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阐释政治哲学:政治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中国逻辑 精装

分享到:

定价:¥96.00

  • 著者:187762 
  • 出版时间:2024年01月本印时间:2024年0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96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2643-1
  • 读者对象: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研究者及爱好者
  • 主题词:政治哲学研究中国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在政治哲学领域建构一种“中国现代政治哲学的公共阐释”理论模式。

本书是一部具有标识性的原创理论著作,兼具思想创造性与实践穿透力,力图通过对关涉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两大基础课题——政治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介入性学理分析和实体性理论建构,探求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的建构。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孙国东,法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导师,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15—2016)。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政治理论和法哲学。著有《公共法哲学:转型中国的法治与正义》《合法律性与合道德性之间:哈贝马斯商谈合法化理论研究》《想象另一种法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研究》,另出版合著、译著及中英文编著8部。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在政治哲学领域阐发一种“作为阐释政治哲学的民主社会学”理论模式。为此,本书从“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是其应是的三大功能(面对西方的“对话-抗辩功能”、面对现状的“阐释-范导功能”和面对历史的“阐释-反思功能”)入手,探索形成了“公共阐释”的取向及相应的三种研究取径(思想史重构、政治哲学建构与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历史政治学与社会-政治理论分析相结合),破解“理论视野的去西方化”“现代性价值/范畴的中国化”和“中国性价值/范畴的现代化”等课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借此对中国情境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建设进行了介入性的学理分析和实体性的理论建构。

推荐者说:

近代以降,中国学者大都以传播西方社会科学为己任,而构建中国本身的社会科学的意识淡薄,这不仅使得中国主流社会科学没有能够确立和发展起来,而且也使得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流离于主流社会科学之外。中国学界今天转向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既是学界自我意义的觉醒,更是大势所趋。孙国东教授的这本《阐释政治哲学:政治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中国逻辑》无疑属于这个努力的一部分。这本著作对如何通过和现存西方知识体系对话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值得读者品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 郑永年


孙国东《阐释政治哲学:政治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中国逻辑》一书,试图围绕“现代性价值的中国化”和“中国性价值的现代化”两个基本问题,来阐释现代中国政治秩序的构建。作者通过聚焦“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和“社会建设的中国道路”,一方面,旨在揭示现代中国政治秩序建构的社会情境与社会共识基础,以及现代中国政治秩序运行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条件;另一方面,旨在尝试建构一种“中国现代政治哲学的公共阐释”理论模式。作者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视角十分独特,所运用的分析框架和概念体系亦与众不同,鉴于政治哲学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非常薄弱,作者的这种对于中国政治学的创新式研究和探索尤其值得鼓励和倡导。
作者用“民主社会学”的理论范式来概括“政治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中国逻辑”,具有十分大胆的理论勇气。但作者对“民主社会学”这一理论范式本身的阐述尚显不足,作者以“多元现代性”和“内在批判”两个预设来支撑“民主社会学”理论模式也缺乏必要的逻辑连结。进而言之,中国现代政治秩序的构建,或者中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建设,为何需要一种“民主的社会学”,而不是其他的社会学?这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尚不十分清楚。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俞可平


这是本人近年来读到的一部富有原创性的学术著作。与流行观点不同,作者从“多元现代性”出发,解析中国政治现代化这一百年主题,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问题意识和思考空间,极具冲击力和启发性。
国内学界倡导学术自主性已有些时日,这部书稿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在“民主社会学”的标识下,作者致力于中国现代政治哲学的话语建构。无论是“公共阐释”“反思性平衡”,还是“思想史重构”与“基于共识的情境主义”,书稿的立论方式和论说过程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现代性与中国性之间,以及在学术理性与本土表达之间如何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是中国学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作者在这方面的探索具有开山之功,为此后的讨论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场境下,出版此书正当其时。我相信它的问世将提升国内学者思考中国政治问题的高度,从而有益于中国政治学界的知识创新和理论建构。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景跃进


孙国东教授长期从事法哲学和政治哲学研究,有很深厚的学术功底,学术成就突出。《公共法哲学》一书的学术反响较大。继在法哲学领域系统论述了“公共法哲学”理论模式之后,近年来他又尝试在政治哲学领域阐发“民主社会学”的理论模式。《阐释政治哲学:政治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中国逻辑》一书,就是他关于“民主社会学”理论模式的代表作。
如何基于中国实践,又广泛吸收多种理论资源,推进中国理论建构,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使命。本书直面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中国政治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从思想史中重构出超越自由主义话语的理论视野,并建构适合中国情境的理论模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民主是政治学的重要命题。已有研究比较多的是制度和实践研究,基础性理论研究有所不够,具有突破性的基础理论研究更为缺乏。这在于原创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需要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对于民主制度和实践研究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本书力图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本书分别采用了思想史重构、政治哲学建构与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历史政治学与社会-政治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建构“民主社会学”的理论模式,是一部特色鲜明又十分难得的学术著作。
民主是政治学的基本命题,又是一个需要根据实践发展不断进行开拓性研究的新问题。特别是如何融通中外学术资源,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十分重要。本书作者的知识面很广,思考很深,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国历史和政治实践,提出了诸多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如“中—西时代”“马克思-孔子范式”“内倾型的贤能政治”“公意型政党”“辐辏型整合”“作为统合性政治制度的中国共产党”“说服性动员”“获得家庭支持的公民性”等。这些理论观点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哲学有独到贡献。
建构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国家近年来一再倡导的学术方向。本书基于“现代性”与“中国性”之间的“反思性平衡”进行的政治哲学理论建构,无论是对于我们深入把握政治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中国逻辑,还是对于推进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的实体性理论建构,都具有探索性和积累性的重要学术意义,是一部具有标识性的理论著作。
原创性的基础性理论研究的难度较大。限于篇幅和研究的进展,本书主要围绕政治发展中的若干重要命题进行深入论述,没有能够涉及太多问题。但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提出问题,提出认识问题的方法,提出能够给人以启迪的观点。正是从这个角度看,我以为本书具有出版价值。我愿意无保留地推荐本书的出版,并期待它能为中国政治学基础理论的学术创新和国际对话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徐勇


孙国东教授长期从事政治哲学理论研究,2018年出版的《公共法哲学:转型中国的法治与正义》,问世之后即获好评,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孙国东教授近年呕心沥血推出的新作《阐释政治哲学:政治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中国逻辑》,延续了前书的学术关怀、思想立场、理论取向和研究路径,对关涉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两大基础课题——政治发展与社会建设——进行了深度而卓有成效的讨论和探索。该书聚焦于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中最具基础性的要素、中国现代政治价值观的话语生产和基于沟通理性和社会共识原则的中国现代政治秩序建构等重大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该书的重大贡献之一是在政治哲学领域提出和阐释了“民主社会学”这样一个富有原创性的概念,为理解和把握中国现代政治秩序建构中的“中国性”和“现代性”二者间调适平衡提供了反思性的视角。“民主社会学”主张把中国现代政治秩序建构的社会情境依赖和社会共识、社会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深度结合起来,既强调“中国性”作为范导性与构成性“情境”的直接作用,又注意到“现代性”作为构成性与范导性“价值”的深刻影响,而着眼于中国现代民主秩序运行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的分析,则为超越西方政治哲学话语、重新审视中国性价值和范畴开掘了创造性转换的空间。尤其第四章对现代早期以来西方市民社会话语的思想史的辨析性梳理,以“民主社会学”的独特分析理路,揭示了“社会涵养国家的共识基础、国家滋育社会的功能环境”的相因相成的辩证关系,深刻而系统地回答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中国现代政治秩序建构的重大问题。
我深信,本书的出版将有力推动政治哲学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建设繁荣,有力推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陈明明


孙国东教授在《公共法哲学》之后,又笔耕不缀地完成了《阐释政治哲学》一书。这本书的问题意识在我看来很直截了当,那就是:是否可能用哈贝马斯式的沟通理性,在西方现代思想与中国思想(孙国东书中遵从部分学者用语而使用“中国性”这个本质主义的生造词)之间构建起一个理念与制度性框架。本书的特色在于,它并没有强硬把两者捏合在一起,而是以阐释学进路对两者分别进行了独特的“公共阐释”。
我觉得此书最大贡献在于,它恰恰没有本质主义地处理两者,而是从发展、变化、形成(becoming)、重构的角度来进行处理。这使得作者在处理不同思潮、立场、争论时,往往能采取难能可贵的论理的、阐释的、沟通的进路,中国学界太缺乏这种论述风格与风度,很多问题往往无法展开有效讨论,一碰就裂,各说各的。读此著时,往往能有很多会心的微笑,想来很多学界同仁应该也会有此感。期待此书的问世,能给学界带来一股新风。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吴冠军


孙国东教授是当下中国极少有的对“中国问题”有深切感受且有能力对之精思明辨的中青年学人。如同此前他在《公共法哲学:转型中国的法治与正义》一书中深入探讨了中国现代法治原理,他的新著《阐释政治哲学:政治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中国逻辑》一书则更延展到中国社会-政治领域,庶可称之为一部“中国现代政治秩序原理导论”。它廓清了百多年来支配转型中国的西方自由主义话语及现代化理论的学理谱系,纵深开拓出一条探索中国现代政治秩序原理的康庄大道。
作为人类轴心文明仅存的硕果,中国承载着将文明国家与政治国家融合起来的历史性任务。转型中国已经百多年,一路步履蹒跚,艰难前行,幸如今已至收束阶段。百多年前诸先贤慨叹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多年后之当下时贤蓦然领悟“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如果前者重心落在现代性之上,那么后者的重心则落在中国性上。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从西方国家获得现代性、保持中国性并进而创发出新的现代性的历史进程。
孙国东教授正是在这一大历史境域之中沉潜涵泳,悠游哲思。帝制中国转进成民主中国无疑是现代中国生成的根本命脉,这当是孙国东教授属意于民主社会学之建构的内在原因,但是究竟如何转进,则为一大困局。孙国东教授以公共阐释作为研究取向,以思想史重构、政治哲学建构与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历史政治学研究与社会-政治理论分析相结合为研究取径,自觉地将中国从西方自由主义及其现代化理论的强支配中解放出来,藉以恢复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在此基础上,孙国东教授在政治发展方面论辩了现代性与中国性的反思性平衡,讨论了“马克思-孔子范式”对“康德-黑格尔范式”的超越,辨析了中国贤能政治对历史终结论的克服,在社会建设方面展示了国家与社会的相因相成、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及公民美德与身份美德的共契,为人们明晰地呈现出政治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中国逻辑,这显然与西方自由主义话语所设定的关于人的定义及社会与国家的对立关系是完全不同的。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孙国东教授不仅在理论的思考深度上超迈时人,而且还有意创制新的学术概念,比如他提出的两个概念“辐辏型整合”“公意型政党”就特别有新意。中国社会-政治和西方比较起来有一很大不同,如果西方社会倾向于分,那么中国社会则倾向于合,即边缘不断向中心汇聚,因此用“辐辏型整合”来说明就深得其精髓。不过我同时认为,这个概念有改进的必要,因为不仅边缘有向中心汇聚的一种方式,也还有中心向边缘辐射的另一种方式,表现为一个圜道的过程,所以“辐辏型整合”也许修改为“辐辏-圜道型整合”更好。同样,“公意型政党”说的是从帝制中国转进为民主中国的过程中,政党-国家对家-国的取代,政党在社会整合方面的根本性。但仅强调政党的公意似乎尚有未到处,也许修改为“民意-公道型政党”更好。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魏敦友


 

显示全部目 录

前 言
导 论 迈向“作为阐释政治哲学的民主社会学”
一、关于“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的四个评注
二、为什么是“民主社会学”?
三、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的三大功能与推进阐释政治哲学之公共阐释的三种取径
四、本书结构安排
上篇 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
第一章 “民主社会学”视野下的政治发展逻辑——基于现代化理论之思想史重构的政治哲学分析
引论:超越政治发展的自由主义话语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与政治发展:阿尔蒙德
二、保守主义的政治发展理论:从亨廷顿到福山
三、从左翼的批判到艾森斯塔特的“多元现代性”论说
四、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化与英格尔哈特的新现代化理论
五、“民主社会学”视野下的政治发展逻辑
第二章 “马克思-孔子范式”——“中—西时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光谱
引论:作为综合性价值的政治发展及其“学理格义”
一、百年中国的三个时代
二、从“古—今时代”到“中—西时代”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光谱的嬗变
四、为什么是 “马克思 孔子范式”?
五、何种马克思?哪种儒家?
第三章 内倾型的贤能政治——基于“历史终结论”病理学逻辑的政治哲学分析
引论:作为“构成性情境”的贤能政治及其现代阐释
一、中国式贤能政治对“历史终结论”病理学逻辑的超越
二、现代性精神对中国式贤能政治的正当性限制
三、现代条件下的“内倾型贤能政治”
四、结语
下篇 社会建设的中国道路
第四章 “民主社会学”视野下国家与社会的相因相成——基于思想史重构的政治哲学分析
引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社会建设的基础课题
一、从政治共同体到文化共同体:现代早期“市民社会”概念的含义转变
二、经济之维的市民社会与国家: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三、文化和政治之维的市民社会与国家:从葛兰西、阿伦特到哈贝马斯
四、市民社会的社会基础:弗雷泽、艾丽斯•杨与穆菲
五、“民主社会学”视野下国家与社会的相因相成
第五章 中国情境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辐辏型整合”与国家-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
引论:作为“现代性范畴”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其“学理格义”
一、“辐辏型整合”作为现代中国的整合机制
二、中国共产党作为“辐辏型整合”的轴心:中国现代国家的两种形态和四个层次
三、公意型政党与政府、社会关系的良性格局
四、作为合法化中介的公共领域:共同政治文化的守护与统一战线的拓展
五、结语
第六章 迈向“获得家庭支持的公民性”——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身份美德与公民美德的共契
引论:作为“范导性价值”的身份美德及其现代转进
一、“身份美德”与“公民美德”
二、“差序格局”与超越亲缘性的社会政治建构
三、社会资本与“善好社会”理念下的社会 (组织) 建设
四、代结语:迈向“获得家庭支持的公民性”

附录一 阐释政治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公共阐释
附录二 阐释政治学与历史的公共阐释——对历史政治学的阐释学检视
附录三 概念词汇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