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民族的重塑:为什么我们惧怕和需要民族 平装

分享到:

定价:¥65.00

  • 著者:187729 译者:
  •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本印时间:2023年1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23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2921-0
  • 读者对象:社会学、民族学爱好者,大众读者
  • 主题词:民族历史研究德国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2021年歌德学院(中国)翻译资助计划”项目,由“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获得者韩瑞祥翻译;德国文化记忆理论奠基人阿莱达•阿斯曼最新力作,出版后即登榜《世界报》、西部德国广播电台5频道、《新苏黎世报》、奥地利广播电台1频道图书热榜。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阿莱达•阿斯曼(Aleida Assmann),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人,德国著名的英美文学专家、埃及学者。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英美文学系荣休教授,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在英语文学和记忆研究领域著述颇丰。近年主要从事德国“二战”后的记忆问题,文学与社会中的代际关系,以及记忆理论等方面的研究。2018年与其夫扬•阿斯曼共同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国内已出版作品《回忆空间》,2016年北大出版社出版。
译者简介:
韩瑞祥,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获得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出版《汉德克文集》《卡夫卡小说全集 (校勘本)》等多部文学译作。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民族的重塑:为什么我们惧怕和需要民族》为“2021年歌德学院(中国)翻译资助计划”项目,由德国文化记忆理论奠基人阿莱达•阿斯曼(Aleida Assmann)撰写。此书2020年11月出版,随即引起热烈反响,登榜《世界报》、西部德国广播电台5频道、《新苏黎世报》、奥地利广播电台1频道2021年2月非虚构类图书榜单,排名第二;同时,作为“德国和中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精选哲学,社会学,法律和文学等方面的精品德国图书”列选“2021年歌德学院(中国)翻译资助计划”,由“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获得者韩瑞祥翻译。
民族一词在德国的禁忌化导致了启蒙的欠缺和对德国民族的意义及角色的探讨不够深入。作者阿莱达•阿斯曼意图通过她的新作来激发这样的讨论,她主张重塑一种新的德国民族形式,这种民族将自身理解为民主、多元的公民社会,且能够以团结的方式迎接未来的严酷挑战。社会凝聚力不仅仅在德国是个问题,整个欧洲甚至全球都在遭遇因民族概念淡化造成的凝聚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民族在当下其他国家所遭遇的危机,就必然要对社会群体用以定义自己的过往、未来和身份认同的叙事加以研究,这些叙事被证明是解答“什么造成了民族分裂,什么能使其重新凝聚到一起”这一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