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 平装中大哲学文库

分享到:

定价:¥90.00

  • 著者:1302 
  •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本印时间:2019年1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518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7901-0
  • 读者对象:中国哲学、比较哲学、现象学专业的教师、学生、研究者或爱好者
  • 主题词:儒家哲学思想研究
  • 人气:349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以现象学的视角,探究阳明心学的前世、今生以及后世的发展。
 

在本书中,张祥龙教授探讨了儒家心学的起源。从印度教、印度佛教到孔孟,最后到阳明及其后学。以现象学为解释视角,追根溯源地探讨了心学的发展脉络。
 
丛书简介:
中大哲学文库(第二辑):主要收录中山大学哲学系现任教师的代表性学术著作,亦适量收录本系退休前辈的学术论著,目的是集中展示中大哲学学科的学术成果,打造一批学术精品,展现“中大气象”,以更好地向学界请益,共同推进哲学研究走向深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张祥龙,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已退休),曾在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任教。研究方向:现象学、儒家哲学、东西方哲学比较。
已出版著作:《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海德格尔传》、《从现象学到孔夫子》、《西方哲学笔记》、《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德国哲学、德国文化与中国哲理》、《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家与孝》等。
译作:《致死的疾病》(与他人合译)、《精神的婚恋》。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儒家哲学讲演录》(四卷本)是张祥龙先生关于儒家哲学史四次讲座稿的汇总,即: 1.《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 2.《从〈春秋〉到荀子》 3.《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 4.《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 在这一系列讲座中,张祥龙先生以现象学的方式对从先秦到晚明的儒家哲学发展历程做了系统的重新阐释,既是现象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也是对中国传统儒家哲学的创造性再阐释,开启了中国古典哲学进入现代哲学话语的新可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思想史意义。

显示全部目 录

开篇辞............................................................................. 1
第一讲 儒家心学出现的条件(一):古代印度的正统心学 .................. 10
第一节 概述 ............................................................................... 10
第二节 《吠陀》和《奥义书》中的心学 ........................................... 19
第三节 《瑜伽经》:修心之法 ..................................................... 31
第二讲 儒家心学出现的条件(二):印度佛教心学 .............................. 59
第一节 释迦牟尼的唯心证悟 ........................................................ 59
第二节 唯识学的基本主张和来源 ..................................................... 65
第三节 阿赖耶识的原时间性和转识成智 ......................................... 90
第三讲 儒家心学出现的条件(三):禅宗和本心意识的当代理解
(威廉•詹姆士) .................................................................. 103
第一节 禅宗 ..................................................................... 104
第二节 什么是本心?如何识本心?
—詹姆士的解说:显潜意识的边缘交汇 ....................... 124
第四讲 华夏心学:《周易》和道家心学 ................................................. 145
第一节 《周易》提供的心学土壤 ..................................................... 145
第二节 老庄心学 .................................................................. 158
第五讲 北宋心学 ................................................................... 167
第一节 周敦颐 ..................................................................... 167
第二节 程颢 ...................................................................... 174
第三节 谢良佐 .................................................................... 187
第六讲 南剑三先生和陈白沙 ................................................... 194
第一节 杨时 ...................................................................... 195
第二节 罗从彦 ..................................................................... 212
第三节 李侗 ....................................................................... 227
第四节 陈白沙 ..................................................................... 233
第七讲 王阳明的人生与开悟经验 .............................................. 253
第一节 王阳明一生概述(一):出生至贬谪贵阳 ........................ 256
第二节 王阳明一生概述(二):复起、平叛和晚年学说的
确立 ....................................................................... 285
第八讲 王阳明生平特点分析 ...................................................... 305
第一节 王阳明的家庭与亲人 ............................................... 307
第二节 王阳明的个性和身体 ................................................... 311
第三节 王阳明为学行教的阶段 ....................................................... 319
第四节 王阳明悟道的特点 ...................................................... 322
第九讲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一) ..................................................... 344
第一节 “知行合一”说的要义:吾性自足,吾心即理 ................. 345
第二节 知行合一于心体诚现时 ....................................................... 350
第十讲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二):现象学阐释 ............................ 361
第一节 “知行合一”说的要害:对象与价值的共生 ..................... 361
第二节 知行关系的现象学分析(一):胡塞尔的视野 ................ 365
第三节 知行关系的现象学分析(二):舍勒的新解 .................... 371
第四节 对象/ 价值、知/ 行的合与分 ............................................. 378
第五节 《五经臆说》残篇如何佐证龙场之悟
和“知行合一”? ............................................................... 385
第十一讲 王阳明“致良知”说(一):“致良知”的含义
及与“知行合一”的关系 ....................................................... 394
第一节 “致良知”之义 ........................................................... 394
第二节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关系 ..................................... 399
第十二讲 王阳明“致良知”说(二) ..................................................... 407
第一节 新视野中的“致良知”之义:回到生命情境时晕中的
原发意向构造 ............................................................ 407
第二节 致良知之法的得与失 ...................................................... 413
第三节 致良知与禅宗的悟得心体的比较 ....................................... 423
第十三讲 “四句教”和阳明学中的弱普遍主义倾向 ............................. 428
第一节 王阳明的哲理新贡献 .................................................... 428
第二节 “四句教”的出现 ......................................................... 431
第三节 王阳明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的理由(一) ................. 436
第四节 王阳明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的理由(二) ................. 440
第二节 第五节 王阳明学说中的普遍主义向度 ....................................... 448
第十四讲 阳明后学的分流 ......................................................... 456
第一节 “四无”与“四有”:钱德洪致良知的工夫论 .................. 456
第二节 王龙溪的“良知见在”说 ................................................... 459
第三节 对王龙溪良知见在说的批评 ............................................... 467
第十五讲 罗近溪以赤子之心致良知:宋明心学的又一高峰 ............... 480
第一节 王心斋的安身立本、日用是道学说 ................................... 480
第二节 罗近溪的生平和悟道 ..................................................... 484
第三节 罗近溪学说宗旨(一):孝悌慈的人生依据与《周易》
解证 ............................................................ 488
第四节 罗近溪学说宗旨(二):赤子之心 .................................... 493
第五节 对罗近溪学说的总评 ............................................ 504
结 语 ...................................................................... 507
主要引用文献 ................................................................. 512
第三节 后 记 ...................................................................... 518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儒家心学是宋明道学的一翼,另一翼是理学。心学与程朱理学有共同的动机,即应对佛教的挑战,更透澈地说明儒家学说,更自觉地实践儒家道统——从尧舜到孔孟一系——的高明之境。当然“理学”“心学”这个区分比较粗糙,因为还有气学等其他学派。我们现在关注的就是所谓“心学”。大家一般用“宋明理学”来称呼整个宋明儒家哲学的主流,但是我认为还是叫“宋明道学”比较好,因为宋明儒家哲学除去“理学”外还有“心学”等其他形态。这就是宋代、明代出现的一种“新儒学”,它和先秦儒家以及汉唐儒家都不一样,是儒家的一种新形态。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讲“理”(“理学”和“心学”都讲“理”,只是方式不一样),而这个“理”的背景就是佛教甚至某些道教的东西,比如《太极图》。先秦儒家是由孔子创立(当然在孔子之前已经有广义的儒家,比如周公等),孔子创建的儒家的特点是讲“仁”,而他的教育手段是“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他是通过“六艺”来造就君子,在君子的基础上希望再塑造仁人,仁人里面最突出的、有事功的就是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原本儒家的特点。但到了宋明,由于受佛家和道家影响,他们有了新的信心:比如通过《周易》化的华严宗和《太极图》,居然就能够直接领会世界的原本的意义、道理!既然如此,那么我为什么还要那么多时间去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去学六艺等等呢?尤其是心学,它要更直截简易地实现这学说和人生境界,也就是将“格物致知”之“物”首先看作这正在格物之人的心及其表现(事),不再兜圈子(通过六艺),而是说只要我一下子能抓住里面的道或理,我就能直接地成为君子、成仁,甚至成为圣人——当然这是里面比较激进的说法。而这时候为什么他们的信心会大增,也就是为什么能引发出宋明道学,就跟佛教入华及其中华化大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