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安南纪游 海国闻见录 东瀛纪事 精装泉州文库

分享到:

定价:¥45.00

  • 著者:183181,183182,183183 
  • 出版时间:2020年04月本印时间:2020年04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113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8150-1
  • 读者对象:文史专业研究者
  • 主题词:游记作品集中国清代
  • 人气:109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清前期越南和日本社会、民俗及清后期台湾地区民变的重要史料。本书汇集了清人所著游记三种,其中潘鼎珪所著《安南纪游》记载了作者游历安南时的所见所闻,陈伦炯所著《海国闻见录》记载了作者在康熙年间游历日本的所见所闻,林豪所著《东瀛纪事》记载了太平天国后期台湾爆发的抗清民变——戴潮春事件。因此,这三种笔记是研究清代安南、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政治、历史、社会、风俗的重要史料。
此外,本书经李梦生(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总编辑,编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文审读。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潘鼎珪,生卒年不详,字子登,福建晋江(一说安溪)人。天才明敏,下笔千言。与“岭南三大家”之一的陈恭尹(元孝字)最善,托鼎珪为序其文集。所著诗文二十余卷,卒年八十。曾游交趾,著有《安南纪游》。陈伦炯,同安人,荫生。官至浙江水师提督。其父陈昂曾追随施琅远征澎湖、台湾,且长期“往来外洋,所至必察其面势,辨其风潮”, 因而“尽识其风潮土俗,地形险易”。康熙四十二年(1703)游历日本,著有《海国闻见录》二卷。林豪,生卒年不详,字卓人,厦门(一说金门)举人。清同治年间旅台,馆于林占梅(字雪村)家,宾主甚为相得。善诗文。著有《东瀛纪事》。
丛书简介:2005年3月,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政府决定将地方文献丛书出版工作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一项文化工程。翌年,正式成立“泉州地方典籍《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着手对分散庋藏于全国各大图书馆及民间的古籍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出《泉州文库备考书目》二百六十七家六百十四种,以后又陆续检索出遗漏书目近一百家一百八十余种。经过省内外专家学者多次论证,最后筛选出一百五十部二百五十余种著作,组成一套有一定规模、自成体系、比较完整,可以概括泉人著作风貌、反映泉州千余年文化发展脉络的地方文献丛书,取名《泉州文库》。
《泉州文库》始唐迄清,原著点校,收录标准着眼于学术性、科学性、文学性、地域性、原创性、权威性,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和著名历史人物的代表作优先。所录著作涵盖泉州各县(市、区),包括金门县及历史上泉州府属同安县,曾在泉州任职、寄寓、活动过的非泉籍人氏的作品,则取其内容与泉州密切相关的专门著作。文库采用繁体字横排印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军事、语言文字、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其中不乏孤稀珍罕旧椠秘籍,堪称温陵文献之帜志。
另外,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特为本丛书题签。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清人所著游记三种,包括《安南纪游》、《海国闻见录》和《东瀛纪事》。《安南纪游》为潘鼎珪所著,记载了作者游历安南时的所见所闻。未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介绍。《海国闻见录》二卷,清陈伦炯著。作者曾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游历日本,访问习俗,观察地理,并参考本土文献,撰成《海国闻见录》一书,是研究十八世纪初日本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海国闻见录》共分上下两卷,其中上卷收录记八篇,包括《天下沿海形势录》、《东洋记》、《东南洋记》、《南洋记》、《小西洋记》、《大西洋记》、《昆仑》、《南澳气》;下卷收录图四幅,有《四海总图》、《沿海全图》、《澎湖图》、《琼州图》。书中内容涉猎广泛,不仅对地理形势深有研究,更有民风民俗及各地志怪神话。《东瀛纪事》不分卷,清林豪著。该书主要记载了太平天国后期台湾爆发的抗清民变——戴潮春事件。记叙之后,仿效“太史公曰”,加以评论,其于民变之发生缘由、官员应变之无能、官兵与地方民团配合之疏密,以及台湾设官、垦地、税收、民生等诸多方面,均有深思熟虑,富有真知灼见。

显示全部目 录

安南紀遊 …………………………………………………………… 1
海國聞見録 ………………………………………………………… 11
東瀛紀事 …………………………………………………………… 61
目 録
安南紀遊 ………………………………………………………………………… 5
附録 ……………………………………………………………………………… 8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8
   安南紀遊提要………………………………………………………………8
校點後記……………………………………………………………………………9
自序 ………………………………………………………………… 陳倫炯  15
海國聞見録卷上  ……………………………………………………………… 17
   天下沿海形勢録 ………………………………………………………… 17
   東洋記 …………………………………………………………………… 20
   東南洋記 ………………………………………………………………… 22
   南洋記 …………………………………………………………………… 24
   小西洋記 ………………………………………………………………… 28
   大西洋記 ………………………………………………………………… 30
   崑崙 ……………………………………………………………………… 31
   南澳氣 …………………………………………………………………… 32
海國聞見録卷下 ………………………………………………………………… 34
附録   …………………………………………………………………………… 57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57
   海國聞見録提要 ………………………………………………………… 57
校點後記 ………………………………………………………………………… 59
自序 ………………………………………………………………… 林  豪  65
吴序 ………………………………………………………………… 吴希潛   66
東瀛紀事卷上 …………………………………………………………………… 67
   戴逆倡亂 ………………………………………………………………… 67
   賊黨陷彰化縣 …………………………………………………………… 68
   郡治籌防始末 …………………………………………………………… 72
   鹿港防剿始末 …………………………………………………………… 74
   北路防剿始末 …………………………………………………………… 77
   大甲城守 ………………………………………………………………… 79
   嘉義城守 ………………………………………………………………… 83
   斗六門之陷 ……………………………………………………………… 86
   南路防剿始末 …………………………………………………………… 89
東瀛紀事卷下………………………………………………………………………91
   官軍收復彰化縣始末 …………………………………………………… 91
   塗庫拒賊始末 …………………………………………………………… 93
   翁仔社屯軍始末 ………………………………………………………… 95
   逆首戴潮春伏誅 ………………………………………………………… 96
   戇虎晟伏誅 ……………………………………………………………… 97
   餘匪 ……………………………………………………………………… 98
   災祥 ……………………………………………………………………… 101
   叢談 ……………………………………………………………………… 103
   叢談下 …………………………………………………………………… 107
校點後記 …………………………………………………………………………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