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人类学在中国:从过去寻找未来 精装

分享到:

定价:¥108.00

  • 著者:183912 
  •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本印时间:2024年06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536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3570-9
  • 读者对象:人类学专业读者
  • 主题词:人类学研究中国
  • 人气:0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王铭铭,人类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学术领域涵盖城市仪式时空研究、乡村民族志、历史人类学、民族学、中国西方论、比较神话学、社会理论等。著有《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心与物游》《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帝国与地方世界》《人生史与人类学》《超越“新战国”:吴文藻、费孝通的中华民族理论》《超社会体系:文明与中国》《刺桐城——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作者王铭铭近二十年来以学术史为主题所做的文章和演讲,以期为“人类学中国化”这一命题提供回顾与展望的新角度,整体性地展现一位人类学学者探寻既有本土特色又有世界视野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显示全部目 录

序  
致谢
上 先哲剪影
蔡元培,远在的民族学丰碑
吴文藻与“中国化”
从江村到禄村:青年费孝通的“心史”
魁阁的过客
鸡足山与凉山
新中国人类学的“林氏建议”
从潘光旦土家研究看学科的 1950 年代
中 知识地理
“三圈说”:中国人类学汉人、少数民族、海外研究的学术遗产
村庄:从人类学调查到文明史探索
“中间圈”:民族的人类学研究与文明史
所谓“海外民族志”
下 反思与继承
反思二十五年(1980—2005)来的中国人类学
1990 年代文化研究的内在困境:对有关论述的质疑
从关系主义角度看:《中国新人类学》后记
从地理—宇宙形态、历史时间性看学术体系构建
“家园”何以成为方法?  
作为世界的地方
人类学与区域国别研究
从文化翻译看“母语”的地位问题  
附录:从世界观看人类学的历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