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深化体制改革中的利益兼容问题探索 平装

分享到:

定价:¥29.00

  • 著者:3626 
  • 出版时间:2007年06月本印时间:2007年06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508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7-100-05271-8/F•650
  • 读者对象:分配政策研究者、对经济改革中的分配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 主题词:深化体制改革中的利益兼容问题探索
  • 人气:68

显示全部序言

  “经济学”本是“经邦济世、经世济民之学”。学习经济学首先就是为了强国富民,为广大人民谋福利。
  从实践上说,当前我国所进行的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由于市场经济内在的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必然会引起不同要素主体的收入差距的扩大,兼之不规范的所有制结构和产权关系的调整,非均衡体制改革所产生的差别政策与制度安排,以及不完全市场运行中的权钱交易等,从制度层面上人为地扩大居民收入差距,并由此引发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作为经济理论工作者,很有必要从理论上深刻分析、研究体制转型与利益关系调整的内在关联,以及目前我国不同主体之间利益矛盾与冲突的体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我国如何在深化体制改革中协调、化解现有的利益矛盾与冲突,防止两极分化,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以促进效率与公平、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互统一。
  因此,本书从选题角度讲,可以说是切中了我国体制改革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它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性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此外,本书还有四个比较突出的理论创新特点:其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切实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吸取西方经济学中合理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借鉴了抽象演绎和博弈论的相关分析方法,同时还使用了一定量的图表和模型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从而为本书所研究问题的分析,提供了较为雄厚的理论基础与良好的分析支撑。其二,以体制改革中的利益关系变化和调整为分析主线,对体制改革中利益矛盾的制度成因、各种利益的实现形式、运行机理和协调机制作出了深入分析,并创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从而为该类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拓展了一个良好基础。其三,在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中,突出理论分析与内在逻辑关系探讨,如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与城乡落差的关联分析模型、体制改革中的利益集团博弈关系、体制创新与利益兼容的内在逻辑联系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分析。其四,在理论研究中贯彻以事实为根据,生产力首要性的观点,并提出了不少符合实际的创新性对策观点。如认为目前深化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协调利益矛盾和冲突,以实现利益兼容基础上的效率、财富增长;社会生产力与效率和财富的增长是利益兼容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是利益兼容的根本制度保障;当前政府实施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大胆实施以公平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在确保企业和市场效率基础上,将注意力集中转向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及财税体制改革上,等等。
  当然,由于本书所研究的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有些问题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深入、系统地研究。但总的来说,本书是一本具有明显理论创新和重大实际参考价值的著作,值得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政府决策人员研讨与借鉴。为此,乐于作序。
                       胡代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006年7月1日

显示全部后记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深化体制改革中的利益兼容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在开展此课题研究近三年来,我们本着强烈的理论研究责任心和使命感,承受着较大的思想压力。之所以我们有强烈的理论研究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因为从体制改革角度探索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兼容,不仅可以从理论上推进和丰富制度经济学、转型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还可以从一个新的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拓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范围。在实践上,如何有效地化解、协调利益矛盾,可以说是深化体制改革与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从体制改革角度来分析探讨我国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原因,并从深化体制改革的角度来分析、探讨如何协调、化解现有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从而实现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经济发展,这对于进一步推进改革,正确处理发展、稳定与改革的关系,并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如何全面系统地对深化体制改革中的利益兼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这是全体课题研究成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另一方面,由于课题研究成员多是年轻的研究生,原有理论基础和研究水平相对薄弱,所以,作为课题负责人不能不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唯恐不能按质完成课题研究目标与要求。
  现在,虽然通过全体课题研究成员的通力合作,终于完成了原定的课题设计计划,并且,研究成果获得了5位同行经济理论专家的较好评价,鉴定等级为优。但是,我们深知我们只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仅能称为阶段性成果,还需要我们今后继续进行长期的学习与研究。可以肯定,此成果尚存在不足、不完善甚至错误之处,在此,希望得到同行和读者的批评指正。
  本书是在集体研究和分工协作中完成的。全书由课题负责人周小亮提出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拟定详细的研究框架和纲目,安排、协调研究活动,承担导言、第一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的写作,陈资灿提供第八章初稿,周小亮的研究生黄杰阳、张亿、张华东分别提供第七章、第四章、第九章初稿,余静同学提供第二章初稿。最后,全书由周小亮修改和统稿。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围绕研究大纲展开了数次小型讨论,潘贤掌和郑珍远同志提供了宝贵意见。在此,深表感谢。
  本课题的研究和本书的出版,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给予了大力资助,为此,我们感谢管理学院领导和同仁的鼓励和支持。我们还要感谢国家社科基金对课题的资助;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吴宣恭教授的无私指点与帮助;感谢方福前教授、白暴力教授、张彤玉教授、林其屏研究员、刘义圣研究员在课题评审时提供了宝贵意见,感谢商务印书馆给予的热情帮助。

周小亮
2006年6月于福州大学庭芳院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周小亮,男,1963年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93年在中南财经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厦门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福州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二级责任教授,福建省与福州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资本运营研究会会长、福建省证券协会顾问、福建省证券研究会常务理事及福建省博士创业促进会理事等学术职务。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2006年被列入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学。已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十余项,在《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光明日报》等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要著作有《市场配置资源的制度修正》、 《寻找知识经济的制度结构》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针对市场化体制改革中经济利益分享的不平衡问题,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人均GDP等指标以及等分法、分层加权和城乡加权等数理统计的方法,测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不同阶层、城乡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跳跃式加速扩大的基本状况,根据这些状况做出我国目前经济利益矛盾和冲突有所加剧的基本判断。作者通过运用相关博弈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工具,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微观企业分配制度的变革与系统性、均衡性、对称性和互补性的市场化体制创新,寻找深化体制改革中的利益兼容机制,以化解、协调目前的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侧重从政策建议的角度,提出了目前为协调利益关系,必须实施收入财税政策大调整,以确保我国在利益兼容基础上健康发展的观点。

显示全部目 录

导论——兼论利益兼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实现利益兼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应有之义
  第二节 协调利益矛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任务
  第三节 本书的科学意义及主要思想观点和结构安排
第一章 体制改革与利益兼容的不同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制度变革与利益兼容的思想分析
  第二节 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兼容机制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与利益关系调整的理论分析
第二章 体制改革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相关实证分析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收入差距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与非均衡体制之关联的理论模型解说
  第三节 不同历史阶段收入分配政策选择调整对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体制转型中制度结构的缺陷与利益矛盾和冲突的原因研究
  第一节 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历程与体制转型中的基本特征和问题
  第二节 非均衡体制改革中产生的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缺陷分析
  第三节 制度结构缺陷的累积是引起目前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基本成因
第四章 体制改革绩效与利益集团博弈方式和权力配置的内在逻辑分析
  第一节 非均衡体制改革正负面绩效之实证分析
  第二节 体制改革绩效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诸多相互依赖权力累积的函数
  第三节 体制改革中利益集团博弈方式和权力配置的内在逻辑分析
  第四节 体制改革绩效与利益集团博弈方式和权力配置的关联分析
第五章 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本质特征与深化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第一节 关于制度变迁的不同理论分析与体制改革性质及绩效评价的现实思考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本质特征与深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深化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实现利益兼容基础上的效率与财富增长
第六章 深化体制改革中利益兼容的物质与制度基础
  第一节 解放、发展生产力是协调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关系和解决社会主义人民
      内部矛盾的根本途径和物质基础
  第二节 财富均衡增长与劳动效率提高是实现利益兼容的物质保障与必由之路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是利益兼容的根本制度保障
第七章 体制改革中利益兼容的微观机制塑造——兼论实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市场均衡
  第一节 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微观利益协调机制的转换
  第二节 实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市场均衡
  第三节 利益兼容与企业所有权结构调整
  第四节 利益兼容对新型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构建要求
第八章 深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与利益兼容基础上效率与财富增长的宏观体制保障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实现利益兼容基础上效率和财富增长的宏观体制保障
第九章 实施收入财税政策大调整 确保我国利益兼容基础上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一节 大胆实施以公平为导向的收入分配调整政策是当前政府实施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第二节 财税政策大调整与利益兼容
  第三节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与利益兼容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