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宪法的守护者 平装公法名著译丛

分享到:

定价:¥18.00

  • 著者:3697 译者:
  • 出版时间:2008年05月本印时间:2008年05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64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978-7-100-05521-5
  • 读者对象:法律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
  • 主题词:宪法守护者
  • 人气:350

显示全部前言

  呈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专论,是对1929年3月发表的《宪法的守护者》(《公法学论丛》(Archiv des offentlichen Rechts),Neue Folge,XVI,S.161 bis 237)这篇论文所进行的改写与补充。此外,发表于1929年与1930年这段期间的论文与演讲当中的某些论述,也被整合到此一主题的体系脉络中。
  倘若欠缺对于具体宪政情势的图像,那么也就不可能对这样的研究对象做科学性的探讨。这其中自然隐含了一项极其困难而充满危险的课题。其并非导因于可以预见的、基于政党态度的扭曲——这应该是属于思想自由所带来的一般风险;毋宁说,该现象系导因于当前德国宪法状况所造成的极度混淆态势,这些状况只能在一个大规模的变迁范畴中被掌握。今天,若有人只想花几页的篇幅来谈论“德意志帝国之现状”(de Statu Imperii Germanici),并且尝试提出一完整的图像,他所观察到的必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由各种系统、系统片段以及倾向所构成的混合体。的确,今天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中,宪法都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即便在法国,晚近也有巴泰雷米(J.Barthelemy)认为(在对“经济利益联盟”(Union des Interets Economiques)的一篇演讲中),国家改革的要求已经成为当代最实际的课题,我们也应以此为探讨出发点。不过,在德国,藉由单纯的“帝国改革”(Reichsreform)作为改变当前联邦国家体制的手段,并不能解决问题。在对当前具体宪政情势进行认知时,最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就是,联邦主义的组织型态与其他建构国家意志的原则,同时结合并交错着。我尝试将它们分别标举为“多元主义政党国家”(pluralistischer Parteienstaat)与“多角势力”(Polykratie),并且处理由此产生的“国家在内政上中立性”问题;之所以这么做,绝非出于对“发人深省”或“引人入胜”之论题的渴求,而是完全基于探讨对象本身所给定的必然性,所不得不为者。

    我的残酷命运和疑虑降于一基础未固之国家
    (Res dura et regni novitass me talia cogunt)
    我必须挺身而战
    (Moliri)

                                                 卡尔•施密特
                                             柏林,1931年3月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卡尔.施密特(Carl Schmitt, 1888–1985),20世纪德国最著名的法学家及政治思想家,但也备受争议,一方面被认为是德国在宪法与国际法领域上最重要的人物,另方面又被批评为“第三帝国的理论家”、“希特勒的御用学者”等,但其法政思想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份量。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最早作为单篇论文发表于1929年,再以专著的形式出版于1931年。当时正值魏玛共和国摇摇欲坠的时刻,空前的政局动荡、经济危机,赋予非常状态的概念以一种迫近的现实感。面对风雨飘摇的局面,施密特提出了一个类似于“谁来决断”的严峻问题:谁来维护宪法? 在作者看来,这种旨在维护宪法的权力须具备如下条件:首先,它不能位居其它合宪权力之上,而是在一种平行格局中与其它合宪权力发生联系,以求取必要的平衡;第二,它必须是中立的,不依赖或偏向任何其它合宪权力,但却能够提供一种特殊的保障机制,使不同的权力部门在宪法的框架内活动。

显示全部目 录

导论 保护宪法的几种方式与可能性
第一章 司法者作为宪法的守护者
  1.此种一般性的(附属的),所谓实体的司法审查权在德国不足以构成宪法的守护者
  2.所有司法权的本质界限(侵害国家及宪法秩序之政治犯罪的刑事审判权;部长诉讼[ministeranklage])
  3.于宪法法律内容具有疑义时,其内容的关键决定权乃是立法者——而非司法者——之本质任务
  4.德国的国事法院
    (a)宪法概念与宪法审判权在本质上的关联;对德国国事法院之司法权本质界限的肯认;宪法契约与宪法审判权的特殊关联
    (b)将国事法院视为特殊的联邦机关
    (c)国家审判权及宪法审判权是将宪法转变为宪法契约(协议)这种趋势的表征
第二章 当代的具体宪政状态
  1.多元主义、多角势力与联邦主义
    (a)议会成为多元主义系统表现场所之发展趋势
    (b)公共经济领域中的多角势力
    (c)联邦主义
  2.救济手段与反向运动
    (a)经济宪法之尝试
    (b)多元主义政党国家中关于内政上中立性之问题
    (c)大多数中立化尝试之不足;中立性与去政治化(Entpolitisierung)概念之歧义性
    (d)合宪政府根据帝国宪法第48条所采取之措施;从军事性—警察性例外状况到经济性—财政性例外状况的发展
第三章 帝国总统作为宪法守护者
  1.关于中立权力之国家法学说
  2.“中立权力”在多元主义政党国家中的重要性:以劳动争议中的国家调解人为例予以说明
  3.官僚阶层与从多元主义政党国家中“独立”的几种可能性
  4.帝国总统地位的民主基础
附录:本书引用之宪法条文
  1.魏玛宪法
  2.萨克森宪法
  3.普鲁士宪法
译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