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著名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九十华诞述怀之作
1.本书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友伦90年的学术和人生抒怀之作。站在时代的高度,讲述个人的经历,从张先生的际遇读者可一窥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社会之变迁。
2.此书为张先生口述之作,随书附有相关的图片,行文充满亲切感和生动性。
定价:¥48.00
著名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九十华诞述怀之作
1.本书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友伦90年的学术和人生抒怀之作。站在时代的高度,讲述个人的经历,从张先生的际遇读者可一窥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社会之变迁。
2.此书为张先生口述之作,随书附有相关的图片,行文充满亲切感和生动性。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的自传体回忆录,由张先生口述,李剑鸣和原祖杰两位教授整理,最后经张先生亲笔修改审定。全书分为“早年生活”“留学苏联”“南开岁月”“赴美访学”“学术生涯”等五部分,涵盖张先生近九十年的人生经历。张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80、90年代几度赴美国访问研究,在国际共运史和美国史两个领域都卓有建树。他的人生道路和学术生涯见证了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兴起和发展,折射出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全书内容丰富,娓娓道来,文风朴实,亲切耐读。
过去,我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很少回忆、思考。这次访谈,得到他们两位的启发和提示,才对自己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
回顾我走过的近90年的人生道路,事情经过不少,固然也有悲欢离合,也曾在歧路前徘徊。但从总体上说,我这一生是比较顺利的,没有多少大起大落。正是因为顺利,所以也就显得平常。
我出生地主家庭,家境比较宽裕,在当时的大环境里,特别容易失足,沦为浪荡子弟。父亲在我童年时,就利用暑假两次送我上私塾,接受私塾先生杨老师的管教。杨老师国学根底深厚,能书善画,对学生很关心,也很严格。除了“四书”,他还让我熟读《座右铭》和《陋室铭》,并告诫我长大了也不要忘记。其时我根本不懂两文的意思,只是死记硬背。直到我上中学后,父亲才给我讲解两文。原来两文提倡宽厚待人、为人低调,提倡安贫乐道,不要追求虚荣和享受。我觉得很有道理,愿意奉为自己今后行为的准则,而且行之以恒。这就是杨老师为我指点迷津,教我做一个正直的人。
日本入侵,国难当头,也曾触发我忧国忧民的良知。我喜欢看小说、读演义,对中国过去遭欺凌、受屈辱的历史,也曾义愤填膺。抗战结束后,同大家一样,我对国家的前途也是十分担心的。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大家已领教过多年,对它完全不抱希望。由于国民党的严厉禁止,我对共产党的情况也知之甚少。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共产党在成都的影响已经扩大,地下党和进步人士的活动相当频繁。我从他们那里初步了解到共产党的性质、主张和政策。但是,我出身的阶级却是革命的对象。我父母已经年迈,一旦被扫地出门,我却没有机会和能力供养他们。我从成都会计专科学校毕业,害怕因为出身的缘故,不会被安排工作,一度忧心如焚,彷徨不安。但最终我被分到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这对我的人生道路具有转折性的意义。
在西南文教部工作的三年,是我一生中最关键也最值得回忆的三年。我虽然只做了一些分内的工作,却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在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先后解决了入团和入党的问题,接着又得到了赴苏联留学的机会。此前我不过是一名出身不好、表现平常、胸无大志、对前途没有信心的青年学生;从此以后,我确立了人生的正确目标,走上了事业的正途。从苏联回国以后,我一直在南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虽然从我擅长的共运史转到美国史,中间经历了一些艰苦的努力,但大体上比较平顺地一直工作到退休。
前面提到的《座右铭》,虽然是旧时候的道德标准,但至今仍有可取之处,我为人处世的原则,多半是从那里吸取的。不说长道短,不逞强好胜,不计较得失名利,这些为人准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也就是在西南文教部工作的时期,我逐渐养成了比较淡定的性格。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情,虽然心里不平衡,但能自我缓解,很快就能恢复平静。我的人际关系也一直比较好,自己的心情也比较平稳,这对于身心健康都有好处。这也是我多年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
推己及人。我是在许多人帮助下顺利走过来的,一旦有了能力和机会,我也很愿意帮助别人。我在南开执教以后,带过不少学生,作为老师,本来就有引导、帮助的责任。这都是分内之事,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更不需要回报。我指导过的许多学生,早已成名成家,直到现在还在费时、费力、费财为我做许多事情,包括为我祝寿、出版纪念文集和组织这次访谈。我除了表达深切的谢意以外,内心也颇为不安。现在借写这篇序言的机会,祝愿他们身体健康、事业辉煌。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