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奥斯汀:语言现象学与哲学 平装

分享到:

定价:¥25.00

  • 著者:923 
  • 出版时间:2002年07月本印时间:2013年04月
  • 版次:1印次:2页数:268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03454-8
  • 主题词:奥斯汀语言现象学哲学
  • 人气:814

显示全部序言

  奥斯汀是二次大战后英国著名的分析哲学家,是所谓牛津派普通语言哲学的领袖人物,在英美哲学界有极大的影响。但是,奥斯汀的名字,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对中国读者来说还是陌生的。近20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奥斯汀的思想、著作虽陆续有所译介、述评,但专门的论著迄今仍然少见。我高兴地看到,杨玉成同志致力于奥斯汀哲学研究,积数年之功,撰著《奥斯汀:语言现象学与哲学》一书,为弥补我国学界的这一缺憾做了一件有益的工作。
  从书中可见,作者对奥斯汀的全部著作(量虽不可谓巨大,但读懂远非易易)做过很扎实的研究,对奥氏的思想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因而对其哲学能做出相当全面完整的论述和阐释。人们或以为奥斯汀乃至整个普通语言派皆泥于一词一句、一事一例的支离而零碎的分析,似无理论而言,更无系统可寻。作者对这种误解力予澄清,指出奥氏的整个哲学是由具有内在联系和理论创见的三个部分组成的:语言现象学方法、言语行为理论和对传统哲学问题的语言分析。我以为这为读者总体地把握奥斯汀哲学提供了一个极有见地的精要的提示。
  奥斯汀和牛津派的普通语言哲学出现后在西方哲学界曾遭致种种的批评,其中以罗素的批评最为尖锐。他指责这种哲学背离了二千多年来哲学家们以理解世界为己任的传统,只讨论各式各样的语言的用法,而不关注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涉及“实质性(substantial)的问题”。为了纠正这种偏激的看法,作者在此书中专有一章论语言和世界的问题,为奥斯汀做了辩护。作者认为,奥氏的语言现象学不是纯语言研究,不仅关注语言现象,而且关注语言之外的经验现象或世界。他以语言分析的方法所探究所处理的正是或者说主要是若干重要的传统的哲学问题,如现象、实在、一般、个别、物质事物、感觉材料、知识、真理等等。而且作者对奥斯汀使用的与语言相对照的有关世界的词语(如实在、事物、现象、事实、事件、事态等等)及我们用语言谈论世界的方式(尤其是他独创地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有很细致的介绍和说明,令人信服地指出奥斯汀的语言分析虽然主要是在语言层面上对这些哲学范畴进行意义的分析,而不是对它们做本体论或认识论的“实质的”研究,但绝非与世界了不相关。不过,这里有一个似应论及而作者暂且未予深究的问题,即语言和世界究竟是什么关系?何以可用我们的语言谈论世界?这是一个关乎奥斯汀及牛津派的基本哲学倾向的根本性的问题。也许我们并不能从奥氏著作中直接找到明确的回答,但在他的弟子那里对此却有明白的表述。例如,塞尔说,“世界是按照我们区分它的方式而区分的,而我们区分事物的主要方式是在语言中。我们关于实在的概念是一个语言范畴的问题。”语言并非如实在论者设想的那样是世界的图像或摹本(奥斯汀和所有普通语言派的人都反对这种语言观),反之,我们是“通过语言的范畴来经验世界,这些范畴帮助我们赋予经验本身以形式”,诚然世界不是语言创造的(塞尔说“我不是说语言创造实在”),但是世界之具有被我们所经验的形式,世界之成为我们所经验的对象,却是由语言范畴所塑造的。(参阅Magee,<EM>MEN OF IDEAS</EM>,pp.183—185)在这个意义上,世界作为经验的对象与经验的语言范畴是同时成立的,正如在康德那里作为知识对象的现象世界与知识的诸范畴形式是同时成立的一样,我们用语言谈论世界之所以可能,其秘密即在于此。这或许可以称之为一种现代形式的康德主义。
  奥斯汀的哲学被称为普通(或日常)语言哲学,“普通”二字尤为批评者所诟病,其注重普通语言被讥为对语言的“普通用法”的一种盲目“崇拜”,“把哲学弄成了琐屑不足道的东西”。作者在此书中谈到奥斯汀关于普通语言的看法,指出奥氏并非迷信普通语,而是也看到普通语言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所以,奥斯汀认为,我们在强调现实语言的事实时,又不能满足于普通语言,不能因发现了‘日常用法’而自满”,这个评论是公允的。同时作者又指出,奥氏正是通过对普通语言、对语言的普通用法的研究揭示了语言的多功能性,纠正了以往哲学家尤其是所谓理想语言派的分析哲学家们以描述为语言的首要乃至惟一功能的简单化的观点,这确是奥斯汀和普通语言派在哲学上的一大贡献。当然我们似亦不能不承认奥斯汀们对普通语言的强调有其褊狭之处。他们都拳拳服膺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中的一句箴言:“我们把语词从其形而上学的使用重新带回其日常的使用。”在他们看来,尽管普通语言可以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普通语言的用法对于哲学来说却有一种规约的作用。他们认为,哲学与各门科学不同,后者可以有其专门的术语,这些术语可以有其自己的特定的涵义,而哲学则没有也不应该有其专门的术语,哲学的词汇都是从普通语言来的,但是哲学家们赋予它们以不同于普通用法的异常的涵义,这就违背了普通语言的使用规则,从而造成了混乱,引起了种种争论不休的哲学问题,如果哲学家们能按照普通语言的用法使用语词,这种种问题似乎就自然消解了。例如奥斯汀讨论“实在”一词,列举了这个词在普通语言中的各种用法,其中绝无哲学家们所谓与现象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涵义,于是实在与现象这一对范畴作为对普通语言的误用而被消解了。这样,奥斯汀实际上是用所谓普通语言限制人们对语言的哲学的使用,也就是限制人们对世界进行更深沉更精湛的深求,使人的认识停留在、局限在日常生活和普通常识的水平。就此而言,他的哲学恐难免贻人以“浅薄”之讥。
       陈 启 伟
       2002年3月于北京大学畅春园

显示全部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土论文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国内对奥斯汀的介绍较少,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奥斯汀的生平事迹、学术背景以及相关的一些情况,同时也为了增加本书的可读性,弥补博土论文过于专门化的不足,我选择摘译了国外的一些较精彩的评介性材料,作为本书的五个附录。除此之外,本书基本上保持原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只是在细节上作些修改。
  我对奥斯汀哲学的兴趣首先源于准备博士生入学考试时对奥斯汀作品的一些阅读。进入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后,在导师陈启伟教授指导下选定以“普通语言学派哲学”作为主攻方向,并在中期考核后确定以“奥斯汀哲学”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博士生三年的学习研究,以及博士论文的写作和修改,颇多受惠于陈老师的指导。陈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可敬的学者风范令我景仰。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陈老师慨然应允拨冗作序,使我倍感荣幸。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钟宇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涂纪亮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宋文淦教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陈嘉映教授和叶闯副教授对我的论文详加评阅,他们的肯定和鼓励使我信心倍增。他们还在论文答辩会上提出一些非常中肯的意见,指出某些错误,有助于论文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台湾大学哲学系刘福增教授给我寄来了不少有关奥斯汀的资料,给论文的修改和扩允带来很大的帮助。学友薛孝斌仔细阅读了论文,提出了不少重要的修改意见。责任编辑王希勇博士细致而又出色的工作使本书增色不少。在此,我要对所有这些师长和学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厦门大学哲学系学习期间,导师白锡能教授,以及王善钧教授、陈嘉明教授、陈墀成教授、陈亚军教授等诸位师长,给我诸多指导和帮助。这两年在福建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得到导师陈征教授、李建平教授和郭铁民教授的关心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当然,我还要特别感谢妻子戴音对我生活的悉心照顾,对我学习和科研的理解与支持。
  漫漫求学生涯,始得年迈父母苦力支撑,后得兄长杨玉增鼎力相助。今先父已逝十载有余,每念及先父刚毅之面容和对我拳拳之希冀,不禁潸然泪也!
        杨玉成
        2002年2月3日谨识于福州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杨玉成,1999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央学校哲学部教授。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奥斯汀是英国哲学家,牛津日常语言学派的领军人物,本书较为系统、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他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活动,弥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缺。   作者选取了奥斯汀的经典作品展示了奥斯汀的哲学方法,阐述了其学术建树,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回忆奥斯汀或纪念他的文章作为附录,使人们对其生平、为人、治学等有感性化的了解。

显示全部目 录

导 论
第一章 “语言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方法
 第一节 奥斯汀的一般哲学概念和哲学方法概念
 第二节 语言现象学方法的提出及其理论辩护
 第三节 语言现象学和语言分析
 第四节 语言现象学的实际操作技术及其本质
第二章 语言和世界
 第一节 世界
 第二节 语言
 第三节 我们如何用语言谈论世界
第三章 语言与行为
 第一节 施事话语/记述话语区分说
 第二节 言语行为三分说
 第三节 “三分说”取代“区分说”之深层根源及其哲学意义
第四章 语言探究和知觉问题
第五章 语言探究和真理问题
 第一节 “真”或“假”主要是对陈述使用的
 第二节 奥斯汀所主张的真理符合论
 第三节 奥斯汀对事实的辨明及其与斯特劳森的分歧
 第四节 奥斯汀对“是真的”的用法所作的辨析及其与斯特劳森的争论
 第五节 真作为评价的一个维度
第六章 语言探究和知识问题
第七章 语言探究和伦理问题
结语 奥斯汀哲学的影响及其研究价值
附录I 奥斯汀传略
附录Ⅱ 周六晨会
附录Ⅲ 奥斯汀在哈佛大学讲学
附录Ⅳ 奥斯汀和牛津哲学的早期阶段
附录V 奥斯汀:一位原创性的哲学家
参考文献(Bibliography)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