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文章病案——献给编辑记者的书语林漫步丛书

分享到:

定价:¥19.00

  • 著者:212 
  • 出版时间:2006年09月本印时间:2006年09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19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7-100-04800-1/H•1172
  • 主题词:文章病案
  • 人气:137

显示全部序言

    拿起《文章病案》的校样,二十六七年前我与黄鸿森先生共事的情景立即一幕一幕地浮现于脑海。那时,我们都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首卷忙碌。1979年夏秋,《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姜椿芳、副总编兼党委副书记阎明复在北京车公庄2号借了半个楼面,把从全国几家天文台、系借调来的“一时之选”以及我们这些人安顿在那里,审阅《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的稿子。为了赶进度,一个编辑组、一个索引组,合署办公,吃在车公庄,住在车公庄。我与黄先生在编辑组,夜以继日,日以继夜,一心无二,一丝不苟。在工作中,我深感黄先生知识渊博,记忆力近乎过目不忘,令我敬佩。
    不过,这次引起我写序冲动的主要还不是我们过去的那段友谊,而是看了他的书稿。他挑出的文字病例,有的是我也能够发现的,然而相当多的是我发现不了的。在能够发现的案例中,有不少我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这次看了黄先生的书稿,讲得那么清澈见底,有板有眼,给人印象深刻,增强记忆。黄先生观察的领域怎么这样广呢?有天文,有地理,还有历史,有政治类,有文学类,还有农学类。他不仅挑了数以百计的普通报刊的毛病,还找出了专门为文章治病的刊物,即一些“名医”们的疾病。这决不是一般教师所能达到的,这是大家所为,高手所做的。
    为报刊书籍挑刺是一项维护学术尊严的严肃的工作,是一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报刊书籍的读者是很多的,覆盖面是很广的。如果里面有知识性差错,那将是贻误下一代的事情。我就有这种体会:少年时,从报刊上学错了一个成语,如果没人指出,有时会一直错下去,错上个十年、几十年。自己脖子后面的灰自己看不见,近年我亲耳听到一些领导同志一而再、再而三地用错词,念错字。别人笑话他们,我为他们脸红。我想他们大概也是在少年时上了报刊上那些以讹传讹的病例的当了。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曾专门发表社论,号召大家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奋斗。现在,报纸忙于为政治、为经济发社论,很少为语言发社论了。其实,语言是个文化问题。语言的纯洁还涉及中华民族的统一问题。语言没阶级性,语言又是表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问题的工具。语言学不好,便表达不清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问题。古代选拔官员要看“身、言、书、判”四个方面。其中的“言”“书”“判”都是与语言文字有关。不论是官员还是文人,甚至不管什么人都要把文章、讲演中的“病”视为牛奶里的苍蝇,才能下决心治疗这些“病”。
    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兴起汉学热。学汉语成了时髦。懂汉学的可以拿高薪。“以其昏昏”是难以“使人昭昭”的。汉学要靠汉人来传播。我们一定要让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传遍全世界。
    黄先生已年届耄耋,仍能孜孜不倦为文章“望、闻、问、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叶圣陶先生生前开过“文章病院”。如今黄先生出版了他的《文章病案》。我相信圣陶先生在九泉之下一定会为之击掌的。

                            邓伟志
                         2006年元月21日

显示全部后记

    《文章病案》这本书是我近十多年写的匡谬正俗文章结成的第三本文集。前两本文集是奥林匹克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报海拾误录》,语文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报刊纠错例说》。
    我在前两本文集的“后记”里说过,写这类文章导因于新闻出版报社受国家新闻出版署委托从1991年起举办全国报纸编校质量评比活动(被称为“评报”)。从那时开始,多次应聘担任评审委员,有幸得到阅读大量报纸和了解报纸上语言文字应用情况的机会。次年在《新闻出版报》开辟《读报拾零》专栏,讨论报纸上见到的语言文字应用问题。1997年《新闻出版报》创刊10周年,我应约写了《百篇记缘》,简述同这家报纸的交往。现将此文作为附录收入本书。
    也在1997年,我又应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机关报《中华新闻报》之约,在该报开辟了《报海求疵》专栏,写同样性质的文章,先后刊出80多篇。
  辑入本书的文章计为81篇,大多写于1999年至2004年。为了眉目清楚些,归成11个部分:字词篇、敬谦词篇、时间用语篇、成语篇、文史常识篇、人物篇、科学常识篇、标题篇、文章评改篇、再匡误篇、杂议篇。分类很不严格,例如“人物篇”本可并入“文史常识篇”,因为篇数较多,就自成一组。要说明的是“再匡误篇”,这组文章是针对报刊上一些匡误文章而写的,它们“匡误”有“误”,故作“再匡误”。
    比起前两本文集来,本书讨论文化知识的篇数增加了,约占全书30%。这是因为近年来报刊上常识性差错有增多的趋势,自己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去。这类文章大多是以纠错为切入口,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古尺有多长》一文,历述中国古尺长度的沿革;《<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历法条文的商榷》介绍了儒略历、伊斯兰历、黄帝纪元等有关知识;《美国总统:“任”和“届”》是通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说明,纠正一些工具书的误用,而《美国父子、祖孙、叔侄总统》则纯是一篇知识小品。
    本书讨论了400多个实例。实例来自110种报纸,19种刊物,41种书籍(其中包括21种工具书)。如今书籍报刊真如汪洋大海,个人涉猎所及,连几个小浪花也谈不上。不过这些实例多少反映出世纪之交时代语言文字应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前些时候,承蒙朋友关心,问起这类文章的写作情况,不妨在这里说说。
……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作者黄鸿森是我国著名的辞书编纂家、翻译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 该书收录他纠正各类出版物上文字错误的文章共81篇,书中讨论了来自110种报纸,19种刊物,41种书籍(包括21种工具书)的400多个实例,共归为11个部分:字词篇、敬谦词篇、时间用语篇、成语篇、文史常识篇、人物篇、科学常识篇、标题篇、文章评改篇、再匡误篇、杂议篇等。

显示全部目 录

《文章病案》序                      邓伟志
                  
                <STRONG>字词篇
</STRONG>
俗体字不是规范字——也谈“橘子”和“桔子”
“凼”和“氹”,哪个作首选字好——从澳门“凼仔岛”和“氹仔岛”两种写法说起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平议
“不尽如人意”和“不尽人意”
“同比”的用法
“此间”不是时间用语
使用简称“高招”,并非高招
挑剔《现代汉语词典》(五则)
少用些“进行”如何
“责编”是不是动词
“针对”不宜泛用
“本”“该”两词的误用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义求疵(十三则)
“称谓”议
“养殖”的释义要拓宽
劝君莫改古人诗——说说疑问代词“那”和“哪”

                <STRONG>敬谦词篇
</STRONG>
谦词“家”的释义
发聘书,焉用“颁”
用词,莫忘礼——从标题《清华教鞭 汝能持否》说起
不必替别人客气
姓名和职衔,孰先孰后
量词“位”的越位
自称“先生”,可以吗
从“该人”说起

                <STRONG>时间用语篇
</STRONG>
“1980年代”之类,不妨使用
时区和时差
“期间”一词不宜单独使用
世纪怎样分“叶”——《表述时间要准确》一文的商榷
公历如何置“闰”——《表述时间要准确》一文的又一商榷
千纪,1959年就出现了

                <STRONG>成语篇
</STRONG>
“一目了然”和“一望而知”
成语应用纠谬十题
  一、正确理解成语
  二、注意弦外之音
  三、务求切合语境
  四、避免彼此矛盾
  五、请莫随意改动
  六、辨明褒贬色彩
  七、不宜只用半截
  八、当心写错成语
  九、慎加比较选择
  十、切忌望文生义
话说“首当其冲”

                <STRONG>文史常识篇
</STRONG>
虎门销烟,是“销毁”不是“烧毁”
是“租界”,还是“租借地”
殿试•进士•会试•贡士
隋唐秀才非明清秀才
《昭明文选》是谁编的
这张书单问题多
只缘历史知识准备不足
“政协”这一简称的应用
《八十年来家国》指瑕
美国总统:“任”和“届”
美国的父子、祖孙、叔侄总统
俄罗斯人的圣诞节

                <STRONG>人物篇
</STRONG>
韩荆州当的什么官
成吉思汉,还是成吉思汗
明清颠倒 叔侄混淆——关于纪晓岚的砚台
孙中山会见过张之洞吗
为萧乾先生勘误——关于冯玉祥将军黑海遇难
冯玉祥当陆军检阅使——《咬文嚼字》月刊一语两误
莫当历史的先知
《人物长廊》中的遗憾
也谈董建华的官称

                <STRONG>科学常识篇
</STRONG>
应当避免科学常识差错
  一、钾、钙、磷是“微量元素”吗
  二、人尿中有200多种微量元素吗
  三、煤中的有害成分能叫“微量元素”吗
  四、“氮”是惰性气体吗
补开一张处方——王蒙一文中的化学元素
多些草木知识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历法条文的商榷
“古尺”有多长

                 <STRONG>标题篇
</STRONG>
讨论《午报》几则标题
标题用字,务必瞻前顾后
两则新闻标题 并不值得称赞
晚报标题疏失面面观
  一、题文相左
  二、慎用文言
  三、要挤水分
  四、少点东西
  五、移行欠妥
  六、四字词组
  七、语句不顺
  八、吝用介词
  九、用词未当
  十、简称有失

                <STRONG>文章评改篇
</STRONG>
开篇不能马虎——读《北京青年报》的一篇报道
可咬可嚼的一则图片说明
试改“《羊城晚报》”等六个条目
这些上下句,应该掉过来
标点文言 务求审慎——读《孙立人将军给冰心先生的信》

                <STRONG>再匡误篇
</STRONG>
匡误的匡误
莫凭一“典”论是非
也谈“作料”和“佐料”
“建言”不是生造词——为《新民晚报》辩护
诊断对,处方错
“凼仔岛”应作“氹仔岛”

                 <STRONG>杂议篇
</STRONG>
“法人”百龄 何必改名
办报要知法
石油企业报审读随笔
“简牍”等条目审读笔记
晚报报名汉语拼音问题
《杨度写的挽联》疑误

附录:
百篇记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