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关联图书

图书搜索:

李朝俊:从乡村的角度看中国

2021-09-15作者:李朝俊刊发媒体:中华读书报浏览人数:55

《乡村调研:宋家沟》(商务印书馆2019年出版)

 

  今年7月,民盟中央中共党史学习小组赴山西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我作为随行的一员,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从北到南,从西到东,走过了忻州、吕梁、临汾、长治四个市。在三晋大地上追寻先辈的红色足迹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回到北京以后,想起书柜里有一本与山西、与民盟山西省委会有关的书,就是这本《乡村调研:宋家沟》。在山西的时候,与山西省盟的人交流得很愉快,很想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成果,了解一下这个吸引他们驻足的山村。宋家沟位于忻州市岢岚县,在山西的时候参观过忻州市忻口战役遗址,因为这个缘故,对宋家沟又产生了几分亲切感。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宋家沟。这个晋西北的山村因此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同一年,岢岚县委、县政府根据乡村建设规划,对宋家沟村进行了改造,将宋家沟打造成一个集易地搬迁和生态型庭院经济于一体的示范村。2017年按照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民盟山西省委会对口忻州市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据民盟山西省委主委王维平介绍,在完成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任务的过程中,民盟山西省委会确定了“点面结合、明察暗访、深入脱贫一线走村入户深入调研”的工作策略,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契机,同时他深受费老的影响,对宋家沟的调查研究就是受费老《江村经济》的启发而作。民盟山西省委会先后组织调研组赴宋家沟实地调研20余次,记录了村容村貌的变化,与不同群体进行了深入交流,全景式地展现了当下农村不同人群的生存状态。
  在描述宋家沟不同人群的生存状态时,全书采用了纪实的手法,就像一台摄像机,如实拍下了村民日复一日的生活,没有过多的剪辑,也没有过多的修饰。宋家沟村民的生存状态是一幅与北京等一线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图景,前者是乡土性、局部性、社会性的缓慢变迁,缺乏引人入胜的宏大叙事,后者则孕育了程序员、基金经理、网红等特点鲜明的群体,吸引了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被讨论、被聚焦的总归是后者,事实上,两者同样重要。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书中说,“在每一个村庄里都有一个中国,有一个被时代影响又被时代忽略了的国度,一个在大历史中的小局部”。《乡村调研:宋家沟》一书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宋家沟这类乡村的社会结构和发展脉络,提供了一个从乡村的角度了解当下中国的视角。
  本书记录的村民故事没有曲折起伏的情节,只是在脱贫攻坚背景下一群努力求生的村民平淡无奇的生活。从这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仍然可以窥探到时代的脉络:行走在宋家沟的,除了当地村民,还有慕名而来、衣着鲜亮的外地游客;在宋家沟的主街道上,有“90后”返乡创业者开设的电商体验店;没有上过大学的农村女性通过网上的视频和光盘自学大棚种植技术;将马铃薯开发成特色产品的乡村企业一年利润能达到300多万元。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村民在资金、物品、技术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帮扶,根据民盟山西省委会的调查,近90%的村民表示并不渴望成为城市户口。逃离乡村曾经是一个被反复书写的主题,在宋家沟村民心里,这一主题已经日渐式微,这是脱贫攻坚带给宋家沟的变化,这是时代浪潮带给宋家沟的影响。
  宋家沟的种田人、经营户、贫困户、村干部、光棍儿户、外出务工者等群体的故事是朴素的,其中蕴含的人生启迪却是共通的。教育依然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开阔人生境界的重要因素。宋家沟村民学历较低,外出务工者多数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计,缺乏一技之长,少有的几个考上大学的宋家沟人有能力在异乡安居,成为整个家庭的支柱。教育除了培养生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开阔了一个人的视野,提供了与祖父辈生活截然不同的选择。有一类宋家沟人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天生不认命、不服输、不甘心,有着极强的改变生活、创造财富的动力,这一类人不满足于单调贫困的农村生活,毅然走出宋家沟,在外面开创了一片新天地,成为在外打拼的宋家沟人效仿和崇拜的对象。改变命运、创造价值的强烈愿望时时鞭策着这类人,一个人的未来生活图景取决于他改变生活愿望的强烈程度。  

  面对生活的重压,宋家沟人没有城市打拼的人特有的漂泊感和焦灼感,熟悉的乡邻、有限的生活范围容易使人生发出一种从容感。即便在外乡闯荡获得成功的宋家沟人,也还与这个乡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家沟这片土地是宋家沟人生存所系、灵魂所安。民盟山西省委会对宋家沟的研究和描述提供了一个当下中国晋西北地区乡村发展的样本,读罢全书,一个晋西北农村的全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如果去到宋家沟,读过这本书的人会觉得那里的一切都是熟悉的,因为你已经在书里了解了这个山村,认识了那些质朴坦率的村民。

 

(原载于《中华读书报》2021年09月15日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