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四十个苦行僧和一万只云雀:契诃夫文学笔记 精装

分享到:

定价:¥72.00

  • 著者:189697 
  • 出版时间:2025年07月本印时间:2025年07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74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5007-8
  • 读者对象:文学研究者和喜爱文学的大众读者
  • 主题词:契诃夫(Chekhov-AntonPavlovich1860-1904)文学研究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部别样的契诃夫思想传记:跨越时空对话,从文学中寻找生命困境的突破口


相关推荐:
这本“笔记”打破传统学术论述的刻板,以鲜活的个体生命体验为线,连缀起契诃夫文学的璀璨明珠,实现了与契诃夫的跨时空对话。契诃夫笔下人物与当下生活碰撞,从日常琐屑中折射出普世的人性光辉,再现了经典文学的永恒生命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洪子诚
张芬从平凡日常里挖掘与契诃夫的共鸣,从生活波折中领悟契诃夫对人性和社会的洞察。由此,契诃夫不只是书本上的名字,也将是陪伴读者走过心灵旅程的挚友。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戴锦华
作者将自身生活体验与契诃夫作品融合,既致敬经典,又体现了个人特色,从中可以看到成长与思考的蓬勃生机。本书值得推荐给每个热爱文学、渴望从文字中汲取力量的读者。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 格非
对契诃夫的理解最深刻的人,往往并不是皓首穷经、著作等身的学院派教授,而是一流的艺术家,这里面也包括像作者这样有着敏锐的审美感知力和精微的艺术表现力的作家型学者。她在写作体例上高度私人化的大胆探索,恰恰与契诃夫苦心孤诣的文学体裁找到了共振的频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徐乐

*洪子诚、戴锦华、格非、徐乐联袂推荐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中心副教授张芬从生命体验出发,解读契诃夫的另一面
*聚焦当代人的生活困境,借助经典文学的力量寻求突破口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张芬,201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获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2012年—2018年供职中央文史研究馆,2018年底入职清华大学写作中心。长期从事文学研究,学术兴趣广泛。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戏剧与电影史。迄今在《读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现代中文学刊》《鲁迅研究月刊》《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等学术和文艺刊物发表相关小说、戏剧、诗歌等方面的研究、评论文章数十篇,出版专著有《未完成的探索——鲁迅<故事新编>的创作及其语言世界》(2016)。曾获第五届《文学报》新批评奖。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作者尝试将自身体验、感知、文学经验和契诃夫的思想、创作、生活联结起来,构建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显性层面上,呈现契诃夫的精神世界;隐性层面上,则借契诃夫文学传达自身在生命困境中的体悟与艺术感知。
全书共16章,分为三个部分“创造源自虚无”“与倦怠搏斗”“过渡时代”。全书由死亡话题始,至死亡话题终,从时代、民族到宗教、文化、社会,再到文学、艺术、生活等,多角度探索契诃夫的一体两面,并将其光明的或讽刺的一面,与其暗淡、抽象的一面结合起来。俄罗斯文学呈现的人类道德自觉和清醒的创造愿望,也在本书中得到委婉地呈现。
本书汇聚契诃夫研究的经典和最新成果,材料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思想性。

显示全部目 录

自 序    
第一部分 创造源自虚无
第一章 世纪末熹微    
第二章 神圣的时代
第三章 “黑葡萄酒”
第二部分 与倦怠搏斗
第四章 死亡
第五章 萨哈林    
第六章 牡蛎    
第七章 万尼亚舅舅    
第八章 “天气冷,丽卡,糟得很”    
第九章 戏剧像生活    
第十章 决斗    
第十一章 套中人
第十二章 沉默的谢玛    
第十三章 人间才能    
第三部分 过渡时代
第十四章 契诃夫与鲁迅    
第十五章 阿穆尔游记
第十六章 影的告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