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古代经济 平装古典文明译丛

分享到:

定价:¥55.00

  • 著者:1200 译者:
  • 出版时间:2020年05月本印时间:2020年05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68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8077-1
  • 读者对象:世界古代史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及大学师生,相关领域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主题词:经济史古希腊经济史古罗马
  • 人气:158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20世纪古希腊罗马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巅峰之作


相关推荐:
20世纪里没有任何一本书对希腊罗马经济史研究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在出版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古代经济》仍然稳固地处于争论的中心。芬利决定性地表明,语文学的和经验主义的历史学能够把握古代的经济现象。学者们仍然在以这种方式从事大量的出色研究,但是总体而言这些研究更多是关于19世纪90年代的争论,而不是关于新的正统学说的。《古代经济》处于决定论、经济学方法和后现代文学性探讨的中途。社会化不足和过度社会化的批评者若要取得进展的话,都必须严肃对待芬利的著作。
——斯坦福大学教授 伊恩·莫里斯
最近三十余年里,古希腊罗马经济史研究也许是希腊罗马史中争论最为激烈的领域,用一位论者的话说:“古代经济学成了一个变化莫测的领域。”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摩西·芬利在1973年出版的《古代经济》一书所带来的长久影响。该书无疑是20世纪出版的关于古希腊罗马社会经济史最重要的著作,也奠定了摩西·芬利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古代史家的地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黄洋



古代经济与现代经济有何不同?古代经济是否存在现代经济理论所揭示的特征和规律性。芬利认为,在古代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经济领域,古代经济更多的是与财富、地位和身份等联系在一起的,并非纯粹盈利与否的问题。这一对古代经济的解释,不仅加深了对古代世界的认识,还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长久以来的传统观点,而且揭示了现代经济理论的缺陷和局限性。
《古代经济》的出版使得“古代经济学成了一个变幻莫测的领域”,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学者对古代希腊罗马经济持续不断的激烈争论。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M.I.芬利(M.I.Finley,1912-1986),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古史学家之一,剑桥大学古代史讲席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古代希腊史,但更多以整个古典世界为研究对象。著有《古代经济》《古代民主与现代民主》《古代世界的政治》《历史的使用与滥用》《古代奴隶制与近现代意识形态》《奥德修斯的世界》《古代希腊人》等。
译者简介:
黄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伦敦大学古典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兼任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古代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罗马政治史、古希腊经济史、古代西方政治思想史。出版有《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古代希腊政治与社会初探》《希腊史研究入门》(与晏绍祥合著)等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古代经济》是英国著名古史学家M.L.芬利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是作者在担任世界最为著名的萨瑟尔讲席教授期间所做的系列讲座基础上写成的,主要阐述了古代经济,尤其是希腊和罗马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提出了研究古代经济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其观点被学者称为“芬利模式”,即古代经济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领域,而是“嵌合的”,嵌合在其所存在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而这一解释模式至今仍未被取代。

显示全部目 录

修订版序
前言
第二版序言
大事年表
地图:2世纪的罗马帝国
第1章 古代人及其经济
第2章 等级与地位
第3章 主人与奴隶
第4章 地主与农民
第5章 城镇与乡村
第6章 国家与经济
第7章 进一步的思考(1984年)
缩略语与标题简称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1.或许有人反对说,我武断地把“经济学”局限在对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分析,而非资本主义或者前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其经济体系,有其规则与规律性,甚至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不管那些社会是否形成关于这些经济体系的观念。对此我予以接受——但不能说是“武断”,而且我显然也接受,我们有权利研究这样的经济体系,对古代社会提出古代人自己从未想到过的问题。如果我的导言写得如此冗长,或许过度注重词意,那是因为有一个根本的方法问题。我们所有人——包括外行在内——都熟悉的经济语言和概念,那些“原理”会使我们误入歧途,无论是阿尔弗雷德的还是保罗·萨缪尔森的。例如在希腊罗马世界,一地的工钱水平和利率在很长时期内都比较稳定(当然激烈的政治冲突和军事征服会导致突然的大幅波动),因此使用“劳动力市场”或者“资金市场”立时就歪曲了当时的情形。出于同样的原因,任何现代的投资模式都不能运用来解释统治古代世界的人们的偏好。
——摘自第一章 第40-41页

2. 然而在2世纪末之前出现了外部压力,罗马帝国无法永远抵御这种压力。军队不可能扩大到充足的地步,因为土地无法承受进一步的人力消耗。土地上的情形恶化了,因为税收和公益资助都太高。负担之所以太重,主要是因为军事需要在增加。灾祸的恶性循环汹涌而来。古代世界的社会和政治结构、其深深嵌入的和制度化的价值体系、而且作为其总体基础的对生产力队伍的组织和剥削,都加速了它的寿终正寝。如果我们愿意这么说的话,这是古代世界走向终结的经济解释。
——第6章,第1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