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座鸡足山,
融山川二脉崇拜,
见儒释道三重宇宙,
照古今中外四时风物。
鸡足山在富有众多壮丽和秀美山川的西南地区,并不以自然景色见长。在相当长的历史中也默默无闻。直到明清之际,鸡足山一跃成为迦叶道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共尊之。此外,在本地政治精英的书写中,鸡足山还和大理地方的政治历史记忆、道教洞天福地思想相结合,从而与汉、白、藏、傣各族人民发生紧密关联,并且成为构建大理当地社会生活不可缺失的要素。
如何理解一座自然山川汇聚了如此多元符合的文化?《“共见之处”:大理鸡足山的多重世界》就尝试利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拨开鸡足山一层又一层厚重的文化面纱。本书以丰富的历史文献和细致的田野考察,向读者细致描绘了鸡足山自身的丰富性,同时也阐明了历史和空间两个维度内各自多重世界如何聚焦并呈现于鸡足山。本书是历史人类学和西南地区研究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