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 平装

分享到:

定价:¥60.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08年05月本印时间:2008年05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590页
  • 开本:16册数:1
  • ISBN:978-7-100-05800-1
  • 主题词:当代语言学理论汉语研究
  • 人气:919

显示全部前言

  这本书的书名是“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不过依我们看,这个短语的语序也可以重新排列,即“语言学研究”是中心语,而三个定语“当代”、“理论”和“汉语”才是“关键词”。换句话说,这本书所收论文的内容虽然都是“语言学研究”,但其实更应该突出的是“体现当代意识的语言学研究”、“坚持理论指导的语言学研究”和“面向汉语事实的语言学研究”。或者干脆打开窗户说亮话,这三个关键词也许正是本书作者们所共同试图实现的对当前汉语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导向”。
  什么叫“体现当代意识”?所谓“当代”,或许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研究成果完成的时间更近些。这当然毋庸置疑,因为本书论文的内容虽然大多并非首次发表,但却无一不是代表了研究者近年来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其实“当代”更主要还是指科学研究中具有超过前人和超越传统的当代意识。这种当代意识可以表现在新的理论和方法上,比如本书的研究几乎涉及到所有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语言学理论,不但像生成语言学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功能语言学理论等,是公认引领潮流的语言学“地标”,而且即使是有些看起来已较为“传统”的理论,如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结构语言学理论等,也仍然表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这种当代意识也可以表现在新的广度和深度上,比如本书的研究几乎涉及到汉语研究中主要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无论是像把字句、疑问句、连动句,以及语气词、合成词、连读变调这样的老现象,还是像合并、提升、焦点、量化、所指这样的新发现,相关的分析和解释都代表了目前汉语研究的最高水平。这种当代意识更可以表现在新的思路和取向上,比如本书的研究几乎涉及到语言研究的各种观察视角,不仅有动态观、主观化、类型学、象似性这样的宏观建构,也有韵律与构词、句式与结构、转喻与语法这样的界面分析,因此所得到的结论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正是因为有了“敢为天下先”的这种当代科学意识,才使得本书的研究成果多有“神来之笔”甚至能“石破天惊”。
……

显示全部后记

  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为代表的当代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语言学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在汉语研究中取得了大量有目共睹的重要成果。如果说汉语语言学始终保持了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在世界语言科学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那么当代语言学理论,特别是国外的语言学理论,则又为汉语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使汉语语言学开始真正融入世界语言学术大潮。为了更好地认识当代各种语言学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作用,科学地把握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和创造汉语语言学理论的关系,积极地推动汉语研究与世界语言学学术的接轨,正确地引导汉语语言学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2006年6月,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和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联合承办了“‘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国际学术报告会”。这本书就是这次国际学术报告会的文集。
  这次会议是近年来不多见的高水平的语言学报告会:在会上发表演讲的38位学者分别来自美洲、欧洲、亚洲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汇聚了汉语语言学各个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在会上报告的学者分别介绍了运用认知功能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类型语言学等当代语言学理论进行汉语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及在实验语音学、神经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和儿童语言获得等语言学交叉学科进行汉语研究的最新进展。这次会议也是近年来不多见的面向社会的公开学术报告会。参加会议的400多位听众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和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其中主要是来自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在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在报告会上作开幕和闭幕致辞的学者先后有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美国哈佛大学黄正德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沈家煊教授、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南开大学石锋教授、商务印书馆周洪波编审。崔希亮教授代表北京语言大学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者表示热烈欢迎。黄正德教授介绍了这次报告会的策划动因和组织过程,强调了汉语研究走向世界的重要意义。沈家煊教授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语言学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的过程与收获。陆俭明教授认为报告会充分展示近年来运用当代语言学理论在汉语各个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肯定会对汉语语言学研究产生全方位的交流作用和重大影响。王宁教授强调了语言学不同学派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重要意义。提出借鉴理论和创造理论应该同样是汉语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
  报告会后立即启动了会议报告文集即本书的编辑工作。本书由黄正德、陆俭明、沈家煊、王宁任学术顾问,蔡维天、崔希亮、冯胜利、刘丹青、沈阳、石锋、张洪明、周洪波组成编辑委员会,沈阳、冯胜利任执行主编,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洪爽为编委会秘书。全部文稿在收入本书前都经过作者本人重新整理和修改,本书编者只做了包括统一格式在内的一些后期技术性编辑工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38位学者中有一位学者的报告由于作者工作繁忙来不及交稿的原因而最后未能收入本书,因此本书共收37篇文章。
  我们两位能够主持这样一部重要学术著作的编辑工作,不但感到十分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本书编者,我们在完成本书编辑工作的时候,要再次对支持和资助这次国际学术报告会和出版本书的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和商务印书馆等单位表示感谢;要对参加国际学术报告会的学者和本书的作者表示感谢,要对参加国际学术报告会的广大听众表示感谢,当然也要对这本书的广大读者预先表示感谢。我们衷心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汉语语言学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我们也相信这本书一定能为汉语语言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沈 阳、冯胜利
                       2008年2月10日于北京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为2006年6月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的“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国际学术报告会”的论文集,共收入37篇文章。作者均为各个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分别介绍了运用认知功能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类型语言学等当代理论进行汉语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及实验语音学、神经语言学等交叉学科方面的最新进展。

显示全部目 录

前 言                        沈 阳、冯胜利
语义演变理论与语义演变和句法演变研究 贝罗贝(Alain Peyraube)、李明
比较句法理论与汉语疑问、量化结构研究            蔡维天
地理语言学理论与汉语方言地图集研究             曹志耘
认知语言学理论与汉语位移事件研究              崔希亮
动态呈现语法理论与汉语“用法”研究             方 梅
韵律语法理论与汉语词法和句法研究              冯胜利
时态、时制理论与汉语时间参照研究              顾 阳
空间参照理论与汉语方位表达参照策略研究           郭 锐
题元理论与汉语动词题元结构研究               黄正德
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史研究                 蒋绍愚
汉语儿童对数量名词短语辖域关系的认识            李行德
语序理论与汉语连动式的语时对应研究             李亚非
空语类理论与汉语空语类研究                 李艳惠
话题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                   刘丹青
汉语音韵学理论与音韵研究方法的结合问题           鲁国尧
语序类型学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                陆丙甫
当代语法理论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陆俭明
认知语言学的接地理论与汉语口语体态研究   木村英树(Hideki Kimura)
普遍语法的合并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              宁春岩
焦点、量化理论与汉语“每NP”结构的句法和语义研究      潘海华
认知语言学理论与隐喻语法和转喻语法研究           沈家煊
语义所指理论与汉语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研究          沈 阳
实验音系学理论与汉语语音分析研究              石 锋
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气词研究         司马翎(Rint Sybesma)
主观化理论与现代汉语“把”字句研究             孙朝奋
历史比较和语言接触理论与汉语方言的层次和分类研究      王洪君
当代理论训诂学与汉语双音合成词构词研究           王 宁
历史句法学理论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              吴福祥
原则本位语法理论与汉语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研究         徐 杰
语言理论假设与神经语言学研究                杨亦鸣
语言接触理论与汉藏语言接触研究               曾晓渝
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句式研究                 张伯江
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与汉语同族词研究             张 博
短语音系学理论与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研究            张洪明
自然句法理论与汉语语法象似性研究              张 敏
语言接触及语言变异理论与佛教汉语研究            朱庆之
实验历史音系学理论与汉语历史音系学研究           朱晓农
后 记                       沈 阳、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