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2007汉语新词语 平装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

分享到:

定价:¥16.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本印时间:2008年1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59页
  • 开本:16册数:1
  • ISBN:978-7-100-06256-5
  • 主题词:汉语新词语
  • 人气:102

显示全部序言

发布年度新词语的思考
(代序)
教育部、国家语委8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其中公布了171条2006年度新词语,引起媒体、读者(听众、网民)和专家的广泛关注,至18日晚,新浪网网民的相关留言就达1 700多条。尽管社会反馈意见异彩纷呈,但我们从中读出的是大家对祖国语言的挚爱,对教育部、国家语委公众形象的期待,以及对政府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借《光明日报》珍贵版面,从新闻发布人的角度谈点情况与观点,以就教于诸位。
  一、171条新词语不是“妙手偶得”
  新词语包括词、固定短语(短语又称“词组”),也包括产生了新意义、新用法的词语。新词语一直受到学界和社会人士的关注,但在我国系统研究却只有20来年的历史。1984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辞书研究》撰文呼吁“大家都来关心新词新义”。1987年,闵家骥等先生的《汉语新词词典》出版。稍前,新成立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也立项研究年度新词语,于根元先生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奋斗数年,先在《语文建设》上辟专栏发表,之后连续出版年度新词语词典四部(1991年到1994年),每部都是在数千条中精选出300条左右,后因故停止,实为一大憾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出版的汉语新词语词典至今已不下40部。
  为使新词语的年度研究延续下来,2006年3月国家语委设立“新词新语编年本”专项,由南开大学词汇学家及词汇学专业研究生承担。项目开题论证会,国家语委邀请多名新词语研究专家出席。年余来,课题组持续观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30余家报纸,从中发现“候选新词语”,再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考察其使用频率及出现年代。昼以继夜工作,反复审慎遴选,获词语数千条,再请专家审定出300余条。之后,利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动态语料库进行验证,验证语料来自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三类,验证语料规模2005年约7亿汉字,2006年约9亿汉字。最后又请6位词汇学和词典编纂专家审定,得171条。这171条新词语,凝聚着几十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智慧,利用了语料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研究手段,绝非“妙手偶得”,实为审慎之作。
  二、记录新词语就是记录我们的时代
  词语是社会的记录。每个新词语都有一个词语故事和社会故事。比如“磁浮”,早期多称“磁悬浮”,到2003年底上海磁悬浮列车试运行,“磁浮”使用频率大增,一跃超过“磁悬浮”,甚而代替“磁悬浮”。在上海磁浮列车站,细心人会发现,车站早期建筑标示有“磁悬浮”字样,新建筑则用“磁浮”。由“磁悬浮”到“磁浮”,显然是一个词语产生并进而简缩的故事;词语使用频率提高,就会发生简缩,语言使用也遵从“经济原则”。
  这表面上是一个词语故事,其实它还是一个社会故事,记载着一种新事物在中国诞生及发展的历程。“磁悬浮”这一新词语(起码是由科技术语变为大众知晓的社会词语)是磁悬浮列车工程在上海兴建的产物,“磁悬浮”缩为“磁浮”,是磁浮列车开始运行、成上海一景、观光客络绎不绝的结果,是这一新生事物发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结果。这个词汇故事和社会故事也许还没有讲完,如果“磁浮列车”在全国发展起来,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磁浮列车”一定还会简缩为“磁车”什么的,以与现在的“火车”相别。
  记录新词语,其实就像是气象观测、水文监测一样,是对语言生活实态的观察和记录,客观观察、真实记录是衡量其价值的真正尺度。不管你对这些新词语是褒是贬,懂与不懂,这就是我们的语言生活,这就是我们的社会生活。
  三、新词语的若干新特点
  气象观测、水文监测是做好天气预报、水文预报的基础。对新词语的发现、记录和研究,有利于发现新词语产生、发展的规律,并据此制定科学的语言政策,有效地指导语言生活。对近几年语言生活的监测分析,发现新词语的产生、传播、使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例如:
  1.新词语中短语多而词少。汉语中词与短语界限难判,“牛肉”是词,“注水牛肉”是短语不是词,“水牛肉”是词还是短语,可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新词语往往从短语开始,有些再简缩成词,简缩成为重要的造词手段。何以致此?这是否意味着汉语直接造词的能力降低了?也正是由于词与短语界限难判、词与短语相互勾连,人们才把新产生的词汇单位智慧地叫作“新词语”,而一般不叫“新词”。
  2.在传媒、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新词语传播似“蛙跳”,从产生之地传播到全国,要“跳”好多好多次,用很长很长时间,有时“跳”不多远就终止了。而今新词语的产生与传播几乎是“即时”的,春节晚会一个小品节目一“忽悠”,第二天全国都“忽悠”;一个电视节目用“PK”,不久到处都“PK”。但是,同一地区的人,因接触媒体不同,交际圈子不同,对新词语的了解差别很大,甚至是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也失去了“词语特权”,觉得一些新词语很“陌生”。
  3.新词语千姿百态:有的中规中矩,但也有带字母的,带阿拉伯数字的,旧词新用的,嬉戏而生的……这是社会多元化的表现,语言价值观多元化的体现;能够造词的人多了,造出来的词能够表达出来的机会多了。新东西看起来本就难以“眼顺”,而样式多元化的新词语就更难个个顺眼。
  四、发布新词语是与社会共享信息
  在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时代,在信息公平成为社会公平的一个要素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及时共享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在现代社会中,政府无疑是信息的最大拥有者。因此,除一些机密信息外,政府及时地如实地向社会发布它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已经是现代政府的职责。信息知情权逐渐成为新时代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
  监测社会语言生活状况,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职责;向社会发布包括新词语在内的语言生活状况,是政府与社会共享信息、满足人民语言知情权的一种尝试,也是政府引导社会语言生活、使语言生活走向和谐的一种尝试。既是尝试,就不可能十全十美,就需要不断地实践与总结。就新词语及其发布来说,我们现在思考的问题就有:怎样才能科学发现新词语?特别是怎样发现词语的新意义、新用法?现在发布的新词语真的是在这年度产生的吗?真的都具有词语的资格吗?以什么名义、什么方式发布新词语最合适?
  发布实态的语言生活信息,对我们的工作水平是一个检验,对政府职能转变是一个考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将在实践和思考中努力做好语言生活状况的监测与发布工作。“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更希望媒体、学界和社会人士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好!

                             李宇明
                (本文载于2007年8月24日《光明日报》)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分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方中收的是2007年或2006年年底出现的新词语,共420条。附录收的是2004-2006年产生的新词语,共157条。所收的新词语来自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包括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采用机器自动提取新词语候选,再由人工甄别、确认,为其编写释义、配备例句。并将其放在新浪网上,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经专家审定,剔除偶发的、不易确定时间以及品位低下的词语,经过精心调整,汇编成书。 本书的主要功能是实录、描写,除了传播语文知识外,还是一年度的历史记实,能够及时反映社会文化的变化。它还是一个词源库,具有词源查询和语言资源研究的功能。

显示全部目 录

发布年度新词语的思考(代序)
凡例
词目音序索引

正文

附录1 2004—2006汉语新词语词目音序索引
附录2 2004—2006汉语新词语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