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老子哲学研究 平装

分享到:

定价:¥30.00

  • 著者:2838 
  •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74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978-7-100-6521-4
  • 读者对象:哲学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
  • 主题词:老子哲学研究
  • 人气:127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该书循着学理而非考据方法,试图复原古代思想的生态图像,把握老子哲学的内在思想,为当代哲学谋求创造性的理路突破。

显示全部前言

       公元前六世纪前后的几百年间,即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一段非同寻常的年代。在这段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在经历着深刻的变迁,逐渐实现着巨大的社会转型。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此前尚处于散漫的、萌芽状态的各种意识形态、哲学观念、历史意识、宗教神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等,也都以成熟的形态凝聚、荟萃,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从而为后世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意域深广的开放性基础,也为几千年来整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世界打上了一个深深的烙印。
       这正是一个典型的被人们称为在古代文明史上发生了“哲学的突破”的“轴心时代”。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英雄时代”,是一个需要产生英雄和巨人,也的确产生了英雄和巨人的时代。
       老子就是这一“英雄时代”的一位思想巨人,而且是格外光彩夺目的巨人,尽管老子本来并无意于当什么英雄和巨人。
       不过,无论过去多么辉煌,毕竟已是过去了。老子也好,春秋战国时代也罢,都已在历史的流程中淌过了两千多年。然而,令人不解、使人惊奇的是,它们的影响、它们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非但没有消失,反而以空前的规模显示了它们的:存在、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呢?
       在回答古希腊的神话、史诗、艺术等“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个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艺术”这一问题时,马克思(KarlMan)认为这种范本的高不可及便根源于人的最原始、最本真的生命之中。马克思说:

       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成人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儿童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在每一个时代,它固有的性格不是以其纯真性又活跃在儿童的天性中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
       在马克思看来,古希腊的神话、史诗、艺术等的永恒魅力首先因为它们是来自人类童年期的杰出创作,是人类最原始、最本真的生命力的象征,因而使它们具有了作为人类生命之“原型”的意义。
       其实,整个人类古代文明史上的“轴心时代”的一切伟大创造,之所以辉煌灿烂、魅力永存,都同样在于它们作为人类童年期的杰出成就所具有的“原型”性质。在中国文化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文化成就无疑就具有这种“原型”性质。相应地,那些第一次强有力地歌咏出或真实地记载下一个民族文化的“原型”精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朱晓鹏,1963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浙江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杭州市哲学学会会长等。
       近年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道家哲学思想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智者的沉思》、《走向发展之路》、《道家哲学精神及其价值境域》、《王阳明与道家道教》,在《哲学研究》、《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史》等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对老子哲学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考察和阐述,尽可能地复原或再现《老子》一书写作时的现实“语境”,重建该作品所处的历史上的思想生态环境,以求与古代思想家进行超时空的交流、沟通和“对话”。

显示全部目 录

导论
第一章  智者之路——老子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老子:古代世界的大智者
   一、老子生平
   二、大变革时代的知识分子
   三、“救时之弊”的哲学追求
 第二节  老子哲学的思想文化渊源
   一、《易经》思想
   二、史官文化
   三、兵家传统
   四、原始道家
   五、氏族遗风
 第三节  老子哲学的逻辑结构
   一、《老子》的文本结构:通行本、帛书本、竹简本
   二、老子哲学的逻辑结构:“道”、“德”关系
 第四节  老子与道家哲学
   一、老子与庄子哲学
   二、老子与黄老之学
   三、老子与魏晋玄学
   四、薪尽而火传
   第五节  老子及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一、祟尚自然、返璞归真
   二、辩证的睿智
   三、古典人道主义
   四、批判现实主义
   五、无为主义
第二章  以无为本——“道”的形上学
   第一节  道论:老子哲学的本体论
   一、“道”概念的本体抽象历程
   二、超越宇宙生成论
   三、老子之“道”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  否定性的形上学方法
   一、哲学与方法
   二、否定性方法及其意义
   第三节  “无”和“有”:道本体的存在形式
   一、道即“无”:有无统一
   二、恍兮惚兮:有无相生
 第四节  有无模式
   一、以反求正
   二、肯定与否定
   三、有无模式
   第五节  本末一体的形上学理论
   一、本末一体
   二、以无为本
   三、天人合一
   第六节  道家形上学的发展及其理论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