序 一

  龚建平是一位深沉的学者,好学深思,潜沉读书,语言不多,学问求进。他默默耕耘于玄圃二十余年,于中西哲学极深研几,多有创获。记得他曾在台湾的《哲学与文化》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论言说的学术论文,被曾在欧洲莱顿大学工作的专家选中,译为英文,收入到2001年春在纽约出版之学术刊物《当代中国思想》总第32期(“语言与哲学”专集)上,以广流传。由是可知他的学术论文的分量。
  “文革”之后,恢复高考不久,建平即在家乡四川南充师院(今西华师范大学)读大学,后到陕西师大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生班学习,获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为研究哲学问题,建平于1995至1998年来到武昌珞珈山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前被著名学者、中国哲学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业师萧?父先生看中,留校任教。三年后,因其夫人的调动问题得不到解决,不得不离开武汉大学,回到西安,执教于西安交大。这是我至今仍感到遗憾的事情。他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工作力求找到自己的入路。
  他的博士论文《〈礼记〉哲学思想研究》于1998年经海内多名专家评审、答辩,以优秀成绩获得通过。同年获得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6年来,建平不急于出版其博士论文,一直关注海内外学术界关于《礼记》的研究成果,关注新出土的简帛研究的新成果,潜心读书、修改、补充,有相当部分甚至重写。现在与大家见面的《意义的生成与实现——<礼记>哲学思想》,是作者九年来苦读精思的结晶。
  “礼”综合了宗教、哲学、政治、伦理、艺术、美学的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三礼”号称难读,有关“三礼”的研究,几成绝学。幸好在今天,经学研究刚刚有了复苏之机,学术界有人开始董理“礼”学。对我们哲学史工作者来说,《礼记》是非同一般的文献。然而全面认真地把握它以及相关文献的学者并不多见。
  “五四”以来流行的有关“礼”的误解,是需要澄清的。例如关于所谓“礼不下庶人”,大家认同的解释其实是大有问题的。据孙希旦的注释,“礼不下庶人”说的是不为庶人制礼,而不是说对庶人不以礼或庶人无礼制可行。古时制礼,自士以上,如冠礼、婚礼、相见礼等都是士礼,庶人则参照士礼而行。庶人的冠婚丧葬祭的标准可以降低,故“礼不下庶人”其实是从实际出发,使庶人在仪物诸方面量力而行。“礼不下庶人”绝不是可以不尊重庶人。我们知道,孔子批评有的为政者对百姓“动之不以礼”,强调爱惜民力,“使民也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记•曲礼》则主张以德为贵,自谦并尊重别人,讲究施惠与报答,礼尚往来。无论富贵或贫贱,都互相尊重,互利互惠。《曲礼》尤其重视对于负贩者、贫贱者的尊重和对等的施报关系。
  又如所谓“吃人的礼教”说,自戴东原以降,尤其是“五四”以来几成定论。徐复观先生对此予以批评,指出:“即使在封建时代,礼也是维系‘人地’地位及人与人的合理关系,而不是吃人的。封建的宗法制度,主要靠亲亲与尊尊两种精神;礼即是把两种精神融合在一起,以定出一套适切的行为规范。这与由法家只有尊尊而没有亲亲的精神所定出的秦代礼仪,绝不相同,在实际上大大缓和了政治中的压制关系。汉儒多反对叔孙通取秦仪以定汉仪,而思另有所制作,其根本原因在此。”礼教,特别是宋代以后的礼教,包括吕子乡约、朱子家礼在内,恰恰适应了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有利于民众的文明化,对中日韩诸国走上现代化都作了铺垫,其中有其现代性因素。

  ……
  近些年来,我为武汉大学的博士生开了一门课,叫“《礼记》会读”,以孙希旦的《集解》、朱彬的《训纂》为主要教材,与博士生们一块儿读,连同注笺,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读下来,再参读百年来专家们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讨论,消化。我把这个课排在周六,方便已毕业的在本市工作的博士们回来一起读书。会读的方式,在我国古已有之,今天在日本学界仍然盛行。我与我的学生们想把《礼记》会读坚持下去。在会读的过程中,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是为序。
                        郭齐勇
                   2004年国庆节于武昌珞珈山


               序    二

  龚建平撰《意义的生成与实现——<礼记>哲学思想》新成,请我作序。喜读本书,知其属稿之始,乃其1998年于武汉大学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此为修改稿。早在1985年,在母校陕西师范大学“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硕士班上,我们就开始了师生情缘;1989年,我受聘浙江大学教授,后来,他又去武大继续深造,十五年间,虽未谋面,但他身上涵养的率真天性,尤其是对礼学知难而进的钻研精神,难以忘怀。很想写点有学术深味的心得为序,但礼学问题非三言两语可述,近来坐功又欠佳,只好取便当年所撰“评阅书”之思路,仅就本书主题意义,略叙一二,以乐观其成。
  古谚有曰:“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反思上世纪80年代,我曾躬身其中的“中国文化大讨论热潮”所带来的后果,固然,一方面,基本改变了中国学人长期固守的“传统”与“现代”二分对立之思维定势,开始以“文化”或“文明”为思考范式,把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为通向现代化未来世界的一条必由之路,此乃积极成果无疑也。但另一方面,却导致世纪之交中国学界出现了一股“假大空”的浮躁风气,甚而还冒出了不少所谓专搞“宏观学问”,以发表所谓“前瞻、回顾”或“总结、清理”之类高论而起家的学术“暴发户”。正如时贤所议论:这些人自以为最得计的是,猎取和生造一些似是而非、似新而旧的词句,“常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纵横开阖,谈古论今,却很少深入地研究具有典型意义的微观个案。这一潮流汹涌而至,使许多人被裹卷而下,迷失了方向。”(参见《文教资料》1992年第5期)无疑这是“文化热潮”之后喧嚣一时的污泥浊水,并不代表学术主流。
  近年学术界之主流是,沿着如何实现传统向现代化创造性转化的思路,展开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深入而具体之研讨,使它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术之主题。本书作者顺乎学界主流,积六七年之功,坚持由个案到一般的治学道路,不为急功近利的“假大空”学风所动,着眼于未来中国哲学现代重构的大方向,从“文化讨论”的积极成果出发,选择了最具有典型意义、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最根本传统的礼,作为创造活动的问题意识,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本穷源,苦思力索,终成本书。其开宗明义曰:
  <FONT face=仿宋_GB2312>在传统哲学占主流话语地位的儒学中,最具中国特色而又最不能适应现代工商业文明的,恐怕要数“礼”的思想。但是,“礼”又可说是古代中国文明的一个标志,也是一个渗透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及制度体系,离开了它,我们又如何来解读传统呢?
</FONT>因而,欲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自然无法回避礼的问题。但礼确如前贤所叹,是一项“累世不能通,当年不能究”的研究难题。
  在中国历史上,自“周人尚礼,敬鬼神而远之”,到孙中山“以礼治国”,建“礼俗司”,长达两千余年的传统社会里,礼乃“天地之序”、“国之干也”(《左传》语),始终支配、控制、维系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及其文明的发展。这就必然造成“礼”这一概念内涵极其庞杂,外延极其广泛,上自学理层面,下至实践层面,既包括名曰“礼制”、“礼仪”、“礼器”,实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兵刑等全部典章制度,又涵摄社会秩序、习俗、风尚和思想准则、行为规范等一切所谓“礼学”、“礼教”和“礼俗”。而且,两者互相关联,犬牙交错,共同构成了代代相承、牢不可破的中国礼乐文化传统,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和内在精神。
  更为复杂的是礼乐文化传统的传承载体,除了社会习俗、礼器文物之外,主要是以儒家“十三经”为主体的文献典籍,尤其是其中的三《礼》经籍。如果说,与“礼制”相对应的是《周礼》(亦称《周官》),与“礼仪”相对应的是《仪礼》(亦称《礼经》),那么,与“礼制”、“礼仪”和“礼学”、“礼教”诸方面都有关联的,乃属《礼记》。涉及三《礼》的还有经古今文学、文本真伪、经师家法、传承谱系等极为复杂的经学问题;加之,“古书残缺”,“古制茫昧”,“古文简奥”,“异说纷纭”(黄侃语),更增添了解读之难度。尤其自清末民初始,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崩溃,儒学花果飘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已成定局。时人为救国于燃眉,针对“读经误国”、“礼教吃人”的民族灾难,对“礼学”、“礼教”大鞑笔伐;“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将批判锋芒直指封建礼教;及至中国社会转型之今世,礼乐传统、三《礼》经学,在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上,仍被等同于封建糟粕,仅是为统治者保江山的,致使在世界倡言实现传统“创造性转化”的诸位知名学者,亦不得不在推行“儒家伦理”的同时,特别声言要先排除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孔孟之道”(杜维明);或在肯定儒家“仁”学现代意义的同时,提出必须“借助对于‘仁’重新取向,分离传统的‘礼’”(林毓生)。可见,礼是否曾因作为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封建传统,而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仍然是当代礼学研究无法绕过的思维屏障,对礼学的平心静气的研究,也就难上加难矣!
  本书作者知难而进,选择既涵礼学又摄礼制的《礼记》为研究对象。既不取经学进路,不囿于烦言碎辞,不拘泥于各种新说、旧说,又不简单全盘否定儒家经学,更不取时下流行的上述“二分法”;而是站在学术前沿,适时调整思路,从新的问题意识出发,在疏理简择前人研究成果及其得失的基础上,结合《郭店楚简》有关记载,考订史料,推断年代,评析异说,辨证源流,以现代哲学、心理学的理论视野,首先重新为《礼记》定位:确定世传《礼记》实际46篇,大体出自孔子七十子弟子至汉武帝之前的儒家群体之手,由戴圣编纂成书,郑注孔疏之后,由“记”上升为“经”,其总体思想,呈现了秦汉间儒学融合思、孟、荀,消化诸子百家之趋势;其对“礼”的阐释,集中表现了儒家文化价值理想的人格化与制度化,它看似外在的,而其实是儒家关于人的本质、人的自觉活动、自由创造和自我完善的文化价值系统与“文明体系”。仁礼难分而实为一体。这一定位的确立,表明本书主旨在于揭示礼的本质,论证“礼义”是否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以回答礼乐文化传统究竟有无向现代创造性转化的内在根据。
  本书取哲学进路,试图对《礼记》作哲学上的整体研究。所以,它“对《礼记》的分类与传统礼家不同,也与朱子所代表的理学家有异”。而且,“不拘泥于传统的儒家派系或古今文的分野来处理《礼记》的材料”,更打破了传统所谓的“礼乐派”和“诗书派”之间的严格界线;以哲学的眼光重新检视《礼记》各篇内容,特别重点分析了属之哲学天道观、宇宙论、人生观、心性论、政治理想、礼乐教化等有关篇目所涵之意蕴,不时表露出诸多新的见解,得出了礼的本质存在于“礼的普遍意义之中”的结论。认为礼的本质不是其个别特征,而是人“自别于禽兽”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既具有“报本反始”、“不忘其初”的根源性,而又有人类道德超越性和文化创生性的文化体系。“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上》),礼是一个人性化的过程,归根结底,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之体现;无论礼仪形式如何因时而变,只要人类社会继续存在和发展,礼就必然与其同步存在和发展。总之,礼的本质决定了礼乐文化传统向现代转化有其内在的动力和生机。此即本书主题的现代意义之所在。
  本书有些观点虽可进一步商榷,但总体上看,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多有创获,有发前人所未发之处。请读者明鉴。是为序。

                        陈俊民
                 2004年大暑序于青岛崂山海岸

显示全部后记

  一条弯曲而又充满岔道的路,就算暂告一段落。很早就想走出那个罩着自己的无形的笼子,去找寻精彩的外面的世界,时至今日才发现,拥有这个想法本身,拿今日流行的话说,就是“深度”的愚笨。人很多的时候不愿意是他自觉到的自己,可人始终只能是他自己。但我渐渐明白,人之为人,就在于他不愿意就是他自己。
  感谢我的导师郭齐勇教授多年来对我无私的帮助和鼓励。纵使愚钝顽惰如我,在他的影响下,也不得不去体认和扩充任何人身上都可能一息尚存的几希亮点。尽管这种体认是那样的浅陋而缺乏自知之明。本书引用的大部分资料尤其是台港资料,基本上为郭老师所提供。本书的选题和主要的框架也是由郭老师最初拟定的。郭老师的虚怀若谷和循循善诱是笔者能够有所进步的重要原因。在此,作为学生,我再次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虽然,这个自己戏称为早过预产期的婴儿的降生,也算经历了些许全然是“形而下”的挣扎和努力,但由于榆木疙瘩似的脑袋和无以复加的懒散,离郭老师的期望尚有无法弥合的差距。
  我在陕西师大上研究生班时的导师成一丰老师、后调浙江大学的陈俊民教授多年来未弃不敏,成老师虽年事已高,但仍在学业和生活上多所指教,受益匪浅;陈老师不仅仔细批阅了答辩稿,而且又认真审阅了经过修改的全部内容,并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对此,学生十分感谢。陈老师早些年一直孜孜启导我们的主要是儒家式的“理想追求”而非“追求理想”。虽然,由于尘垢甚深如我者,始终还不曾“开悟”,“理想追求”自然难谈得上,但笔者永远心向往之,并不惜求其次而勉力“追求理想”吧,尽管这样也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人不能没有不愿就是自己的理想。
  本来,我应该如我的兄弟们一道,汇入亿万民工大军的洪流,为实现自己神圣的生存权利,而去走南闯北地打拼;但是,由于机缘巧合或是阴差阳错,神差鬼使般地多读了两年书,仿佛又懂得一点更高,或许就我的处境而言,算是“奢侈”的追求了:人生还有灵魂的救赎!灵魂的救赎,是个西方式的提法,对于传统的儒家而言,可说就是良知的觉醒和明德的彰显。这样,虽说在一定意义上,人可以实现不是他本来应该是的自己的理想,却又注定要添上不能舍去的精神的新处境。有时我甚至愚蠢地认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的话,还是仅仅为生存权的实现去拼搏吧,那样,我可以因为干完活领不到劳动的报酬,或开个小店被流氓砸个稀烂,而忍受肉体生活的煎熬,而灵魂的救赎这样奢侈的问题,显然就扔给了其他人!但是,这种感受其实是极其虚假的:我们并没有因为有时间去思考灵魂或良知的问题成为精神贵族,而生存上的煎熬事实上只是人被压到生存底线上的挣扎,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灵魂或精神上的痛苦。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不仅身心不是分离的,而且灵魂展开为不同的面向。一个民工固然可以自己挨饿受冻,但他没有资格没有权利让他的孩子和父母同样挨饿受冻!在这种意义上,民工们的劳动虽是为了生存,但同样也是为了良知和灵魂!
  中华孔子基金会的刘蔚华教授,浙江大学的陈俊民教授,中山大学的李锦全教授,南京大学的赖永海教授,武汉大学的唐明邦、李德永、萧汉明、李维武、邓晓芒教授曾审阅了答辩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李锦全教授、赖永海教授、唐明邦教授、李德永教授、萧汉明教授、李维武教授参加了本人的答辩会。武汉大学的萧菱父先生虽身体欠安,但即使在动完手术,笔者伴先生住院之时,亦不失时机地给予亲切的指点;我的学长,陕西师范大学的林乐昌教授、西华师范大学的任中平教授、佛山科技学院的宁新昌教授等给予了真挚的鼓励,林学长还提供了相关资料。以传统儒者的眼光看,正是这样的师友相续的环境,成为一个人能够有所成长的必要条件。由此我现在仿佛愿意相信,“良知”不是一个人刹那间的灵光一闪,而是刹那一闪的灵光所感知到的世道人心。当然,它不是封闭的圈子中的人心,而是开放的、对历史有积极意义的人心。个人,只是去体认和感知它,必要时选择崎岖难行的路。礼乐教化虽把社会的完善最终落实到每个人的自我完善,但个人的完善(“成己”)又以其他人的完善(“成人”、“成物”)作为必要的条件。虽然,意义与价值的生成,不能缺少真正生命的倾注,甚至凄风苦雨式的磨炼,但同样也离不开良善的浇灌与友情的护持。借此机会,感谢我过去在四川南充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学习和工作期间给予过帮助和教益的、在此不能一一提及的众多良师益友,感谢西安交大人文学院前任院长刘永富教授的理解和支持,感谢西安交大科研处领导同意使用科研启动经费。
                龚建平识于西安交通大学三村
                       2005年1月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龚建平,男,四川宣汉人,1962年6月生。1983年6月毕业于四川南充师院,获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在陕西师大获哲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于武汉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攻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已出版《梁漱溟哲学思想》(合著)等著作。在国内外各种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礼记》是对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具有深远意义的经典儒家著作,但对它的专门研究本书属于第一部。本书对礼(乐)的哲学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打破了过去只限于制度、文化层等的研究传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显示全部目 录

小引
第一章  《礼记》的成书年代与思想定位
   (一)《中庸》等四篇作者年代推定
   (二)《礼记》成书年代的分歧
   (三)《礼记》成为公认的经典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
   (四)《礼记》篇章分类
第二章  《礼记》对礼的意义的阐释(上)
   (一)《礼记》论礼的起源和“礼治”的根据
       1.礼的起源与礼不忘本
       2.人情三态与礼治
       3.儒家礼治的基本原则
   (二)《礼记》论礼的结构、功能与形式
       1.礼的结构
       2.礼的功能
       3.礼的基本形式
第三章  《礼记》对礼的意义的阐释(下)
   (一)《礼记》论儒家之礼的本质
   (二)《中庸》在《礼记》中的地位
       1.对“中庸”思想的理解
       2.“中”之超越义
       3.《中庸》在《礼记》中的地位
第四章  《礼记》的天道观和宇宙观
   (一)《礼记》的天道观
       1.先秦天道观的嬗变
       2.《礼记》的天道观
   (二)《礼记》的宇宙观
   (三)《礼记》的天道观和宇宙观,
第五章  《礼记》的人生哲学
   (一)生命共存:“意义”与“感通”
       1.意义的概念
       2.横向同构:意义“共生”
       3.纵向同源:意义生成
       4.人生境遇:性与命
   (二)修养功夫:“修身”与“慎独”
       1.《大学》之道
       2.修身为本
       3.诚意、慎独
   (三)生命形态:境界及其外显
       1.人生境界
       2.生命形态
第六章  《礼记》的政治哲学
   (一)儒家政治哲学产生的背景
       1.三代社会及其国家形态
       2.宗法社会的结构与制度
       3.宗统与君统的张力:儒家生长的空间
   (二)“以教化政”的社会政治理想
       1.“以教化政”与人文理想
       2.社会政治理想
       3.礼制与刑律
   (三)儒家政治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与限制性
       1.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内圣外王”
       2.理想实现的限制性:受命者必“大德”
第七章  《乐记》及其文化意义
   (一)“乐”的含义与礼乐教化
       1.“乐”的含义及人生根据
       2.诗教、礼教与乐教
       3.乐教的历史背景
   (二)审乐观政及礼与乐的关系
       1.致乐以治心
       2.审乐以知政
       3.礼与乐的关系
   (三)乐教的文化意义

结语:礼乐教化及其边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