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相关图书

图书搜索:

风土 日本学术文库

分享到:

定价:¥13.00

  • 著者:2019 
  • 出版时间:2006年09月本印时间:2006年09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17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7-100-04830-3/C•137
  • 主题词:风土
  • 人气:208

显示全部序言

               序 言

    本书旨在阐明人的存在方式与风土的关系,而不是论述自然环境如何制约人的生活。一般认为自然环境是以人的风土性为具体基础、并由此蜕化出的客体。在考虑它与人的生活关系时,生活本身也成为一种客体。这样就成了客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并非从主体性的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所关注的却正是后者。尽管需要不断地涉及风土的形态问题,但我们始终把它作为主体性的人的存在的一种表现,并不视为自然环境。这一点首先不能混为一谈。
    我最初开始思索风土问题是一九二七年夏天,在柏林读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以后。该书用时间来把握人的存在方式,对我启发很大。于是便涌出一个疑问:既然时间可以运用到主体的存在方式中去,为何空间不能同时运用于同一根源的存在中去呢?当然,海德格尔的著作里并非没有涉及空间,从其注重人的存在的具体空间来看,倒很像德国浪漫主义“活现的自然”的又一复苏。但它在时间这一强烈光照下几乎失去本色,我们于此可以看出海德格尔的局限性。不与空间相结合的时间还并非真正的时间,海德格尔之所以停留于此,是因为他所说的Dasein(此在)最终仅限于个人。他把人类存在仅当作个人存在来理解,若从人类存在的个人、社会这种双重结构来看,那只是抽象的一面。所以,从具体的两个方面来把握人之存在时,时间与空间是相即不离的。这样,海德格尔尚未充分表述的历史性才会显露出其真实面目。同时,历史才会与风土相互结合起来。
    之所以考虑到这个问题,也是事出有因的。当我埋头于对时间的绵密分析时,各种各样的风土印象萦回于脑海;抑或说正是这一问题的浮现,才使我得以反刍或开始关注风土印象。所以可以说,正是时间、历史这类问题触发自己想到风土问题。若没有这些问题作引子,风土的印象也仅是停留于其本身而已了。也就是凭借这一媒介,才推显出风土和历史的相即不离的关系。
    本书基本上是由讲稿构成的。这份讲义写于昭和三年九月至四年二月间,那时刚从国外回来不久,尚无余力对人之存在的时间、空间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考察,只是想论述一下风土问题。此书的大部分都是在讲稿的基础上后来改写并陆续公诸于世的。最后一章尚留有草稿的痕迹,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但考虑到其本是一个相关的整体,便暂且归纳在一起,恳请各位批评指正,不胜感谢。

                      昭和十年(1935年)八月

    此次再版之际,改写了第三章的中国部分。原先的文章写于昭和四年,正值左倾思潮流行之时,故在风土的考察中夹杂有对当时左倾理论的批判。这次将其删去,改为纯粹的风土考察。

                       昭和十八年十一月
                            著 者

编者序言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古代,日本尚未进入世界大多数国家人们的眼界,中国史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史籍就予以记载,不特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而且也是研究日本古代史唯一的文字资料。其时,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国文明光耀世界,领袖东亚。古代日本举国一致,倾力学习中国,引进中国的文字、宗教及典章制度等,曾几何时,便为一文明国家,故谓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流并非过言。中世纪时日本仍旧关注中国,继续吸取中国文明,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中国却很少学习、研究日本,及至江户幕府,日本行闭关锁国之策,中国和日本的交流几至中断。
    千余年来,两国的交流与相互研究的这种不均衡,固然与中国为东亚文明中心,而日本处于边缘的位置有关,但也和两国朝代更迭,对外政策变化频繁不无关系,此可为前车之鉴。
    19世纪以降,西力东渐,近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传到亚洲,日本得风气之先,仿效西方,断行明治维新,一举成为东亚最初的近代化国家。同时吸收西方近代文明,参以本土文化,成就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日本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日本败亡,日本的思想、学术摆脱了法西斯文化专制的桎梏,焕然一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并涌现了不少世界一流的学者或思想家,为世界所瞩目。
    反观清末以来的中国,列强肆虐,国将不国,仁人志士痛定思痛,欲效仿日本,实现近代化,救国于危亡之中,故大批中国学子赴日留学,攻读近代法政、科学等课目,归国后给中国带来了改革图变的新风。虽然他们学习的是西方近代科学,但也将日人的社会科学、文学作品大量翻译、介绍到中国;而对日本的研究则出现了黄遵宪这样的大家。但当时中国形势动荡,加之战祸频仍,故日本学术著作的翻译既未能形成规模,也没有构成体系。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方兴未艾,尤其是学术著作的翻译空前昌盛,蔚然大观。但与译介欧美著作相比,对东方各国,包括日本的学术著作的译介相对薄弱,这是中国对日本整体情况缺乏系统了解,其研究远不及欧美的原因之一。中国是最先知道日本的国家,而今却落人之后,不能不使有识之士为之扼腕。
    商务印书馆自开馆以来,以开启民智为己任,百年来倾力移译各国学术著作,积累丰厚。其中,所译日本各类书籍不下百余种。但囿于时代与环境条件等,许多名著未能译出,尤其是日本古代的思想学术著作少之又少。
    有鉴于此,商务印书馆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合作,欲翻译出版日本古往今来之社会科学经典名著150种,尽其所能将日本学术精萃尽收网罗,差可弥补往日翻译之不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大量翻译、引进日本学术名著不仅可借鉴其理论及方法论,开拓我国学人之识见,且可较为深刻、系统地了解日本历史、国家、社会、民族及目前的学术状况,俾使中日两国人民加深互相理解。
    本丛书所选原书皆为经典名著,且译者也为各相应领域中的专家,每种书前均有专家导读,注释亦求详备,一般读者当会因此获益。
    本丛书虽规划为150种,但随着学术进步及今人眼光改变,难免再做补充。我们志在使这套丛书尽善尽美,少留或不留遗憾,为此呕心沥血,在所不辞。然自谓才疏学浅,汲深绠短,不免疏漏错讹,如蒙方家指正,则不胜荣幸。

                          王仲涛 刘 迪
                           2005年12月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陈力卫 1982年黑龙江大学日语系毕业。1984年北京大学东语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年于东京大学日本语言文学专业读完博士课程。现任日本目白大学外国语学部教授。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是日本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辻哲郎的一本名著。他师从著名文学家夏目漱石,于1927年留德归来后写成该书,是日本比较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 所谓风土,是指某种土地上的气候、气象、地质、土质、地形、景观等的总称。作者通过对世界各个地域的风土特性进行考察,提出了风土对人或民族文化的影响。虽然在此之前,欧美已有这方面的研究,但和辻哲郎的考察更广泛更深刻,终成为公认的该领域权威著作。

显示全部目 录

导读
序言
第一章 有关风土的基础理论
 一 何谓风土
 二 风土对人之存在的制约
第二章 风土的三种类型
 一 季风型
 二 沙漠型
 三 牧场型
第三章 季风型风土的特殊形态
 一 中国
 二 日本
  1.台风的影响
  2.日本的奇特之处
第四章 艺术的风土性
第五章 风土学的历史考察
 一 赫尔德之前的风土学
 二 赫尔德的精神风土学
 三 黑格尔的风土哲学
 四 黑格尔以后的风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