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热爱生命》读书分享会在沪举办
我年轻时的万里旅行
2024-11-25作者:官网报道新闻来源:商务印书馆浏览人次:3
分享会现场
11月24日,“我年轻时的万里旅行——《热爱生命》读书分享会”在上海图书馆东馆阅读推广区顺利举办。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萧功秦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引,深情分享了其著作《热爱生命》中的生命力展现,本次活动由长三角之声总监助理江冉精彩主持。
《热爱生命》是萧功秦教授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实录,以日记体记述十余年中作者的思想变化历程。其中涉及历史与文化、政治与哲学、文学与艺术、思潮与社会、旅行与人生感悟等诸多方面,作者力求运用自己的学理资源,来思考与解释现实中产生的种种疑惑与问题。他在书中表示:“理解一个时代,不能单凭档案馆里的枯燥统计数字,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人字里行间活生生的思想记录,后人通过这些资料,能了解我们在那个大转变时代在思考什么,了解我们的问题意识、喜怒哀乐与心境,我们这一代人的追求、失望、苦恼、快乐、希望与思考。”书中不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更传达出一种乐天知命、不懈追求真善美的生活态度。通过这样一位饱含激情与智慧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日记,读者可思索历史,可感悟生活,亦可遥想未来。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萧功秦
萧功秦教授以书中卷首语“特立独行,享受创造的快乐;风雨兼程,体悟生命的意义”为分享会开篇,生动回忆了两件对他人生先后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一是受高尔基作品启发,踏上了一场跨越12个省、41座城市、探访17处文物保护单位的万里旅行,“这条路上我写了7万多字的旅行日记”,这段经历如同一剂强心剂,让他在平庸的生活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与浪漫主义的魅力;二是郑天挺先生的鼓励,让他毅然决定考研深造,开启了学术生涯的新篇章。
萧功秦教授表示,多年的阅读习惯,上百万字的读书笔记,都在无形中培养了他的判断力、鉴赏能力和记忆力,更为他把握人生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认为:“人生有时候是偶然,但在追求一个目标的过程中,某些偶然的东西很可能就给你提供了机会。”这点在他求学经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回忆读研时寻找的研究课题,他表示,“凡是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书,自然而然就和自己的思维建立了某种联系,而后逐渐形成自己的一种学术领域”,并分享了自己如何从研究历史学转入研究政治学,又如何用政治学产生的问题来重新理解历史的经历。
对谈环节中,江冉从萧教授的个人经历出发,聚焦浪漫主义、有方向的经验主义者、知识分子的特点等话题,与萧教授进行了精彩对谈。萧教授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主体的扩张,是把美当作真,是一种突破世俗、超越功利的生命体验,是孔子所说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人生态度,这样的态度会让我们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但在处理现实问题时,萧教授也提醒我们要回到经验主义上,“所谓经验主义就是尊重一个民族在应对它的困境和挑战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集体经验”,要用一种有方向的经验主义去解决现实问题。提到知识分子的特点,萧教授认为有四点:游离性、独立性、学理性、建设性,这四点是让知识分子保持内心自由的重要方式。
通过萧教授的深情讲述与独到见解,我们不仅领略了他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更理解了追求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真谛。
《热爱生命:学术人生随想录》(商务印书馆 2024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