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了《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公告》(课题申报 | 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公告),商务印书馆有37种图书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2025年)》,名列前茅。
欢迎海内外有志于中华学术外译的专家、学者和商务印书馆洽谈合作。请将您的个人简历和团队简历发送到商务印书馆外译工作邮箱,如果简历符合项目要求,我们会邀请您试译。如果试译审核通过,我们将通知您准备联合申报。
联系邮箱:yingyuwaiyi@cp.com.cn (英语) waiyu@cp.com.cn(其他语种)
收简历截止日期:2025年4月20日
常见问题及解答:
Q1:商务印书馆对简历有什么要求?
A1:①需提供详细的个人和团队学术简历:请突出教育背景、中译外成果、海外学习工作经历。
②团队成员需明确分工:主译,次译,审校,项目涉及学科的中外专家学者;其中项目申请人应承担主译或次译工作,如有其他译者,也请列出。
③课题组须至少配备一名外方合作译者/审校人员。外方合作译者/审校人员一般以文版所在语种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的优秀母语专业人员为主。外方成员须认真负责、对华友好。
④随简历提供计划翻译的书名和感兴趣的文版。
Q2:我应该如何选书?
A2:建议从文后列出的推荐书目中选书。建议先通读感兴趣的书,再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估选择。
Q3:商务印书馆希望翻译哪些书,有没有推荐?
A3:我们不会向您具体推荐某本书,希望您从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里选择。商务印书馆有大批图书已经进入中华外译项目推荐书目,也有更多学术精品值得外译、有待发掘,您可以参阅《商务印书馆关于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公告》(https://www.cp.com.cn/Content/2024/08-05/1654294486.html),也欢迎浏览商务印书馆官网(https://www.cp.com.cn/)了解更多图书信息。
Q4:我的语种可以申报吗?
A4:凡是列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公告的语种都可以申报,即“以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德文、日文、韩文等语种为主”,其他语种也可申报。
Q5:书目不是我推荐的,我可以参加竞争吗?
A5:书目推荐阶段时的推荐人有试译的优先权,在推荐人试译不理想的情况下,您有机会参加竞争。
Q6:国外出版社需要我来联系吗?
A6:试译审核通过后,我们将和您一起联系国外出版社。
Q7:商务印书馆对试译稿有什么要求?
A7: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①请自行选择正文核心章节进行试译(不要试译导论或者结语等),字数不少于3000字。试译稿也需要包括书名和目录的翻译。
②试译稿应既忠实于原著,又符合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
③试译稿应中外文对照,以方便评审专家审阅。
附:
2025年商务印书馆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37种:
序号 | 著作名称 | 作者 |
1 | 百年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 王伟光 |
2 | 义的谱系: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 | 陈乔见 |
3 | 经济转轨理论大纲 | 吕炜 |
4 | 社会主义价格理论与价格改革 | 张卓元 |
5 | 新经济学大纲 | 沈志远 |
6 | 增长之源: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研究 | 盛来运等 |
7 | 中国法律思想史 | 杨鸿烈 |
8 | 程序正义理论(第二版) | 陈瑞华 |
9 | 现代财税体制理论大纲 | 高培勇 |
10 | 凉山彝家的巨变 | 林耀华 |
11 | 生熟有度: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一项结构主义人类学 | 周星 |
12 | 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 周晓虹 |
13 | 中国乡土建筑 | 陈志华 |
14 |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 | 左东岭 |
15 | 中国经典十种 | 葛兆光 |
16 | 人类世的哲学 | 孙周兴 |
17 | 国故论衡 | 章太炎 |
18 | 史学、经学与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 | 刘家和 |
19 | 国史大纲 | 钱穆 |
20 | 江河行地:近代长江中游的船民与木帆船航运业 | 陈瑶 |
21 | 越在外服:殷商西周时期的邦伯研究 | 王坤鹏 |
22 | 文书之力:唐代奏敕研究 | 郭桂坤 |
23 | 变局与新局: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始末 | 徐婉玲 |
24 | 宋代朝贡体系研究 | 黄纯艳 |
25 | 诗言志辨 经典常谈 | 朱自清 |
26 | 唐传奇新探 | 卞孝萱 |
27 | 事象与事境:中国古典诗歌叙事传统研究 | 周剑之 |
28 | “劳动”的诗学:解放区的文艺生产与形式实践 | 路杨 |
29 | 宋元明讲唱文学 | 叶德均 |
30 | 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 | 周宁 |
31 | 汉字文化学(第2版) | 何九盈 |
32 | 话说汉语词类问题 | 陆俭明 |
33 |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 | 王希杰 |
34 | 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记事:1892-2013 | 费锦昌 |
35 | 中国古典美学风骨论(修订本) | 汪涌豪 |
36 | 中国戏剧史长编 | 周贻白 |
37 | 隐喻与视觉:艺术史跨语境研究下的中国书画 | 王菡薇 |
2023年商务印书馆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43种:
序号 | 著作名称 | 作者 |
1 | 中国道路与中国经济发展70年 | 厉以宁等 |
2 | 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 | 吴承明 |
3 | 中国田制史 | 万国鼎 |
4 | 央地关系:寓活力于秩序 | 吕冰洋 |
5 |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非英文版) | 费孝通 |
6 | 大国立法的逻辑 | 封丽霞 |
7 | 中国婚姻史 | 陈顾远 |
8 | 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 | 杨鸿烈 |
9 | 程序正义理论(第二版) | 陈瑞华 |
10 | 刑法的基本立场(修订版) | 张明楷 |
11 | 当代中国司法研究 | 顾培东 |
12 | 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 | 苏国勋 |
13 | 凉山彝家 | 林耀华 |
14 | 市场逻辑抑或国家责任:中国社会保障新论 | 韩克庆 |
15 | 中国人的社会信任 | 翟学伟 |
16 | 中国教育改造 | 陶行知 |
17 | 魏晋玄学论稿 | 汤用彤 |
18 | 邓以蛰论美学与艺术 | 邓以蛰 |
19 | 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 | 黄勇 |
20 | 台湾通史 | 连横 |
21 | 中西文明十九讲 | 侯建新 |
22 | 清代嘉道财政与社会 | 倪玉平 |
23 | 中国数学史 | 钱宝琮 |
24 |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 葛兆光 |
25 | 革命的形成 | 罗志田 |
26 | 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 | 李伯重 |
27 | 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 | 晁福林 |
28 |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 徐旭生 |
29 | 道教史 | 许地山 |
30 | 古代中国与世界 | 刘家和 |
31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郭绍虞 |
32 | 中古文学史论 | 王瑶 |
33 | 中国小说史略 | 鲁迅 |
34 | 红楼梦辨 | 俞平伯 |
35 | 弱德之美:谈词的美感特质 | 叶嘉莹 |
36 | 有声的中国: 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 | 陈平原 |
37 | 走过田野:一位方言学者的田野调查笔记 | 曹志耘 |
38 | 古汉语词汇纲要 | 蒋绍愚 |
39 | 现代汉字学纲要(第3版) | 苏培成 |
40 | 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 | 沈家煊 |
41 | 语言规划研究 | 陈章太 |
42 | 中国绘画史 | 潘天寿 |
43 | 中国风骨:启功谈书论画 | 启功 |
2022年商务印书馆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40种:
序号 | 著作名称 | 作者 |
1 | 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 | 刘大钧 |
2 | 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 | 陈岱孙 |
3 | 中华法系研究 | 郝铁川 |
4 | 中国知识产权理论体系研究 | 吴汉东 |
5 | 历代刑法考(上下册) | 沈家本 |
6 |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 公丕祥 |
7 | 当代中国社会学 | 孙本文 |
8 |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 | 吴景超 |
9 | 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 | 陈达 |
10 | 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变迁 | 折晓叶 |
11 | 百年衣装:中式服装的谱系与汉服运动 | 周星 |
12 | 意识:心理学的研究 | 潘菽 |
13 | 中国哲学史大纲 | 胡适 |
14 | 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 | 张世英 |
15 | 商周家族形态研究 | 朱凤瀚 |
16 |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 彭林 |
17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 沈从文 |
18 | 中国古代农业 | 李根蟠 |
19 | 中国学案史 | 陈祖武 |
20 |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 | 侯旭东 |
21 | 中国南洋交通史 | 冯承钧 |
22 | 中国景教 | 朱谦之 |
23 | 文本的内外: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 | 吴晓东 |
24 | 中国韵文史 | 龙榆生 |
25 | 中国诗学之路: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 | 蒋寅 |
26 | 性别与文化: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 | 叶嘉莹 |
27 | 唐诗流变论要 | 葛晓音 |
28 | 文学地图学 | 郭方云 |
29 | 中国社会语言学 | 郭熙 |
30 | 中国文法要略 | 吕叔湘 |
31 | 历史语言学 | 徐通锵 |
32 |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 | 何九盈 |
33 |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 | 董秀芳 |
34 | 不对称和标记论 | 沈家煊 |
35 |
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1897-1937) |
丛小平 |
36 | 儿童心理之研究 | 陈鹤琴 |
37 | 中国艺术精神 | 徐复观 |
38 | 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 | 常任侠 |
39 | 东西美术互释考 | 邵宏 |
40 |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 张祥龙 |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