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一带一路”怎么干:基于案例研究的理论思考 平装

分享到:

定价:¥138.00

  • 著者:499,1653 
  •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本印时间:2023年1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82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3245-6
  • 读者对象:地理、区域经济等领域研究人员、政府管理人员、高校师生
  • 主题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案例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探讨“一带一路”的发展与进路,画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新型国际合作倡议,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新思维和新选择,成为共建各国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为此,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是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协作和共同努力,也需要学术界的研究支撑。无论对于国内学术界还是国际学术界,高水平的深入研究都是下一步“一带一路”研究重要的努力方向。本书基于以往开展的大量案例研究工作,围绕未来怎样更好地共建“一带一路”开展写作,总结并精炼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化经验,以期让更广泛的受众了解共建“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及其蕴含的理论意义。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刘卫东,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2011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4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一带一路”怎么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命题。本书基于建设案例研究,从经济地理学的视角总结了部分理论知识,以期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学术支撑。其主要理论观点包括:树立和倡导一个新的、照顾到弱者和底层的全球化理念,即包容性全球化;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经验,打造新的国际发展知识;正确处理制度和文化差异,因地制宜地选择建设模式,并以系统观来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正确看待基础设施引导型发展模式,科学设计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重视“联合出海”,打造本地功能一体化的投资模式或投资联合体;学习和积累与国际、国家、地方和社区等不同尺度利益攸关方打交道的经验;充分发挥海外经贸合作园区的“温室”孵化作用;重视贯彻新发展理念,特别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等。本书图文并茂,是从理论上探讨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文献。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章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迈向包容性全球化的新航灯
第二章  新的国际发展知识:“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石
第三章  基于制度和文化视角的建设模式
第四章  海外铁路建设:技术-制度-文化复合体
第五章  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
第六章  本地功能一体化投资模式
第七章  企业走出去的“尺度”问题
第八章  海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机制
第九章  重大建设项目的社会许可
第十章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思路
第十一章  跨境通道建设对地方发展的影响
第十二章  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