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王云五在商务印书馆
1997-05-10作者:邓云乡新闻来源:文汇报浏览人次:259

    1933年张元济先生写给傅增湘的信道:“恢复东方图书馆已成立所谓委员会,公司推王君云五与弟二人,外聘蔡鹤卿,陈光甫、胡适之三人……”

    这是“一•二八”战役,商务闸北总厂、东方图书馆涵芬楼被日寇炮火炸毁后恢复时期的事。十几年前被胡适介绍入商务任编译所所长的王云五,用现在话说,这时已是商务的第一把手、总经理了。

    王云五,字之瑞,号岫庐,广东香山人,1888年生,当过中国公学的英文教员,教过胡适英文。自己没有读过大学,更没有留过学,是个自学成才的人。在广东因禁烟赚过一笔巨款,但据《胡适的日记》记载,他只收了百分之五的酬奖,也有好几万。藏中西文书最多,每日要读一百页外国书,胡介绍他入商务时,只34岁。

    王就任商务编译所长后,就着手改组编译所,设八个部国文、英文、史地、法制、数学、博物、理化等。朱经农、邝富灼、杜亚泉等分任部长。英汉、国文、英汉实用等三个字典委员会,分别由吴致觉、方毅、黄士复负责。另一“百科全书”委员会,下设六系,组织最庞大,主任由王云五自兼,各系另有负责人,另外有庞大的事务部、出版部,出版部的负责人是高梦旦。还有《东方杂志》等十七个期刊、函授社,以及中外闻名的东方图书馆、涵芬楼藏书处。其组织的庞大,齐全,现在也很少有哪家出版社可与其比拟。不算兼职的、不算勤杂人员,正式编务人员有二百四五十人。工薪最高者三百五十银元一月,月薪三十元以下的六十余人。

    王云五进商务之前,就提出出国考察要求。作了六七年编译所长后,辞去所长职务,拿到一笔退俸金,专门负责主编《万有文库》。后又被请回担任总经理。在就任之前,出国考察,去美、法、德等九国兜了一转,并带回不少留学生,回来推行“科学管理计划”。当时王云五在商务有一个“四百万”的外号。“四”就是“四角号码”检字法。出过专书,出过《王云五大字典》、《王云五小字典》。是按汉字的四个角,编为四个号码。使用熟练的人,按号码查字典一翻就是,比部首、拼音检字都方便。但一直没有推行开。现在商务《辞源》后面还附有四角号码检字表。“百”是《百科全书》。“万”是《万有文库》。《百科全书》原计划译英、美的,可是后来译出部分错误多,未能出版。我国后来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有《大百科全书》陆续出版。《万有文库》后来出了不少,直到今天各地旧书铺还常见到,灰色封面,统一开本,有不少古籍,也有不少翻译的东西洋名著。还有科普读物。

    抗战军兴,上海商务大部分也向香港撤退,又到长沙,又到重庆,发行所还留在上海租界,撤退的人员都是王云五率领,但这只是花钱,不是赚钱了。我认识一位当时随商务撤退的老先生,常常说起,商务当时上千万的家当,都让王云五在撤退中花光了。后来王云五作了国民党行政院的副院长。比介绍他入商务的胡适官还大。平心而论,王云五大概确是一位管理人材。可惜是后来遇到国难、战争,一片混乱,也无能为力了。

    原载《文汇报》1997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