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序 野鸟私生活大公开
台湾的赏鸟风气在许多爱好者和保护团体的努力下,日益蓬勃发展,赏鸟应该算是台湾自然观察活动中最成熟的一项,不仅喜爱者众,就连相关的摄影或生态纪录片,成绩都非常可观。
赏鸟的最大好处就是随时随地皆可进行,一个人可以,一群人也行,有望远镜最好,用肉眼也无所谓。除了眼睛的飨宴外,耳朵也有无上的享受。每种鸟类都有其独特的鸣声,主角清唱好听,混声合唱更是天籁。最好的还有每年秋季之后,远方的鸟儿不远千里来到台湾这个蕞尔小岛,或短暂歇息,继续南迁,或在此度过整个冬天。于是台湾一年四季皆有鸟可赏,喜爱赏鸟的人真的会乐不思蜀。
记录鸟类的方式,每位赏鸟者都不同,有的喜欢拿着图鉴直接标记在书页上,包括出现的时间、月份、地点等;有的则喜爱拼鸟种的多寡,于是上山下海四处奔波,只为再添一笔新记录;有的则用相机一一拍下野鸟美丽的倩影,甚至不惜出资买下昂贵的摄影器材,挑战高难度的拍摄。
于是,野鸟的信息空前发达,新闻媒体一向少有兴趣的自然题材,似乎独厚鸟儿,许多野鸟也得到莫大的关注。但我们真的足够了解这一群时时刻刻出现在身边的野鸟吗?对它们的生活究竟知道多少?
作者许晋荣先生穷十余年的光阴,默默记录着野鸟生活的真貌,同时也亲眼见证了许多野鸟不为人知的习性,这样的图像记录不再只是拍到鸟类美丽的外貌,而是真切地为大多数人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第一次有机会一睹野鸟的私密生活,原来它们也和我们一样,有衣食住行的烦恼,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这样的介绍角度应该是台湾首见的,我们将这本《野鸟放大镜》真挚推荐给所有爱护自然的朋友。作者的投入与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十余年的扎实功夫,不仅是摄影的精进,还有对野鸟的深入观察,才能捕捉到许多难得一见的画面。但愿本书的出版能让更多自然爱好者愿意持续记录台湾生物的真貌,让生活在台湾的人认识台湾这块土地的真风貌。
推荐序 亲眼目击鸟类的奇妙生活
和晋荣认识,是因在野外拍鸟,志趣相同,年龄相当,他是一个蛮谈得来的朋友。十多年来他“不务正业”,一头扎进鸟类生态摄影的行列。晋荣行事风格低调,作品少有发表,这次能够将多年努力的成果成书发表,可说是出版社慧眼识英雄,相信读者的眼睛也会为之一亮。本书可说是晋荣十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晋荣虽非科班出身,但对自然及摄影充满热爱,野外的经验及对鸟类的知识都相当丰富,在摄影技巧上更是力求突破。一般扛着大炮(长镜头)追鸟的拍鸟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了,他总是设法拍些与众不同的画面,这些画面都是通过长期观察后,运用独特的视野及在耐心漫长的等待后而得来的,诚属不易。
鸟类的世界是多姿多彩且引人入胜的,目前坊间关于鸟类的摄影书籍也有不少,不过大多偏向种类辨认图鉴式,同构性偏高,对各种鸟类的有趣行为或有提及,但着墨较少。这本书以本土出现的鸟类为主,从它们不同的身体构造出发,浅谈其功能及特性,或是哪一种鸟对哪些食物有所偏好等,以及将它们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行为,做有系统的整理介绍,有鸟类教科书的功能,但绝对是一本有趣且引人入胜的鸟类教科书。通过晋荣入微的观察,以及精湛的摄影技巧,佐以浅显的文字,图文并茂,相信本书能让读者对鸟类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近年来,拜数字科技的进步所赐,影像数字化之后,喜欢摄影的人数直线上升,蔚为一股风气,生态摄影更是如此。能够以个人喜好的生态摄影为业,是很快乐的工作,一般人应该都很羡慕才是,但这条路走起来也非常辛苦,经济的压力、体力的付出等总是不为外人所知。晋荣最近又执着于自然环境声音的录制,一如他的一贯作风,总是倾家荡产、不计后果地投入。唯有坚持,才能持续,也才能有美好的成果,期待不久的将来,可以聆听出自晋荣的美妙之音,在此与他共勉之。
知名生态摄影家及生态纪录片导演 梁皆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