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新世纪中国电影思潮:文化、美学与工业 平装

分享到:

定价:¥58.00

购买电子书:
  • 著者:162126 
  •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本印时间:2018年04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74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5665-3
  • 读者对象:影视专业的师生、电影研究者,对中国当代电影感兴趣的电影爱好者等
  • 主题词:电影事业研究中国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全球史视域下的中国电影解读,清晰呈现新世纪电影思潮背后的家国建构之路。

 

  1.从张艺谋的《红高粱》到冯小刚的《集结号》,从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到徐峥的《港囧》,本书从数十部经典电影切入,聚焦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文化思潮,并将中国电影置于全球史视域之下进行考量,厘清了关于中国电影的许多问题,尤其是“电影与国家”的关系问题。

  2.本书重于实证,资料翔实,既呈现了中国新世纪电影发展脉络,又有着独特的理论视角与现实关照。

  3.本书学理与文采兼备。梁启超说文章要“笔锋常带感情”,本书的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细腻的笔触中能感受到电影背后的温度。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陈佑松,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教授,任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美学和电影学。其专著《主体性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缘起》,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世纪中国电影思潮”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视角”“阶层影象”和“国家认同”三方面梳理和分析了全球史视域下的中国电影与国家建构的发展脉络。以不同时期的重要导演和主要作品为切片,审视和讨论了新世纪中国电影中个体对民族国家的认同、社会阶层的结构及状况,港台电影对国家的认同方式。

显示全部目 录

绪 论 全球史视域下的中国电影研究 1
第一章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多重视角 15
第一节 传统视角:张艺谋电影 15
一、《红高粱》:父权的回归 16
二、《大红灯笼高高挂》:伦理等级与国际电影秩序 24
三、《英雄》:“天下”观念与国家主义 30
第二节 平民视角:冯小刚电影 40
一、《甲方乙方》与《不见不散》:平民视角的开端 41
二、《大腕》与《非诚勿扰》:现代性的异化 52
三、《集结号》:平民立场与国家意识 63
第三节 主流视角:韩三平 68
一、1990年代的“主旋律”电影及其特征 69
二、新世纪产业化条件下的主旋律电影探索 75
三、从阶级斗争到民主协商:“建国”叙事的演变 83
第二章 新世纪中国电影与社会阶层 103
第一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农民与农村 104
一、乡土影像:现代转型中的农民与农村 104
二、《叶落归根》:落叶无处归根 110
三、《最爱》: 疾病的隐喻 118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工人与工厂 130
一、中国电影中的工人阶级 130
二、《二十四城记》:新世纪工人与工厂 133
三、《钢的琴》:新左派视角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状况 143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中产阶层形象 153
一、《将爱情进行到底》:中产阶层的兴起与曲折 154
二、《武林外传》:中产阶层的乐观与焦虑 159
三、《中国合伙人》:“中国梦”与中产阶层的新梦想 163
四、《港囧》:消费时代的中产阶层影像 166
第三章 新世纪中国电影与包容性国家认同 176
第一节 新世纪香港电影:坚守“港味”与国家认同 177
一、 历史虚构与现实书写:新世纪香港电影与国家认同的历时之维 179
二、北上抑或坚守?以彭浩翔为例 187
三、警匪片新变:在国家认同的背景中探索“新港味” 208
第二节 台湾后新电影:在地历史与国家认同 217
一、父亲的缺位——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暗淡 218
二、“在地”——“本土意识”对中国认同的影响 227
三、与日本的暧昧——日本元素对中国身份认同的影响 236
四、全球化视野下台湾的中国身份认同 246
结 语 走向全球的大国电影 257
主要参考文献 265
后 记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