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五大专题26篇论文,集中、全面呈现潮汕地区学术思想的整体面貌。

定价:¥158.00
五大专题26篇论文,集中、全面呈现潮汕地区学术思想的整体面貌。
《潮学集成·思想卷》除卷首导言外,共收录文章26篇,分为“儒学”“现代学术”“佛学”“民间信仰”“基督宗教”五辑,展现潮学研究中思想研究的整体面貌和突出成果,彰显潮汕地区丰厚的思想文化潜力,以为推动潮学研究的不断深化提供借鉴。
饶宗颐被誉为“国学大师”,但他本人极少提及“国学”一词,而倾向于以“华学”指称中华文化之学。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饶宗颐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被定位为带有异域色彩的“汉学家”。在他眼中,无所谓“国学”或“汉学”,能延续传统又能在当代重焕生机的,应是超越国界、种族的“华学”。 “华学”与“国学”的内涵既相叠合,亦有区别。无论是“华学”还是“国学”,都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华学”或“国学”自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但并不排斥对“西学”方法的借鉴。“国学”一词来自日本,一般用以指称本国固有的文化与学术。然中国有“国学”,日本亦有“国学”,“华学”一词则有其更为鲜明的文化标签。在饶宗颐之前,已有人提出“华学”一词,他对此予以特别强调。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学”,因此,我们不应独占这词而专有化。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文化并非人为的疆界所能限定,海外华人同样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而种族、语言不同的他国学者亦可参与中华文化的研究与传播,这不是“国学”所能涵括的。在他的主张里,“华学”早已是全球化和世界性的了。 “华学”是中华文化之学的概称,它自然不是否定专门之学,但在“华学”的语境中,我们能够打破学科的界限,更能发挥中华文化融通的特性。饶宗颐眼中的“华学”并不局限于某种专门的学问或专门的思想,不应以偏概全,如将易学或宋明理学视作中华文化的全部;“不能只讲思想,经史子集四部未可偏废”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