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现象学视域中的东西方心性思想研究 平装中大谦之论丛

分享到:

定价:¥128.00

  • 编者:
  • 出版时间:2022年07月本印时间:2022年07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06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0679-2
  • 读者对象:中国哲学、比较哲学研究者、教师、学生
  • 主题词:现象学对比研究东方国家、西方国家
  • 人气:32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汇集心性现象学研究领域三代学者的最具代表性的重要论文

 

显示全部后记

中国现象学展望
下面笔者结合中国现象学发展的成就和不足对中国现象学未来的诸种可能走向提出几点自己的浅见。
第一,重读经典,挖掘新意。即使像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这样已问世多年的汉译名著,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会因为我们阅读过几遍就完全耗尽。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一卷中对心理主义的批判不禁让人想起当代自然主义和还原主义的横行,胡塞尔的视角和思路是否可以转用于对它们的批判?从《逻辑研究》的“第一研究”中诞生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海德格尔从“第六研究”出发建立起基础存在论和生存论分析的合法性,这两个研究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马里翁重读“第六研究”,竟然将直观改造为“被给予”从而完成了对海德格尔“存在论还原”的还原,这一点启发我们,深度的阅读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何理解其他四个研究?其中关于抽象与代现、整体与部分、独立对象与不独立对象之间的关系在汉语学界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存在与时间》中的亚里士多德向度、人类学向度、宗教向度、意志哲学和精神分析学向度都已被读出,我们该怎样阅读?难道仍然停留在对于存在与存在者、本真与非本真、历史与历事、畏与怕的津津乐道的区分?其他经典作品也应作如是观。
第二,重视早期现象学运动的研究。早期现象学运动并非胡塞尔、海德格尔和舍勒的三人行,而是由一批才华横溢的学者共同推动的,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对现象学的一些命题或结论提出了质疑或给出新的解决方案,然而由于他们长期处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阴影之下,以至于他们的思想很少为中国学者关注,其作品在汉语学术圈内也较少出现。一些现象学团体,像哥廷根学派、慕尼黑学派、弗莱堡学派等,他们的学术风格我们还不能准确地描述,一些学者如A. 普凡德尔、A. 雷纳赫、M. 盖格、A. 柯瓦雷等,他们的创造性工作还不为我们所知,甚至胡塞尔的几个著名的学生或助手,如E. 施泰因、R. 茵加登、L. 兰德格雷贝、E. 芬克等,国内对他们的研究也刚刚开始。
第三,引介法国新现象学。“法国新现象学”是已故著名现象学者L. 腾格尔义(L. Tengelyi)对法国第三代现象学家的统称,这一称号代表着现象学运动在当前阶段的最新进展和最高成就。以萨特和梅洛—庞蒂为代表的法国第一代现象学家完成了对德国现象学的接受、拓展和改造,以德里达、列维纳斯和利科为旗手的第二代现象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现象学概念,突破了传统现象学的基本命题和方法,极大地扩展了现象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到了80年代,一批新的现象学家脱颖而出,带着新的话语走入现象学运动这个舞台的中央,如“现象学的神学转向”说(Jean—Luc Marion)、现象学的“精神分析谱系学”(Michel Henry)、“意义的自动构成”论(Marc Richir)、“时间的分叉”说(Dominique Janicaud)、“现象学的时序学”(Françoise Dastur)、“现象学的艺术论”(Éliane Escouba)等等,这些新的概念和词汇的背后是整整一代哲学家的自觉努力:对现象学的边界进行反复勘探,把现象学的基本概念推向极端,重新审视现象学的基本方法,以此为基础,对传统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进行反思和批判,试图走出一条既不同于传统范式又拒绝后现代方案的道路。
第四,推进现象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将正在进行中的学科结合,如艺术现象学、建筑现象学、教育现象学、技术现象学等等,变成有机的融合,让现象学真正为相关学科的主题论证和理论创立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和认识论上的支持;借鉴海外学者的融合思路和理念,提出并论证现象学与新兴学科乃至社会活动或现象相结合的可行性和实现路径,例如,面对新兴学科或者既有学科的新进展,我们可否提出基因工程现象学、虚拟现实现象学、脑科学现象学、神经科学现象学?面对社会现实中某些特殊的活动或现象,我们可否进行相关的现象学研究,例如,也许我们可以接纳并展开对暴力现象学、残疾现象学、护理现象学、临终关怀现象学、捐赠现象学、现象学治疗等学科的研究?
由于众所周知的事实,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具有特殊的意义。实际上,将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思路由来已久,现象学阵营中最有建树者当推萨特、梅洛—庞蒂和德里达,但是,如何利用汉语现象学的资源面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解释学传统并由此建立基于中国经验的现象学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虽然艰难却值得期待的课题,因为在这里极有可能产生激动人心的发现,而这些发现会反过来影响现象学和马克思主义。
第五,促进现象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这是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现象学对于中华文化圈有着广泛的吸引力。就方法论而言,“回到实事本身”的口号与哲学对原创性思考的基本要求完全一致;作为一门具体的工作哲学,现象学在其哲学研究中提供了一个进行对话和讨论的公共平台;由于现象学的方法把哲学建立在对直接直观的分析之上,它替代了对精致理论和抽象概念的建构;严格的事实描述和分析是现象学独具特色的思想方法,它让人以最简洁的方式切近地关注问题本身。
(摘自《现象学视域中的东西方心性思想研究》之《代跋 现象学在中国与中国现象学》)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倪梁康,生于1956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人。现任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教授、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现象学研究所所长、 哲学系外国哲学学科负责人、国际《胡塞尔研究》学刊编委、国际《现象学世界》丛书编委、 国内《中国现象学与哲学研究》期刊编委、《中国学术》等学刊,《中国现象学文库》丛书的编委、 《胡塞尔文集》的主编。
张任之(张伟),1979年生,江苏南通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学术委员兼执行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现象学、伦理学和欧陆哲学。曾先后在卢森堡大学、德国乌珀塔尔大学、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德国爱尔福特大学学习和访问研究。出版有专著Prolegomena zu einer materialen Wertethik. Schelers Bestimmung des Apriori in Abgrenzung zu Kant und Husserl (Nordhausen: Traugott Bautz 2011)、《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对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重构》(台北,2013年;北京:2014年),译著《舍勒的心灵》(上海,2006年,合译)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为纪念中山大学哲学系已故著名哲学家朱谦之先生,弘扬其学贯中西的学术精神,中大哲学系创办“中大谦之论丛”,论丛主要收录国内外学者对于著名哲学家以及重要哲学论题的研究性论文。《现象学视域中的东西方心性思想研究》以心性问题为主题,以现象学为研究视角,收集了19篇专题文章。其中,包括9位中国学者的11篇论文:陈立胜讨论儒家思想,特别是王阳明哲学的4篇论文。中国台湾学者李明辉1篇论文《再论牟宗三先生对孟子心性论的诠释》。上海古籍出版社刘海滨1篇论文《 “致”良知与“信”良知——良知教的实修方法及其难点》。倪梁康1篇《观•物——唯识学与现象学的视角》。张卫红1篇《良知与自证分——以王阳明良知学为中心的论述》。张祥龙1篇《良知与孝悌——王阳明悟道中的亲情经验》。青年学者张任之、郑辟瑞、朱刚各1篇论文。3位外国学者的5篇论文:瑞士现象学家耿宁2篇论文《人的平等》(讨论平等与共同体),《什么是伦理上的恶》。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南麟2篇论文《革新伦理学:胡塞尔和孔子》《论由丁若镛与费希特的对话所展显的道德本能现象学》。瑞士伯尔尼大学哲学系教授马爱德(Eduard Marbach)《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转向——其方法在应用现象学中的可能性与局限性》。这些论文主要涉及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心性哲学与现象学的比较研究、中国佛学与现象学的对比研究,集中代表了中外心性现象学研究的最新趋势。

显示全部目 录

倪梁康:代序 以跨文化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诠释华夏文化中的心性思想与学说
陈立胜:恻隐之心:“同感”、“同情”与“在世基调”
陈立胜:王阳明龙场悟道新诠
陈立胜:王阳明思想中的“独知”概念——兼论王阳明与朱子工夫论之异同
陈少明:“心外无物”:一个心学命题的扩展研究
耿宁(Iso Kern):人的平等
耿宁(Iso Kern):什么是伦理上的恶?
李明辉:再论牟宗三先生对孟子心性论的诠释
李南麟:革新伦理学:胡塞尔和孔子
李南麟:论由丁若镛与费希特的对话所展显的道德本能现象学
刘海滨:“致”良知与“信”良知——良知教的实修方法及其难点
马爱德(Eduard Marbach):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转向——其方法在应用现象学中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倪梁康:观•物——唯识学与现象学的视角
张卫红:良知与自证分——以王阳明良知学为中心的论述
张祥龙:良知与孝悌——王阳明悟道中的亲情经验
张任之:舍勒与宋明儒者论一体感——一项现象学的与比较宗教学的探究
郑辟瑞:熊十力“心”学的两个向度——对熊十力思想的静态现象学与发生现象学解读
朱 刚:通往自身意识的伦理之路——列维纳斯自身意识思想研究
倪梁康 方向红:代跋 现象学在中国与中国现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