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四库总目学”史研究 平装

分享到:

定价:¥31.00

  • 著者:2965 
  •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本印时间:2008年10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506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978-7-100-05904-6
  • 读者对象:历史学、文献学师生及研究人员
  • 主题词:总目研究
  • 人气:148

显示全部后记

  要说我现在的心境,很复杂,语词难绘,笔墨难抒。
  三年前,选择了北京;又三年之尽头,再次选择了北京……
  我出生于家乡降大雪的那一年,所以小名“雪”,但自那以后,雪就与我无缘,家乡再没降过大雪,我的名也改了。如今,与雪结缘竟至不可终了!然而,这又是怎样一条不归路!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从他们成为人之初,就不断向上,不断思索着获得更多的为人、为他人,乃至苍生的有利条件。
  家乡是以人才秀美名闻国中的,窗外此许的雨与暮霭,恰似家乡日复一日之境。那年少时的家乡的小镇,若也是如许的雨,在如许的暮色下,在此刻,那一式的房屋,在淡淡的如烟的轻纱的呵护下,是快迷迷糊糊进入梦乡的时候了。遥远家乡的小镇,有我母亲在那茂密竹林的山之央,孤独的对女儿未来的期盼;嘉陵江畔,有我童年的嬉戏和少年的幻梦。听说,山川之灵秀,必蕴孕秀灵之人与之匹配!
  然而,川人秉性刚烈,自古及今,出川而为者,往往几多曲折,欲求心灵的应和更难。当然,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认可要取得一致,一味的顺境是不可得,也是不可取的,因出生的烙印而影响,也有程度轻重不等之分。但是,真正的炼狱成功,还是必须得历尽王国维所描绘的三重境界,而对于刚毅木讷者尤是。于是,既有人琴相知的欢娱,也有知音难觅的慨叹;于是,风也是可听的,有“哀秋冬”之“绪风”,有伴“易水寒”之“萧风”,有“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澎湃”之“风”;于是,雨也是可感的,有潇潇雨绵绵雨,更有及时雨磅礴雨;有山野独坐之期,有佳人相伴之境,也有高山流水之谊,境异情妙,无言胜有声。
  那么如何安生立命?人需要慧悟与见识,更需要诚心与养性,需要坚韧与不拔;要积极进取,而又永远一颗平常心。因此,在我心中,玲珑剔透是美的,平淡也是尤可贵甚可赞的。元刘挚之训子孙,每曰“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此种议论,在顾炎武那也明晰可见,顾氏曾言“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个中真意是需要我潜心揣摩,以为后效的。所以,尽我心,用我力,汇入众生的汪洋大海,致力一个中国人的义务,希冀能回报社会,回报为我成长付出无数心血的师长,回报为我人生计,为我之改造,为我之将来,默默奉献的亲人及师友,回报每一个关心我爱护我的人……
  思绪仍在继续,就任它随风雨飘去,回到生我养我的嘉陵江畔。轮渡已然轰鸣,江的那边,是我向往的天堂!晨曦,笛鸣!

                   2004年4月25于北京师范大学学12楼204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四库总目学”是对《四库全书总目》进行研究的学问,主要研究“四库总目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范围,整理以往学术研究成果,借以丰富文献学、学术史的内容,推进这些学科的发展。全书共分六章:分别是《四库全书总目》之编撰及流传,《四库全书总目》之补撰,《四库全书总目》之续编,《司库全书总目》之辨证,《四库全书总目》学术价值研究,《四库全书总目》思想文化研究。作者陈晓华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历史学博士。

显示全部目 录

绪    言  
 一、“四库总目学”概念的提出
 二、“四库总目学史”概念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三、本书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重点  
第一章  《四库全书总目》之编撰及流传
 一、编撰及其时代
   (一)  政治经济的强盛
   (二)  文化的总结
   (三)  思想的统一和钳制
 二、曲折的问世旅程
   (一)  成书前后的增删补订
   (二)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的产生
   (三)  《四库全书》提要之间的关系
   (四)  学术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之补撰
 一、缺载的原因  
   (一)  修书与学者眼光
   (二)  民族和本朝忌讳
   (三)  管理疏漏及馆臣舞弊
 二、补撰书目的源流  
 三、补撰书目的突出成就
   (一)  《清代禁书总目四种》
   (二)  《清代禁书知见录》
   (三)  《四库未收书目提要》
   (四)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与《朱修伯批本四库简明目录》
 四、补撰书目的作用及影响
   (一)  康雍乾三朝的一面镜子
   (二)  展示了目录学的价值
   (三)  存佚补阙,按图索骥
   (四)  各省政治动态及文化状况的反映
第三章  《四库全书总目》之续编
 一、《郑堂读书记》
   (一)  续接的特征
   (二)对古典目录学的贡献
   (三)进步的目录学思想
 二、《续四库提要三种》
   (一)  《续编》
   (二)  《题跋》
   (三)  《续修》
 三、《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一)  撰写与整理出版
   (二)  扩充了图书著录范围
   (三)  学术特点
   (四)  余  论
第四章  《四库全书总目》之辨证
 一、存在的问题
 二、  民国时期的代表论著
   (一)  《四库提要辨证》
   (二)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三)  《四库提要辨证》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三、大陆及港台的辨证成果
   (一)  代表著作
   (二)  有关论文
 四、辨证的启示
第五章  《四库全书总目》学术价值研究
 一、文献学贡献及影响  
   (一)  目录版本学贡献
   (二)  考据学成就
   (三)  笺注及其他研究的成果
 二、学术批评理论与方法
   (一)  经学理论
   (二)  史学观念
   (三)  文学批评
   (四)  学术批评方法与特点
第六章  《四库全书总目》思想文化研究  
 一、中学观念与西学价值
 二、经世致用与批判理学
 三、学术思想与政治观念
结  语  
 一、研究的历史分期  
   (一)  准备阶段——20世纪以前  
   (二)  初兴阶段——1901至1949年  
   (三)  不平衡发展阶段——1949至1979年
   (四)  多元繁荣时期——1980年至今
 二、研究方法和流派  
 三、“四库总目学”发展前瞻
主要参考文献
   著  作  
   论  文
后  记(一)  
后  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