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 星期六 小寒 西阳—秀山 小雨、阴
今天要去秀山,我还有几本《酉阳州志》没有看完,心里很着急,7时半即起来赶着翻看,老杨也还有一部分想看、想抄的。潘先生说,今天去秀山,路程才104公里,不远,路也不难走,大家把书看完再走吧。结果,我们二人一直看到10时,方才出发。
在酉阳,我们受到县领导们的热情接待。每顿饭都有人陪着同吃,边吃边谈,不让我们感到受冷落;每顿饭都有酒、有好菜、有火锅。而且锅里离不开麻辣,要放很多的花椒和大红辣椒,让你吃得大口哈气,头上冒汗,用麻辣这味古老的“药方”助你驱除高山和盆地淤结的寒冷和湿气。四川人和四川厨师在外省做菜,老是埋怨烹煮的菜麻辣味不地道,就是因为外省市生产的花椒不行,没有川椒的味又劲又冲。不少四川人回乡,临走时带的土特产中少不了一味川椒。酉阳上桌的是山区一带的土火锅,铁制三角形炭盆上放个小铁锅,虽然外形不如城市专用的铜火锅,但其内容、其鲜美麻辣不亚于大城市。当我们在言谈中夸赞四川的泡菜,说我们这一路下来,无论是在县、镇食堂,还是一路打尖,在饭铺吃早饭、午餐,第一盘送上来的泡菜,家家不同,一家一个味道,可是又都酸香好吃,四川人腌泡菜真有一手。陪同的领导谦虚地连说:“平常,平常;一般,一般。”可是,从下顿开始,送上来的泡菜就开始起变化了,顿顿都不一样,日常泡菜一般是青菜、红白萝卜条、红辣椒等,现在则豇豆、刀豆、洋姜、莴笋、丝瓜、黄瓜、苦瓜、芥菜、苤蓝、元白菜和叫不出名的瓜、菜,都做成美味泡菜,我们大饱口福,赞不绝口。有些菜不是三五天就能泡成的,大概是厨师到镇上饭店、家庭找来的,甚至是干部家里的,真得感谢他们的一番好意。
住房里整天烧起大盆钢炭火,晚上是大瓦数灯泡,我们可以一直看书、写作到晚上12时火电厂停电熄灯为止。木炭燃烧无烟、无味,火力又强,冬天烤火和一年四季离不开的火锅都少不了它,应用广泛,所以场集的柴炭市场上它是一大类。
上午10时,在小雨中出发,今日沿途要经过钟岭、渤海、龙潭、苦竺、龙池、官庄等乡镇。在路上见到雨天背东西的情景,川黔一带大山多,出门就要爬山,扛、扭东西都不方便,甚至困难,不像湘鄂赣的平坦道路,可以挑担推小车。他们背上背一个高出头顶的大竹篼,装的货物或家用物品更高出竹篼口一二尺,将遮雨的大斗笠戴在篼顶上,而不是自己的头顶上,看起来很新奇有趣,我因坐在车后,又在下雨,未能下来拍一张。像这样日常司空见惯的生活小景,活跃在这里的四川摄影工作者是不会启动照相机的。这就是“少见多怪”和“见怪不怪”,这就是创作灵感的一刹那,往往在人们认识的一点小差异中产生出一幅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