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清代学术史的宝贵资料,把握清代学术发展的整体脉络
研讨清代学术有疏浚导引之能
一部梳理清代学术脉络的珍贵参考
定价:¥320.00
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清代学术史的宝贵资料,把握清代学术发展的整体脉络
研讨清代学术有疏浚导引之能
一部梳理清代学术脉络的珍贵参考
本书为编年体乾嘉学术史资料长编,所录文献上起乾隆元年,下讫道光十九年。凡上述百余年间之重要学术史事,诸如中央地方学术举措、学者主要著述及见解、学术师承等等。所录文献一事一条,先述梗概,继摘原文,逐条随文标注所出,以示征信。清代学术以整理和总结中国数千年学术为特征,最能体现此一历史特征则为乾嘉学派与乾嘉学术。近一二十年间,学术俊彦再度深入此一领域,推阐发明,迭有创见。惟晚近研究起步甚速,文献准备不足,加之学人研究视角差异,因而其某些主张,尤其是若干关系到把握全局的认识,尽管缺乏新意,但仍有发掘必要。为推进乾嘉学派与学术研究发展,加强乾嘉学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便愈益成为引起学者关注的问题。
乾隆元年丙辰 1736 年
正月二十日,清廷严斥御史谢济世著《学庸注疏》,指为“谬妄无稽,甚为学术人心之害”。
据《高宗实录》卷一一乾隆元年正月乙卯条记: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奏,御史谢济世进自著《学庸注疏》,于经义未窥毫末。其称明初尊朱之令,以同乡同姓之故,名为表章圣贤,实则推尊本朝,尤属谬妄无稽,甚为学术人心之害。请严饬,发还其书。从之。正月,汪绂著《礼记章句》并《或问》成。
据汪绂《双池文集》卷之五《礼记章句序乾隆元年丙辰》记:《小戴》四十九篇,大抵纯驳相杂,盖汉儒传记之属耳。而自汉以来,并列学宫,莫之或易。下及元明,设科取士,皆唯以《戴记》,而《周礼》《仪礼》盖不与焉,傎矣!然《仪礼》先圣之法,而行礼者贵得圣人之心,无得于圣人之心,则节文亦末焉已尔。《戴记》虽不能皆纯,而古人遗意,与夫先圣微言,有传之未失其真者,则皆有礼乐精义所存。是以由《曲台》而《大戴》,由《大戴》而《小戴》,亦既愈汰愈严。今《大戴》余篇犹存,而程朱自《小戴》表章《学》《庸》,遂以绍千圣相传之道统,知《小戴》之获列于经,非无谓也。况世远言湮,经残礼废,而情深服古之儒,志在践履先王,以求陶淑其身心,以昭周孔之训,其因文而得意,因略而得详者,舍是书其曷从也哉?……顾先儒之治《小戴》者,郑注既祖谶纬,孔疏一于附会,皇、熊漫滥,鲜有可观。是无论《戴记》之驳者,愈远愈离,即其中之所谓纯,亦因之而尽驳。宋儒程、张虽乃时发精义,而未尝统为折衷。朱子既看《仪礼》有序,而欲因经附传,斯《记》庶几就理,未克成书,以付黄勉斋。然勉斋所手定,又似与朱子旧说稍殊,要于二礼全书,亦未遑详为梳栉也。外此,则荆国既多矫诬,蓝田未免束缚,方氏附会为多,石梁批剥过当。余若辅氏、饶氏、应氏、吴氏之徒,各有发明,而刘氏时多粹语,陈氏考据详慎,时为特出者欤!独是制科《戴记》取士,于是士虽名为习礼,徒矜羔雁先资,遂至武林之《集解》,凡遇丧礼,皆尽行删阙,是宜乎云庄之浩然兴叹也。草庐多所纷更,果于自用,虽今人有崇事其说者,于鄙意则未敢惬焉。要以平易纯正,则宁取云庄为最。但陈注或杂引他说,不为折衷,或随手摭援,不顺文义,而其间择之未精,语之未详者,亦所时见。绂每读之,而有不能释然于心者,常欲更为搜剔,以示来兹。……因即云庄旧注,略复搜辑绍闻,更参鄙见,斟酌去取,别为章句,手录成书。虽所取用不过数家,深惭孤陋,然前圣作述之心,及高堂生、萧奋、孟卿、后苍、二戴相传说礼之意,与夫学礼者身心之范,或亦其有得焉,以无戾于先儒也乎?若乃因经附传,而合斯《记》于《仪礼》,则窃有志也,而姑待焉。亦以《小戴》为今日习礼专经,故莫若详于是焉,以斯为《仪礼》之筏也。篇次悉因旧本,毋若应删吴裂。至其所以去取之故,是非之辨,有非章句所能悉载者,则又窃附朱子《四书或问》之例,别著《或问》一编,以尽其说。世有取此书而阅之者,或亦可以为《仪礼》之阶,而资风教之一助;更取《或问》而阅之,其亦可以知绂之心矣。
案:据余龙光《双池先生年谱》卷之二,“乾隆元年丙辰四十五岁”条称:“春正月,《礼记章句》成,十卷;又成《或问》四卷。”故系此文于此。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