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缪尔•贝克特——盛名之累 精装

分享到:

定价:¥348.00

  • 著者:183631 译者:
  •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本印时间:2020年10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1124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7779-5
  • 读者对象:贝克特研究爱好者;对当代法语和英语思想、文学(尤其戏剧)、艺术感兴趣的一般读者
  • 主题词:贝克特(Beckett,Samuel1906—1989)传记
  • 人气:153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贝克特唯一授权传记,引人入胜的程度与其篇幅成正比。

 

贝克特唯一授权传记作品。引人入胜的程度与其篇幅成正比。“无意义的文本”,照见人性幽微之处的亮光。就是这么矛盾。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詹姆斯•诺尔森是贝克特国际基金会创始人,唯一获得授权的贝克特传记作者。在贝克特生命的最后19年,他与贝克特保持密切的工作与私人接触。在出版本书之前,他已出版了10本关于贝克特研究的图书。 由于他在贝克特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以这本《塞缪尔•贝克特——盛名之累》为最高成就,他被法国总统授予法国学术、教育界最高荣誉勋章——棕榈叶奖章。这本《塞缪尔•贝克特——盛名之累》也入围了英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柯斯达文学奖的传记奖。
译者简介:
王雅华,文学博士,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英美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英国文学学会会员。曾出版专著(英文)《走向虚无——-塞缪尔•贝克特小说的自我探索与形式实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不断延伸的思想图像:贝克特的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以及多篇关于贝克特研究的论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贝克特,早年以最高荣誉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曾担任詹姆斯•乔伊斯的学术秘书,深受乔伊斯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战后创作的重心由小说转向戏剧。1953年,以《等待戈多》在戏剧界声名鹊起。1969年,由于“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走红以后,他疲于应对名声带来的负累,经常隐居在乡村修整身心。本书是贝克特唯一授权传记,运用大量一手资料再现了贝克特在文学(戏剧、小说、诗歌)与艺术(美术、音乐)领域惊人的造诣,以及心怀正义、乐善好施、乐观幽默等人格魅力。本书重新定义了贝克特传记,成为贝克特研究领域的必备图书,被《华盛顿邮报书评》誉为“贝克特爱好者的《圣经》”。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童年的画像(1906—1915)
第二章         中学时光(1915—1923)
第三章        心智的成长(1923—1926)
第四章        学术成就与爱情(1927—1928)
第五章        巴黎岁月(1928—1930)
第六章        学院生涯:回归与逃离(1930—1931)
第七章         《平庸女人的梦》(1932—1933)
第八章        伦敦岁月(1933—1935)
第九章         《莫菲》(1934—1936)
第十章        德国:不为人知的日记(1936—1937)
第十一章    一个永久的家(1937—1939)
第十二章     撤离、占领、抵抗(1940—1942)
第十三章     鲁西荣的避难岁月(1942—1945)
第十四章     战后余波(1945—1946)
第十五章     ““疯狂的写作””(1946—1953)
第十六章    戈多、爱情、迷失(1953—1955)
第十七章     绝境与消沉(1956—1958)
第十八章     审查制度和《怎么回事》(1958—1960)
第十九章     秘密婚礼与《快乐时光》(1960—1963)
第二十章     剧场、剧场、剧场(1964—1967)
第二十一章 事故、疾病与“灾难”(1967—1969)
第二十二章 恢复视力(1970—1974)
第二十三章 阴影(1975—1977)
第二十四章 政治与《同伴》(1977—-1979)
第二十五章 “让失败更精彩”(1979—1982)
第二十六章 冬之旅(1983—1989)
致谢
注释及出处
参考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专有名词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有一次,贝克特被冤枉受到了惩罚,觉得很受伤。六十年后,当时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仿佛昨天才发生过一样:

弗兰克是班长或者说年级长,也负责管理我们的宿舍。他有自己的小房间或者说是斗室。一天晚上,他已经查看过我们是否都上床睡觉了,然后我溜到一个叫甘布尔的朋友那儿。那时候我对于性还一无所知,只是去给他讲一个柯南·道尔的故事。校长西尔先生手里拿着手电筒进来,发现我和另一个男生在同一张床上。当然了那是他的床铺,所以错都在我。第二天一早,西尔把我叫到他的房间问我在甘布尔的床上做什么。我告诉西尔我在给他讲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什么故事?”他问。于是我告诉他是个关于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斑点带子案》。他打了我六下以示惩罚我的骚扰行为。“这会教训你不许讲故事了,”他说。

 

“这一新作,[杰克•叶芝的近期画作]其中有一些是华美的。特别是那幅小画《早晨》,几乎是以天空为主题,宽阔的街道通向斯莱戈(Sligo),一如既往地遥望着西方,还有一个男孩骑着马,它价值30英镑。假如我有10镑,我会轻松地大胆和他讨价。可是我没有。我此时无意中做了只能意会不能实施的提示。但是,我没有放弃提出这一想法的希望。你认为他愿意改成分期付款吗[?] 我看这幅自己如此想要买的画作已经好长时间了”[塞缪尔•贝克特给汤姆•麦克格里维的信,1936年(贝克特错写为1935年)1月29日(都柏林三一学院图书馆)]。5月初他花了10英镑(借来的钱)买了这幅画,其余的20镑是后来付清的[塞缪尔•贝克特给汤姆•麦克格里维的信,1936年5月7日(都柏林三一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