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与实务 平装

分享到:

定价:¥25.00

  • 著者:601 
  •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本印时间:2009年0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79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978-7-100-05634-2
  • 读者对象:会计专业师生及相关从业人员
  • 主题词: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实务
  • 人气:108

显示全部前言

  会计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存在、运行和发展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关注企业发展并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演变成数量众多、地域分散、流动迅速的庞大群体。数量众多的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遍布世界各地,委托代理关系变得不像从前那样清晰、明确。这种经济背景要求财务会计面向资本市场提供信息,不但向现实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信息,而且应提供给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这些利益相关者不仅关注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业绩,而且更关注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尤其是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在这种状况下,财务报告目标转向决策有用观也就顺理成章。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与财务报告目标的革新对传统会计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从面向过去到兼顾未来;二是从重视成本到兼顾价值;三是从货币计量到兼顾其他量度。上述需求是历史成本会计所不能满足的。公允价值会计体现了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及财务报告目标转变的这一要求,代表财务会计未来发展方向,标志着会计正从成本计量走向价值计量。从IASC/IASB和FASB的努力动向和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看,准则制定机构在很多具体准则的制定上也都体现了历史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的变迁。从国际上应用的领域来看,公允价值呈现出从金融工具向其他领域延伸的发展趋势。公允价值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与运用范围的逐渐扩大,表明公允价值计量已经进入运用阶段而超越了争论阶段。经济越发达,资本市场越完善,财务会计信息服务于经济决策的目标就越明确,财务会计对公允价值的依赖性也就越强。
  为促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并使按照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价值,财政部于2006年2月在京发布中国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在坚持历史成本基础的前提下,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在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股份支付、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中采用了公允价值的概念或计量方法,成为一大亮点。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新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严格规范了运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即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
  新会计审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再次引入既是会计国际趋同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基础加速的必然结果。但是公允价值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损害了其可靠性。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的规范,公允价值很容易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工具。尤其是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不善或因外部因素的影响致使其财务状况发生严重困难,产权及生产要素等市场又不活跃的情况下。面对现实,如何解决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价值会计方法的可操作性如何?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专著即是作者近年来对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以FASB和IASB的现行会计准则及最新研究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公司法》、《证券法》、中国最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与规范指南等行业规范为依据,基于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趋同这一特定的背景,在对现有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和借鉴的基础上,以财务报告目标革新与会计计量属性的变迁为出发点,通过对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其确定途径的分析,阐明了公允价值兼具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质量特征。新会计审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再次引入为我国评估业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必将加大资产评估师及审计师的执业风险。最后对我国新会计审计准则中再次引入公允价值后的动因及可能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公允价值信息质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对公允价值理论基础及在实践中的使用情况的见解未必成熟和全面,仅以资商榷。倘若能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有所裨益,则是作者莫大的欣慰。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萍、副秘书长岳公侠的大力支持,财政部科研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世定提出了诸多中肯修改意见。同时商务印书馆也对本书的出版提供了许多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及作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08年4月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徐玉德,江苏连云港人。博士。现为财政部科研所财务会计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高级会计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计与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理事。主要从事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财务管理、纳税筹划、企业价值分析及评估等领域研究。先后在《会计研究》《财政研究》《中国证券报》等报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参编、翻译著作15部。先后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财政部、科技部等多项科研项目。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价格,是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中国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其中采用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和计量方法,成为一大亮点。该书是作者近年来对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包括七章。第一章,财务报告目标革新与公允价值计量;第二章,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与确定方法选择;第三章,公允价值计量的国际应用及研究进展;第四章,CAS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及国际比较;第五章,公允价值计量与专业评估的融合与衔接互动;第六章,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第七章,公允价值运用:影响、现实障碍及未来展望。

显示全部目 录

第1章 财务报告目标革新与公允价值计量
 1.1 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
   1.1.1会计计量是会计管理职能的核心体现
   1.1.2会计计量在财务会计运行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1.2 会计计量模式及其选择
   1.2.1会计计量模式的构成要素
   1.2.2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1.3 财务报告目标革新与公允价值的引入
   1.3.1财务报告目标: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有机融合
   1.3.2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报告目标的交叉相关性
   l .3.3财务报告目标革新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冲突
   1.3.4会计计量属性:从历史成本到公允价值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与确定方法选择
 2.1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2.1.1现代产权理沦奠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制度基础
   2.1.2资本保全理论是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要原因
   2.1.3财务报告目标革新引致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现实需求
   2.1.4资产计价模式转变及资产负债观的确立扫清了公允价值运用的理论障碍
 2.2 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2.2.1公允价值的内涵及特点
   2.2.2公允价值本质的多维透视
 2.3 公允价值确定的基本途径分析和方法选择
   2.3.1公允价值确定的基本途径
   2.3.2三种确定模式的利弊分析与选择
 2.4 公允价值计量: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分析
   2.4.1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2.4.2公允价值兼具相关性与可靠性质量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国际应用及研究进展
 3.1 FASB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实务应用及研究进展
   3.1.1美国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实务应用
   3.1.2 FASB关于公允价值研究的最新进展及主要内容
   3.1.3 SFASl57的主要贡献
 3.2 IASB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及其国际推广
   3.2.1 IASB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实务应用
   3.2.2 IASB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最新进展
   3.2.3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推广——以欧盟为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CAS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及国际比较
 4.1 公允价值在CAS中应用的变迁分析
   4.1.1公允价值在CAS中应用的变迁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