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奉爱瑜伽 精装瑜伽哲学经典丛书

分享到:

定价:¥69.00

  • 著者:185991 译者:
  • 出版时间:2025年07月本印时间:2025年07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42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5212-6
  • 读者对象:瑜伽爱好者与习练者,印度宗教与哲学研究者
  • 主题词:瑜伽派哲学思想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用瑜伽哲学语言讲述爱的真谛

1、奉爱瑜伽“以爱为核心”的主旨思想可引领实践者去爱内心中的神圣自我,借此获得认同感和价值感,为被消费主义裹挟的现代人提供了精神锚点。
2、通过爱而非逻辑认知真理的灵性成长路径,可打开另一种理解世界的维度。
3、印度哲学家辨喜关于奉爱瑜伽的阐释初次结集出版,同时具备哲学专著的理论深度、习练手册的实用功能以及宗教文学的审美价值。
4、采用精装圆脊双封面设计,宜阅读也宜收藏。


相关评论:
让我们为了团结与爱共同努力。
——甘地

爱是人类最大的喜悦及幸福的关键,同时也是世上所有心理和社会问题的精神解答。
——帕拉宏撒·尤迦南达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斯瓦米•辨喜(Swami Vivekananda,1863-1902),印度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创立了罗摩克里希那传道会和不二论道院,一生致力于印度的宗教和社会改革,影响了甘地、泰戈尔、阿罗频多等思想家。他也是将吠檀多哲学及瑜伽传播到西方的第一人,被欧美人誉为“雷霆般的雄辩家”。身后有全集九卷传世。
富瑜,浙江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访问学者。国际期刊Interreligious Studies and Intercultural Theology责任编委、国际期刊Sophia、Journal of Ecumenical Studies审稿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级哲社课题若干项,在美国出版专著1部。中文译著4部,发表A&HCI期刊、CSSCI核心期刊论文等20余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奉爱瑜伽是印度古典瑜伽中的重要流派,强调奉献与虔爱。在瑜伽哲学中,公认更普适且更轻省的解脱之道就是信守与实践奉爱瑜伽。因为奉爱与虔信顺应了人的天性,对祖先、对英雄、对宇宙自然的崇拜更是扎根于人性的深处。适当地运用这种天性,人将逐渐获得灵性智慧。
本书作者斯瓦米·辨喜一生致力于印度的宗教和社会改革,在他看来,奉爱精神除了能给个人带来解脱之外,还是印度人民树立民族自信、争取自由独立的重要思想武器,同样也是消弭宗教和民族间冲突、实现世界和平的途径。

显示全部目 录

导读:醉情欢歌的奉爱瑜伽 /闻中
第一章 奉爱瑜伽
奉爱的定义  
自在天的哲学
灵性觉悟是奉爱瑜伽的目标
对古鲁的需求
弟子和古鲁的资格
化身导师和道成肉身
曼陀罗“唵”的语言和智慧
崇拜替代物或形象
择神之道
方法和途径
第二章 至上奉爱
预备性弃绝
奉爱者的弃绝来自爱
奉爱瑜伽的自然状态和要诀
爱的形式
博爱以及如何走向臣服
上知与爱是合一的
爱的三角形
爱神就是其存在的证明
神圣之爱的人间表达
结语
第三章 奉爱瑜伽演讲集
合一性乃宗教之目标
自由的灵魂
一个存在,多种形式
奉爱(其一)
奉爱(其二)
吠檀多思想
吠檀多的使命
印度圣人
实践奉爱瑜伽
真正的知者
平静
安住在自我里
有身解脱
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可以将爱看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每个角都不可或缺,真正的爱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真爱从不讨价还价。一旦索求回报,那就不是真爱,它成了生意经。如果崇拜且忠实于神的目的只是为获得回报,这种爱就不会长久,倘若得不到好处就必然不再继续崇拜他。奉爱者之所以爱神,是因为神值得爱;没有任何其他动机可以激发或引导真正信徒的这种神圣情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伟大的国王在森林里遇见了圣人。他和圣人交谈,圣人的纯洁和智慧令他感到非常愉快。于是,国王想让圣人收下一些谢礼,但被圣人拒绝了。他说:“林中的瓜果足以供我食用,山上流淌下来的洁净泉水足以供我饮用,树皮足以覆体,洞穴就是我的家园。我为什么要接受您或其他人的礼物?”国王劝说:“先生,您拿走礼物是为了我好,我还想请您和我一起回到城市,去我的宫殿。”经过多次劝说,最终圣人收下了礼物,并同意和国王一起走。在向圣人献礼之前,国王不断祈祷:“主啊,请赐予我更多儿女,请赐予我更多财富,请赐予我更多土地,请赐予我健康的身体……”还没等国王做完祷告,圣人就起身平静地离开了。国王见状,困惑地追出去,高声喊道:“先生,您怎么走了?您还没有收下我的礼物。”圣人回头对国王说:“我不拿乞丐的东西。你不过是一无所有的乞丐,如何能赐予我礼物?我不会蠢到从你这样的乞丐手中接受任何东西。走吧,不要跟着我。”
这故事非常纯粹,清晰地说明了神的乞求者与神的真爱者之间的区别。乞讨的语言,绝非爱的语言。哪怕为了得到救赎或者任何其他回报而崇拜神,同样都是堕落的。爱不会索求回报,应该为爱本身而爱。奉爱者爱神,因为他无法不爱。正如你会爱上美丽的风景,你并不指望从中索取任何恩惠,当然美景也不会向你要求任何回报。然而美景却能将你带入一种极乐境界,可以抚平你灵魂中的所有不安,令你平静下来,暂时超越凡人本性,使你置身于神圣喜悦的状态。这种性质就是爱的三角形之第一角。付出爱,但不问回报。只做爱的给予者,将爱给予神,但不要指望从神那里索取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