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河干集 精装泉州文库

分享到:

定价:¥358.00

  • 著者:187388,1660,162336 
  •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本印时间:2023年09月
  • 版次:1印次:1
  • 开本:16册数:2
  • ISBN:978-7-100-22556-4
  • 主题词:古典文学作品综合集中国明代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晚明历史、政治及地方历史、民情的一手资料。

黄汝良出身仕宦之家,二十一岁中进士,选庶吉士,初授编修,此后久任礼职,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郑成功举义抗清,黄汝良“自倾仓廪以助军需”。《河干集》是黄汝良所作诗文的合集,涉及多种体裁,但以章奏、书启居多。其章奏、书启中往往涉及晚明以来的国家大政,如矿税、贪污、漕运、辽饷、饥荒、军务及乡邦细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次整理,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日本内阁文库所收明末刻本为底本,由古籍整理出版专家李梦生点校。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黄汝良(1562—1647),字明起,号毅庵,福建晋江安海镇人。万历十四年(1586)中进士第二,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太子谕德。三十三年擢礼部侍郎,旋丁母忧归。天启三年(1623)召为南京礼部尚书,旋请告归。六年再起为礼部尚书、实录馆副总裁,复告病归。崇祯四年(1631)出任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两年后致仕。明亡后,曾支持郑成功举义抗清。著有《河干集》《冰署笔谈》等。
李梦生,江西南昌人,著名出版家、学者。198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总编辑、编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著有《忠雅堂集笺校》《中国禁毁小说百话》等,参与译注《古文观止》(注音版),整理点校古籍多部。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河干集》十卷,明黄汝良著,李梦生点校。是书依体裁分类,包括疏、议、颂、表、册文、箴、训、告敕、谕、解、说、对、辩、策、 序、记、铭、赞、书启、传、志铭、行状、祭文及各体诗等。但篇幅悬殊,如章疏、书启均仅一卷,却占全集五分之一左右。黄汝良终身仕宦,几乎都是礼官,属于清曹,所以对国家面临的内忧外患,非职事所关,于章奏中涉及不多。除了普通部务及大量请辞疏外,值得一提的是万历年所上《乞罢矿税疏》,观点明确,语言犀利,为其早年风格。天启中所上《条陈救时十疏》,建议军兴之法、严经武之法、严进坐之法、严考功之法等;崇祯时所上《时务八要疏》,言“重本”“节财”“革贪臣”“厉节”“实兵”等,均胪举时弊,洞中窾要。在其大量书启中,却不乏讨论国事、闽事及家乡安海事,细致入微。即以其奏疏与书启论之,黄汝良可谓达则兼济天下,穷亦不独善其身,斤斤以天下乡邦事为己任,实为士大夫之楷模。此次整理,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日本内阁文库所收明末刻本为底本。

 

丛书简介:2005年3月,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政府决定将地方文献丛书出版工作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一项文化工程。翌年,正式成立“泉州地方典籍《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着手对分散庋藏于全国各大图书馆及民间的古籍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出《泉州文库备考书目》二百六十七家六百十四种,以后又陆续检索出遗漏书目近一百家一百八十余种。经过省内外专家学者多次论证,最后筛选出一百五十部二百五十余种著作,组成一套有一定规模、自成体系、比较完整,可以概括泉人著作风貌、反映泉州千余年文化发展脉络的地方文献丛书,取名《泉州文库》。
《泉州文库》始唐迄清,原著点校,收录标准着眼于学术性、科学性、文学性、地域性、原创性、权威性,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和著名历史人物的代表作优先。所录著作涵盖泉州各县(市、区),包括金门县及历史上泉州府属同安县,曾在泉州任职、寄寓、活动过的非泉籍人氏的作品,则取其内容与泉州密切相关的专门著作。文库采用繁体字横排印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军事、语言文字、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其中不乏孤稀珍罕旧椠秘籍,堪称温陵文献之帜志。
另外,享誉海内外的已故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生前特为本丛书题签。

显示全部目 录

河干集序  黄克纘
黄先生河干集序  史繼偕
河干集序  顧起元
河干集序  鄭以偉
河干集後序  蘇琰
河干集自叙  黄汝良
河干集卷一

國朝理學名臣考議
國朝營制考
屯田鹽法議
救荒奇策何如
修理黄河事宜議
防河議
處置滿桂兼任督撫議
會議總督張我續兵餉被劾事
題雙峰叔祖直後議
漢南北軍制略
宋新法始末考

乞進講大學衍義疏
擬京房上考功課吏疏
擬士風吏治疏
論寧夏失事疏此疏草成,會學曾被逮,不果上。
乞罷礦税疏
天變脩省疏
進宋書北史疏
參監丞及書吏疏
自陳疏乙巳年。
乞假省覲疏
乞罷疏
……
河干集卷二
河干集卷三
河干集卷四
河干集卷五
河干集卷六
河干集卷七
河干集卷八
河干集卷九
校點後記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河干集序
嘗謂古今文章之盛,當於廟廊之上求之,如《伊訓》、《説命》、《多士》、《立政》,《詩》《雅》、《頌》篇,出於大聖賢所作,無論矣;兩漢以來,若《治安》、《天人》之策,《聖主賢臣》之頌,前、後《出師》之表,諷諫勵志之詩,千古膾炙人口,皆哲輔藎臣之所爲作也。蓋其所與上下議論,皆致治保邦之謨,其所援引證據,皆金匱石室之書。以天下之大制作,發天下之大文章;以千古之大識見,出千古之大議論。故能鴻藻與江河俱流,而麗詞與日星並耀也。至如山澤之癯非無著述,用以感慨時事、發舒懷抱則可耳,將以稱於天下曰極盛之文,則未也。
少宗伯黄明起先生,予里中親友也。幼而岐嶷,能爲日食之對;長益好學,蚤親太乙之藜。編摩史局,馳騁乎圖書墨翰之場;造士辟雍,餚核乎三都二京之勝。衡文吴楚,校士南宫,近世得人,於斯爲盛,海内稱文章司命者必歸焉。兹以文集示余,余覽未終篇,作而嘆曰: 美哉,郁郁乎盛世之文也!麗而質,壯而婉,奇而能正,非陶鎔於聖化之久不及此。夫文一體易工,衆善難備。鄴下諸子皆稱美才,猶或以詞賦稱,或以章表稱,或以五言,或以書記,或以著論稱,未有兼擅所長,卓然名家者也。明起之文章,表則托志忠雅,誦法孔明;論説則折(析)理精微,步趨韓愈;撰序記則敘事有法,希子長之遺風;造碑銘則大雅不群,繼中郎之逸軌;書翰清潤,煒燁與報孫、答蘇相爲輝映。至於詩歌,直追正始。近體諸作,氣格和平,音律諧暢,宛然開元、大曆之音也。蓋文章本于性靈,關乎學術。譬如名山喬岳,廣大峻極,莫得而窮其際,然後雲烟興焉,寳玉生焉,瀑布懸崖而喬木參天焉,皆自然之文章也。明起之學淵源父祖,胸富萬卷,志在千秋。異時詞林諸臣有相傾相擠,以求柄用者,明起處之恬如也。其學富,故其才豐;其韻高,故其詞逸。雍容爾雅之風,直凌漢、唐而上之,其必傳無疑也。
不佞里居與明起時時過從,惟相與蒿目時政,鮮及文章,識者謂明起不欲以所長自見。然明起實優於政事,今集中所載,如廢弛紛更,任事議事諸篇,皆深達治體,有如人主思舊臣,召公河干,使秉國成,執此以往可也。《易》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詩》云:“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予深於明起有望矣。
賜進士出身、資善大夫、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前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勑廵撫山東、督理營田、提督軍務、四川按察司副使,奉勑提督學校眷弟黄克纘頓首拜譔。

黄先生河干集序
國家雅意文教,而壹其棅於詞林。凡明光温室之所結撰,綜緯天人,咸於是寄。天造之初,作者崛興,鴻龐猶鬱,要各因時而致用,未厭椎輪,無庸改玉。百餘年後,有霸於文者出,始欲操勝於人頤頦之外,一時之所風尚,自詭以不朽千秋,而於詞林别目之曰館閣體,然至課其用之實,則纎鉅不勝也。夫館閣者對山林而爲言者也。文而不爲館閣,寧山林愈邪?盍反而思其初,曾竭蹷於所爲宏詞之選否,無幸不得,亦繇銜橛,吾不敢謂得者之無中下駟也。顧其爲上駟自若也,陰羡其用而陽尊其體,至以相詬病,冤矣。夫文體何常之有?唯於致用,蘄有當焉。敷奏之體委婉諄切,告諭之體嚴重疏通,而必欲絫櫛于古人句字之間,詫爲及格,使觀者不能卒其亂,致用謂何乎?詞林之職,主於沃宸聽而章國猷者也。其不欲沾沾然自竪一頤頦者,非力不能,以能之而不當於用也。且夫窮悱之辭易工,若以談説尋常則生色或减矣。今文人所共尊以爲鵠者,不西京子長乎哉?子長叙次刺客、遊俠、貨殖諸傳,令人髮上衝冠而淚沾臆,亦復解頤,佗固不盡爾。即昌黎氏文起八代,論者謂其怪怪奇奇,而《順宗實録》之編,曷不以傳毛穎例也譬,則清廟明堂之中,儗以戈矛擊刺之術,又如冠冕珮玉趨蹌之會,使之拊膺雪涕,縷述酸辛,以是爲駴心洞目,敷肝剔腸,豈有當乎?故山林而山林之,館閣而館閣之,奈之何以相詬病?
余雅持是説,廼今讀黄明起先生之文而重有合也。先生妙齡登上第,舉宏詞科,所謂上駟,已進綰史局二十餘年,翺翔金馬、石渠間,朝夕營職,非執經勸講,則應制讐文,真館閣事,而又遭時清明,主上玄嘿而理,一時奉槖之彦,端委彯紳,雍容都雅,故先生之文亦稱之。今其牘具在,若奏對,若箋表,若誥檄,其以獻六扆而播多方者,參一聱棘語不得。而至於歌頌成功,絟序典册,發撝風雅,雜以寒乞語不得。又至於叢林之考證,棘闈之標式,木天之贈言,著以諢諧語又不得。佗不可更僕舉,其凡斌斌乎大雅哉!先生之文如其人,如其官,蓋清廟明堂,冠冕珮玉之體,而沃宸聽章,國猷之用也。文如是足矣。先生經濟甚辨,時時露一班。中歲讀《禮》家居,遂乃落莫世外,若將終身焉。晚暏時日異,間有賦咏發于機,止于則,無所謂牢騷不平之氣,以感其心。先生之爲人,又如其文然者。集曰“河干”,其以自慰也,而非以自嘲也。雖然,吾惡乎知坎坎之不爲舟航用也。泰河之濟行,跂予望之矣。
賜進士及第、嘉議大夫、南京吏部右侍郎,前左右春坊中允、諭德、翰林院侍讀、充國朝正史纂脩官、直起居、制誥、南京國子監祭酒史繼偕世程甫謹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