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别处的世界:早期近代欧洲旅行书写与亚洲形象 平装

分享到:

定价:¥96.00

  • 著者:184959 
  •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本印时间:2021年1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04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0517-7
  • 读者对象:大学生及比较文学爱好者
  • 主题词:比较文学研究欧洲、亚洲近代
  • 人气:22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要想寻找自我必须去到远方

这是一本比较文学形象学专著,研究早期近代欧洲旅行书写中的亚洲(中国)形象。凭借此书读者可以理解亚洲(中国)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这个形象形成的原因以及过程。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周云龙,文学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文学系访问学者,从事比较文学形象学、跨文化戏剧和文化研究。主要著述有《别处另有世界在:迈向开放的比较文学形象学》(台北,2020年)、《他乡是一面负向的镜子:跨文化形象学的访谈》(合著,2014年)、《呈述中国:戏剧演绎与跨文化重访》(2012年)、《越界的想象:跨文化戏剧研究》(2010年)等,译有《欧洲形成中的亚洲,Vol.1.1》(2013年)、《大陆的神话:元地理学批判》(合译,2011年)。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早期近代欧洲地理大发现的另一面是知识大发现。本书通过解析早期近代欧洲旅行书写中的亚洲知识状况及其生产机制,探讨亚洲在现代欧洲世界意识形成过程中发挥的意识形态功能;同时借助这项研究,检验并扩展比较文学形象学既有的观念与方法空间。本书不追求统摄性的单一分析框架,而是在“世界意识”这个总问题脉络中,根据不同文本所依托的具体叙境,从相应的主题(比如主体、透视/视觉、替补、空间、时间/时态、帝国、性别、暴力/欲望、文体、模仿、声音、共同体、知识型等)进入文化或历史文本,尝试开放比较文学形象学的传统学科领域边界。

显示全部目 录

致 谢  1
第一章 导论: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形象 3
一、异域形象:从信息到知识……4
二、表征分析:敞开与关闭……12
三、身份政治话语的激增……19
四、作为方法的异域形象研究……29
五、本研究的任务、问题与起点……34
六、本研究的概念与框架……42
第二章  亚洲景框与反思性主体的诞生:《曼德维尔游记》中的“替补”逻辑  54
一、引言:《曼德维尔游记》及其问题……54
二、《曼德维尔游记》与《鄂多立克东游录》……57
三、亚洲景框与反思性主体的生成……63
四、“世界图像”时代的来临与“替补”逻辑……70
第三章  时间修辞与亚洲书写:《东方志》的政治宇宙学  73
一、现代世界体系中的印度洋贸易网络……73
二、《东方志》的枯燥或真实……79
三、亚洲的时态……85
四、“反实用”的旅行路线……92
五、帝国的欲望地理……97
六、时间与政治宇宙学……103
第四章 艾菲尔的回望:《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中的性,帝国与亚洲形象  108
一、超越民族主义……108
二、达玛斯托尔的诅咒……116
三、亚洲与帝国的男性气概……120
四、欲望的仙境或陷阱……132
五、文艺如何复兴……143
第五章 亚洲形象与世界意识:门德斯•品托《旅行记》中的暴力书写  150
一、门德斯•品托及其《旅行记》……150
二、封闭的形象学……155
三、忏悔文体作为话语构型……159
四、欲望三角机制中的暴力……164
五、暴力的起源与传染……169
六、我们都是叛教者……175
七、受害者与世界一体化想象……180
第六章 开放的心灵:门多萨《大中华帝国史》的现代性世界观念体系 187
一、克娄巴特拉的鼻子……187
二、被延搁的欲望……192
三、浪漫的观念旅行……196
四、文化大发现,或知识地图的展开……201
五、开放的心灵……209
第七章 别处的世界:莎士比亚《考利欧雷诺斯》中的旅行书写与全球意识  217
一、“你的声音证实你是他”……217
二、“确定性”与共同体……223
三、(伪)世界主义……232
四、近代欧洲的知识型与世界观念……238
附  录 
西方的“中国崛起论”:话语传统与表述脉络  242
一、基本问题与知识立场……242
二、西方“中国崛起论”的历史节点和时间架构……245
三、西方“中国崛起论”的意义结构……250
西方的中国形象:源点还是盲点?  262
一、推导式论述结构中的逻辑陷阱……263
二、研究对象的错置……265
三、作为盲点的中国形象“源点”……268
四、祛魅/再魅:本土批判立场的缺失……272

参考文献  277
1.英文文献……277
2.中文文献(含中译著述)……281
后   记  292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形象学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之一,在学科萌芽的时候就已经产生。早在1896年,路易-保尔·贝茨在其论文《关于比较文学史的性质、任务与意义的批评研究》中指出,比较文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相互评价问题:“探索民族和民族是怎样相互观察的:赞赏和指责,接受或抵制,模仿和歪曲,理解或不理解,口陈肝胆或虚与委蛇。”虽然彼时尚不存在“形象学”这一专门的术语,但贝茨的具有“起源”色彩的意义描述,至少表达了关于后来的形象学三重内涵。
首先,异域形象研究属于比较文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或原初学科规划的一部分,因为它思考的是不同民族之间如何互相理解的问题。借用狄泽林克的话说,就是:“何况这里所说的实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而且,作为一种可能的比较文学专门研究,它在相当早的时候就已见之于本学科的发展设想。”这种“天然”的“比较文学性”,暗示了作为研究领域的形象学的未来,将与比较文学学科一样,有一个开放而包容的视野,甚至其领域边界最终会模糊到消亡的地步。这在当代诸多学术实践中,已成为事实。所以,刻意地把形象学的领域边界划定并局限在可见的“……形象研究”,将对形象学造成扭曲和窒息。形象学的领域身份不必冠以“……形象研究”的标签,正如在当代比较文学的前沿思考里面,既不见“比较”亦不见“文学”一样。
第二,贝茨的界定,明确了异域形象研究的基本要点。“赞赏和指责,接受或抵制,模仿和歪曲,理解或不理解,口陈肝胆或虚与委蛇”这一组彼此对立的表述的潜台词是:形象是流动不居的,不同的言说立场上可能呈现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形象。那么,形象学的要旨即在于逆向思考:何以有如此形象,形象背后的话语结构如何,而不是顺向追认某种形象/民族性为何。因此,从跨文化对话的角度看,形象学是批判性的,反思性的。在这个意义上,仅仅是辨析、梳理、提炼、概述某种文本里面的异域形象,真正的形象研究事实上还没有开始。如果一项形象研究在此止步不前,将是对形象学最严重的的误解。这可以视为形象研究的最基本、也是最严苛的尺度,还是该领域在其开放包容的当代姿态中,最为斤斤计较的一面。
第三,贝茨的表述暗示了异域形象研究的两种学术范式。就贝茨的论述本身所呈现的知识立场而言,显现出的是一种经验主义的真伪区分——“赞赏和指责,接受或抵制,模仿和歪曲,理解或不理解,口陈肝胆或虚与委蛇”——这的确是形象学起步时的研究范型。该表述在一系列二元对立项中陈述一民族对他民族形象的认识,前提是假设了一种绝对客观的认知尺度,在此前提下对形象进行分类处理,形成真伪两大类别。但是,这一区分依赖的前提和尺度,似乎在这种表述模式中也面临着坍塌的窘境。比如,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如果“指责”、“抵制”、“歪曲”、“不理解”和“虚与委蛇”属于“伪”的类别,而且是可证“伪”的,那么,这一证“伪”的过程势必依赖了与其相对应的一系列对立项,“赞赏”、“接受”、“模仿”、“理解”与“口陈肝胆”。但这一系列具有肯定意义的对立项也必须是可证“真”的,才能属于“真”的类别,它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不证自明的,否则就是在滥用双重标准分别对待形象所再现的“真”和“伪”。“伪”尚可在“真”的对照下被证“伪”,但“真”就不能再折返“伪”作为对立面来证“真”,因为这在逻辑上属于自我循环,在效果上是对“伪”的重新确证。那么,“真”该如何证“真”?所以,无法自明的“真”也终将是“伪”,但这在早期的形象研究中似乎并不是一个问题。早期的异域形象研究似乎多在真伪的二元框架下,从经验主义的角度对形象进行价值辨析,区分某种形象是某个文化群体的真实反映还是蓄意歪曲,这种学术范式坚信语言及其其他媒介是透明的,经验是可靠的,叙述是客观的,因而形象是再现的。这种研究立足于假定的真实和正确,批评某种被扭曲呈现的民族形象,以表达身份政治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