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回到“实践”问题:在布伦塔诺与亚里士多德之间 平装中大哲学文库

分享到:

定价:¥110.00

  • 著者:120882 
  • 出版时间:2023年07月本印时间:2023年07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48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2370-6
  • 读者对象:关注布伦塔诺、洛采、马克思、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学者、学生
  • 主题词:布伦坦诺派实践论研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实践论研究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趟从布伦塔诺开始,途径洛采、马克思,最后回溯至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之旅

☆概述了实践哲学中几位重要哲学家的思想见解,包括亚里士多德、洛采、马克思和布伦塔诺等。全书还简述了伦理学的一般性问题。
☆在上编“布伦塔诺”部分,分析了其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比如意向识、内在价值论、心理现象的类型及关系等等。
☆在中编“洛采和马克思”部分,论述了洛采哲学与形而上学问题、与现代价值哲学的起源,以及马克思思想中对“意识内在性”和“虚无主义”关系的讨论。
☆下编“亚里士多德”讨论了德性与知识、美德两面性、实践的内在维度、快乐与幸福生活、完满友爱等。
☆续编是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讨论,涉及伦理或科学、善的原则、道德的普遍性等问题。
 

丛书简介:

中大哲学文库收录哲学系教师的代表性学术著作,以之更好地向学界请益,共同推进哲学研究走向深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郝亿春,1972年生,河北赤城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研究涉及西方伦理学、西方价值哲学、布伦塔诺哲学、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等。在《哲学研究》《世界哲学》《哲学动态》《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收入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等译著多部。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主题基本处于布伦塔诺与亚里士多德之间。本书“上编”探讨布伦塔诺的实践哲学之路,“中编”所论马克思与洛采的实践哲学之路形成别有意味的对照。不论是布伦塔诺、洛采,还是马克思,其实践哲学无疑在亚里士多德思想中都有其源头,于是讨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及其与前述诸实践哲学的内在关联便成为“下编”的主题。作为实践哲学之一种的“伦理学”本身的定性定位问题,以及与之相应的一些道德实践问题作为“续编”放在本书最后予以讨论。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人类文明主义”与“实践哲学”问题  III
上编 回到“实践”问题:布伦塔诺之路
心理现象的明证—存在与类型划分——布伦塔诺的《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  
正确的判断与正当的情感——对布伦塔诺“内在价值论”的探析  
超越的存在、意向的存在与真实的存在——兼论布伦塔诺的“意向性”问题  
存在•心灵•价值——布伦塔诺哲学疏论  
中编 回到“实践”问题:洛采与马克思的对照
形而上学的开端在伦理学中——洛采形而上学初探  
洛采与现代价值哲学之发起
马克思哲学中“意识的内在性”问题——兼与吴晓明先生商榷  
马克思哲学之为“虚无主义”的来龙去脉——在“存在学”与“实践学”之间  
下编 回到“实践”问题:亚里士多德之路
第一本体与内意识——兼及一种可能的道德主体性  
德性即知识?——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问题的应答及其根底  
明智与道德问题——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出发的一个讨论  
美德的两面——兼谈《尼各马可伦理学》中“ἀρετὴ”的中译问题  
实践的内在性维度刍论——以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为基础的考察  
美德与实践——在亚里士多德与麦金泰尔之间  
快乐的本性及其在好生活中的位置——从德性伦理学的视域看  
古希腊哲学传统中的“双重正义论”及其当代意义——兼谈“现代中国正义论”的构建  
完满友爱:“自我关切”还是“非自我关切”?——对亚里士多德“友爱论”中一个老问题的新解答  
续编 回到“实践”问题:伦理学之路
伦理学:“伦理”抑或“科学”?——伦理学“色谱”刍议  
伦理学的基础与善的原则——从休谟、康德到布伦塔诺  
道德的普遍性与普遍化小议
从理性启蒙到德性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前言:“人类文明主义”与“实践哲学”问题(摘录)


就其广义而言,哲学也就是“实践哲学”,因为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对人类活动的三分—沉思、实践、创制—来看的话,实践之学自不必说,创制之学(技艺)无疑也属于广义的实践哲学,而“沉思”活动本身便成就了人之为人的最高善即幸福,从而具有更高阶的“实践”特征。这也从一个方面显露出,究竟应当如何理解“实践”本身便是个问题。中国传统思想一般把“实践”归于“道德实践”;马克思主义者往往将“实践”理解为“劳动实践”;而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凡是不属于纯粹理论哲学的内容,比如伦理学、政治哲学、价值哲学等等,都被归之于“实践哲学”,其中的“实践”含义自然不同于前两者。
……
收入本“书”的论文虽然以不同时代的某位或某几位哲学家的某方面实践哲学思想为探讨对象,但其背后或多或少都预设了人类文明主义的基本立场,对其讨论的结果也反过来支持了这种立场。就讨论的内容而言,一方面,笔者试图在一阶实践哲学层面跟随先哲思考具体的人类实践问题;另一方面,笔者想通过这种讨论在二阶实践哲学层面扩展和充实“实践”概念本身,其中特别凸显出被广为忽视的实践之“内在”面向。
就具体篇章范围而言,本“书”所收录的论文主题基本处于布伦塔诺与亚里士多德之间。
本“书”上编是布伦塔诺的实践哲学之路,这也是笔者学术道路的起点。在这一阶段,笔者试图跟随布伦塔诺的“经验主义”立场,从其心理学、存在论讨论到其价值论与伦理学。笔者在布伦塔诺思想中领会到的基本东西是:实践哲学必定要以“心理(灵)现象”为基础,而这也正是人类“内在价值”与“实践原则”的根基。也正是在这种见识的支配下,针对某些论者借马克思实践哲学之名否弃“内在性”的做法,笔者予以反驳。与马克思几乎同龄的洛采正是布伦塔诺所承袭的“价值哲学”的发起者。本“书”中编是马克思与洛采的实践哲学之路,在对二者分别讨论中形成别有意味的对照。笔者以为,如果仅仅从现代哲学出发讨论头绪纷乱的“实践哲学”问题,必定会陷入支离乃至混乱。事实上,不论布伦塔诺、洛采还是马克思,其实践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都有其源头,因而进一步讨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及其与前述诸实践哲学的内在关联便成为必需。这就是下编的主题。当然,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本身就是一个富饶而充满张力的领域,笔者只是就其一阶与二阶实践哲学问题进行些许管窥。另外,作为实践哲学之一种的“伦理学”本身的定性定位也成为二阶实践哲学的对象;当然,与之相应的还有某些一阶道德实践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作为“续编”放在本“书”最后。

“认识你自已”是哲学任务的难题


“认识你自己!”这是挑明哲学之任务的标志性口号。当亚里士多德把“灵魂”作为“第一本体”的形式或本质时,这一口号便转化为:认识你自己的灵魂!可究竟应当如何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的灵魂或心灵一直是哲学的一个难题。当亚里士多德指出“存在一种能够觉察其自身的感觉”以及笛卡尔依据前反思的“直接认识自身”的思维来为自己抗辩时,他们无疑触及了这一难题的硬核。

布伦塔诺对20世纪之初的欧洲精神状态的描述


布伦塔诺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可以从三方面勾勒当时欧洲普遍的精神概况。
首先,在精神生活上相对主义盛行。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在驱散“黑暗时代”的同时也唤醒了主体意识与历史意识,人不再是上帝的“玩偶”,而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个体主义只不过是主体主义的“孩子”,后者必然地包含着前者。人们也不再相信永恒的东西,一切都是有限的、相对的。不同的传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价值;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乃至于信仰。
其次,在科学上群雄并起。由于以数学—物理学为典型的自然科学在近代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他领域也纷纷效仿,于是一时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新兴科学是心理学、人类学和历史— 文化科学,它们以自己的方式瓜分了本来属于哲学的领地,从而成为哲学普遍关注的对象。
再次,哲学处于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体系——虽然洛采对其做了伟大的挽救性尝试——受到时代的普遍抵制。显然,哲学体系的时代已告完结。哲学到底有没有本己的领地?如果有的话,在哪里?如果不创制体系的话,哲学到底应当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哲学应如何对待传统的思想资源?文德尔班在1914年出版的《哲学引论》的开篇就讲道,“我们当今比以往更多地看到以‘哲学引论’这个词命名的著作”,这是因为当时的哲学家、哲学工作者都在苦苦寻求哲学的出路。

布伦塔诺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无疑,布伦塔诺对后世哲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且不说他开创了一个价值学派,在20世纪引领德国哲学潮流的现象学的“三巨头”,无一不受到他的深刻影响。作为布伦塔诺的亲传弟子,胡塞尔的意向性分析、直观明见以及前期的描述心理学的哲学进路,都大大地受惠于其老师。

两位德国哲学家对洛采的评论


文德尔班在研究19世纪德国哲学时指出,“在德国哲学的继承者中最重要的人物要算R.H.洛采”。曾担任过德国哲学学会主席的施奈德巴赫(H.Schnädelbach)也说,“在19世纪哲学史中,洛采是一位关键性人物。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仅仅作为价值哲学奠基者所具有的意义”。

海德格尔返回“四方体”


海德格尔之“返转”是要使人返回到源初的“家园”,即“天—地—神—人”的“四方体”,其中每一方与其他三方都进行着相互映射的游戏,在这种互射游戏中,天、地、神、人、物各成其为自身,物得以安顿,人得以“诗意地安居”。不消说,海德格尔的思想是深刻的,境界是高远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意识的内在性关系


马克思哲学所“贯穿并瓦解”的并非“意识的内在性”,而是意识的盲目独断性;“意识的内在性”——如果被正确理解的话——是马克思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持守“内在意识”现象不仅不会陷入近现代形而上学,反倒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当代虚无主义。

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问题的看法


身为苏格拉底的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似乎很清楚苏格拉底的相关主张。在《大伦理学》中,他明言“德性即知识(ἐπιστήμη)”不可能。因为知识属于理性,所以“德性即知识”也就把德性全部当成了理性,从而“忽视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既忽视了情感也忽视了伦常”(1182a20)。而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最后,他认为“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部分是对的,部分是错的:苏格拉底“认为所有德性都是明智的形式是错的,但他说德性都蕴含着明智是对的”(1144b20)。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问题的回答建基于其深思熟虑且前后融贯的对“德性”及“知识”的理解之上。

德性对于幸福主义的意义


按照通常的讲法,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属幸福主义伦理学。幸福是“体现德性的活动”(1098a16),而“有了明智就有了所有伦理德性”(1145a2)。如此看来,明智能够轻易地为德性,从而为幸福提供充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