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潮学集成•思想卷 精装潮学集成

分享到:

定价:¥158.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5年10月本印时间:2025年10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50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5319-2
  • 读者对象:中国历史专业教师、学生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五大专题26篇论文,集中、全面呈现潮汕地区学术思想的整体面貌。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陈少明,1958年生,广东汕头人,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人文学部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齐物论〉及其影响》《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做中国哲学》《梦觉之间:〈庄子〉思辨录》《问物:可触摸的意义》等著作。获“世英哲学奖”2023 年度学术成就奖。
陈椰,1984年生,广东澄海人,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从事中国思想史、岭南历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岭南学术思想》、《王阳明家训译注》、《葛洪与罗浮山》、《薛侃集》(古籍整理)等著作。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潮学集成·思想卷》除卷首导言外,共收录文章26篇,分为“儒学”“现代学术”“佛学”“民间信仰”“基督宗教”五辑,展现潮学研究中思想研究的整体面貌和突出成果,彰显潮汕地区丰厚的思想文化潜力,以为推动潮学研究的不断深化提供借鉴。

显示全部目 录

导 言  陈少明 /1
儒  学
宋代潮州之韩学  饶宗颐 /9
宋代莅潮官师与蜀学及闽学——韩公在潮州受高度崇敬之原因  饶宗颐 /16
北宋潮州士风述论  曾楚楠 /22
潮州礼学研究述略——兼论儒家精神对潮州的影响  郭伟川 /34
明代潮州的儒学  黄 挺 /48
林大钦与阳明心学  黄 挺 /66
翁万达与王阳明  郑克晟 /83
薛中离图书易学思想浅析——以《图书质疑》为中心  陈 椰 /99
唐伯元的心学否定论  荒木见悟著 申绪璐译 /118
现代学术
乡土情怀与民间意识——丘逢甲在晚清文化思想史上的意义  陈平原 /135
张竞生的“美治主义”  张培忠 /160
以美为尊——张竞生“新女性中心”论与达尔文“性择”说  彭小妍 /170
历史的轨迹 时代的召唤——杜国庠《中国思想史论集》序  李锦全 /193
杜国庠对诸子学的探索  张永义 /203
饶宗颐关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研究  郑炜明 陈民镇 /228
佛  学
佛门高僧 缁衣学士——唐灵山寺大颠宝通禅师  蔡海钦 /251
论木陈道忞——潮阳大埔林莅与清初禅宗史  姜伯勤 /260
王弘愿与东密  郑群辉 /280
民间信仰
关于潮汕善堂文化的思考  林悟殊 /301
德教的教义和师尊  郑良树 /310
德教“十章八则”考原  陈景熙 /325
德教概念的儒学意蕴  王志跃 /347
基督宗教
清末潮汕地区的基督教运动  李榭熙著 陈海忠译 /361
双重拯救之路:以近代潮汕地区的基督教会为典型个案  胡卫清 /384
基督教独身女传道、女牧师研究:以潮汕地区为个案  康志杰 /400
岭东浸会吴雨三的教女经  蔡香玉 /419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饶宗颐被誉为“国学大师”,但他本人极少提及“国学”一词,而倾向于以“华学”指称中华文化之学。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饶宗颐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被定位为带有异域色彩的“汉学家”。在他眼中,无所谓“国学”或“汉学”,能延续传统又能在当代重焕生机的,应是超越国界、种族的“华学”。 “华学”与“国学”的内涵既相叠合,亦有区别。无论是“华学”还是“国学”,都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华学”或“国学”自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但并不排斥对“西学”方法的借鉴。“国学”一词来自日本,一般用以指称本国固有的文化与学术。然中国有“国学”,日本亦有“国学”,“华学”一词则有其更为鲜明的文化标签。在饶宗颐之前,已有人提出“华学”一词,他对此予以特别强调。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学”,因此,我们不应独占这词而专有化。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文化并非人为的疆界所能限定,海外华人同样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而种族、语言不同的他国学者亦可参与中华文化的研究与传播,这不是“国学”所能涵括的。在他的主张里,“华学”早已是全球化和世界性的了。 “华学”是中华文化之学的概称,它自然不是否定专门之学,但在“华学”的语境中,我们能够打破学科的界限,更能发挥中华文化融通的特性。饶宗颐眼中的“华学”并不局限于某种专门的学问或专门的思想,不应以偏概全,如将易学或宋明理学视作中华文化的全部;“不能只讲思想,经史子集四部未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