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西班牙语变迁与展望 平装广外学术文库

分享到:

定价:¥118.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本印时间:2022年1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64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9736-6
  • 读者对象:大专院校的西班牙语专业学生;语言学研究者;西班牙语文化爱好者
  • 主题词:西班牙语研究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了解西班牙语历史、现状和未来的首选之作。

本书为文库中的“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丛书系列。通过对美洲不同国家西班牙语以及西班牙境内西班牙语语言特点的分析,重点突出西班牙语无论是在美洲还是在西班牙本国境内,由于各个时期大规模移民,西班牙语都曾与其他各种语言接触、融合,并相互影响。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卢晓为,毕业于西班牙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大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现任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班牙语系,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专长是西班牙语社会语言学,语义学和翻译学,教授科目包括本科笔译的汉译西和西译汉以及网络阅读,研究生阶段的西班牙语社会语言学,词汇语义学和翻译研究方法。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广东省社科规划办后期资助项目《西班牙语变迁与展望》,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全球西班牙语史》,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西班牙语变迁与展望》全书约25万字,分为三部分:西班牙语(以下简称“西语”)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第1—5章为西语的历史部分,介绍西语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0世纪漫长的发展历程;第6—16章为现状部分,着重介绍西语在拉美国家(墨西哥、波多黎各、哥伦比亚、阿根廷、古巴、秘鲁、巴拉圭)和西班牙本土各地(加泰罗尼亚、加利西亚、巴斯克、瓦伦西亚)的共性和特点,突出西语的多样性;第17—19章则从巴西、美国等西语使用人口较多的国家入手,介绍西语的发展趋势,预测西语的未来。此外,书后还添加两个附录:西语国家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介绍和美洲殖民地的划分。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部 分西班牙语的历史
第一章 西班牙语的诞生(公元前3世纪至1492年)
第一节 罗马人到达伊比利亚半岛前的语言状况
第二节 罗马帝国时期的语言状况
第三节 穆斯林统治下的伊比利亚半岛
第四节 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崛起
第二章 西班牙语的成熟与壮大(1492 年前后
第一节 1492年大事件
第二节 15世纪后西班牙宗教法庭及其影响
第三节 美洲殖民初期的西班牙语
第四节 内夫里哈和《卡斯蒂利亚语语法》
第三章 西班牙语的扩张(16—17 世纪)
第一节 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西班牙语
第二节 美洲的殖民及西班牙语化
第三节 文艺复兴与黄金世纪
第四节 黄金时期的巴洛克文学
第五节 黄金世纪的语言发展
第四章 西班牙语的日臻完善(18 世纪)
第一节 18世纪的西班牙语
第二节 启蒙时期的西班牙文学
第三节 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
第四节 美洲独立运动及贝略的《语法》
第五章 西班牙语的文学成就(19—20世纪)
第一节 19—20世纪西班牙文学
第二节 19—20世纪拉美文学
第三节 西班牙语中的英语词汇
第二部 分西班牙语的现状
第六章 西语国家的西班牙语
第一节 西班牙语现状概述
第二节 美洲西班牙语概况
第三节 西班牙和西班牙语
第七章 墨西哥西班牙语
第一节 墨西哥概况及历史
第二节 墨西哥西班牙语与其他语言的接触
第三节 墨西哥西班牙语的特点
第八章 波多黎各西班牙语
第一节 波多黎各概况及历史
第二节 波多黎各西班牙语与其他语言的接触
第三节 波多黎各西班牙语的特点
第九章 哥伦比亚西班牙语
第一节 哥伦比亚概况及历史
第二节 哥伦比亚西班牙语及其他语言的影响
第三节 哥伦比亚西班牙语的特点
第十章 阿根廷西班牙语
第一节 阿根廷概况及历史
第二节 其他语言对阿根廷西班牙语的影响
第三节 阿根廷西班牙语的特点
第十一章 古巴西班牙语
第一节 古巴概况及历史
第二节 古巴西班牙语与其他语言的接触
第三节 古巴西班牙语的特点
第十二章 秘鲁西班牙语
第一节 秘鲁概况及历史
第二节 秘鲁西班牙语与其他语言的接触
第三节 秘鲁西班牙语的特点
第十三章 巴拉圭西班牙语
第一节 巴拉圭概况及历史
第二节 巴拉圭西班牙语及其他语言的影响
第三节 巴拉圭西班牙语的特点
第十四章 加泰罗尼亚语与西班牙语
第一节 加泰罗尼亚语的概况及历史
第二节 加泰罗尼亚语的现状
第十五章 加利西亚语与西班牙语
第一节 加利西亚语的概况及历史
第二节 加利西亚语的现状
第十六章 巴斯克语与西班牙语
第一节 巴斯克语的概况及历史
第二节 巴斯克语的现状
第十七章 瓦伦西亚语与西班牙语
第一节 瓦伦西亚语的概况及历史
第二节 瓦伦西亚语的现状
第三部分 西班牙语的未来
第十八章 巴西与西班牙语
第一节 巴西概况与历史
第二节 巴西的西班牙人和西班牙语
第三节 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杂交
第十九章 美国的西班牙语
第一节 北美殖民和领土扩张
第二节 美国和西式英语(英式西语)
第二十章 西班牙语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第一节 西班牙语的多样性
第二节 西班牙语的统一性
附录1 西语国家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附录2 美洲殖民区域划分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第五章 西班牙语的文学成就(19—20世纪)

第一节 19—20世纪西班牙文学

一、19世纪的西班牙
综观整个19 世纪,西班牙的局面都处于无休止的动荡之中。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其历史演变都围绕同一个主题:维护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与渴望改革的新思想之间的较量。18 世纪末国外政治斗争导致19 世纪初西班牙国内政局陷入混乱。1808 年拿破仑军队入侵西班牙,1809 年其兄约瑟夫·波拿巴登基为西班牙国王。1812年临时中央军政府在加的斯颁布了一部19 世纪最民主的宪法。抵抗法国拿破仑的独立战争1814 年胜利后,费尔南多七世返回西班牙重登王位。然而费尔南多七世并未带给人民新的希望,而是大肆推行专制独裁。他拒绝承认1812 年宪法,还勾结教会和封建反动势力,实行君主专制。
在一些进步人士的坚决斗争之下,费尔南多七世被迫承认1812 年宪法,国内的政治氛围也有所改善。但是宽松的局面带来的是腐败滋生,管理混乱,民间怨声载道。1833 年费尔南多七世去世后,伊莎贝尔二世即位,但先由其母玛利亚·克里斯蒂娜以摄政王身份管理朝政,第一次卡洛斯战争①由此爆发,专制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的战争演变为温和派与进步派之间的较量。伊莎贝尔正式管理朝政后,不断爆出丑闻,引起了民众普遍的不满。后来伊莎贝尔二世被推翻,制宪会议决定请意大利王子阿马戴乌斯继承王位,由此引发了第二次卡洛斯战争。接着西班牙迎来了第一共和国统治时期,随后伊莎贝尔的儿子阿方索十二世登基,西班牙又回到了原来的君主立宪制(monarquía constitucional) 政体。1886 年波旁王朝最后一任国王阿方索十三世出生,此时的西班牙几近穷途末路。1898 年美西战争爆发,持续四个月后,以西班牙失败告终。古老的日不落帝国也失去了古巴、菲律宾和波多黎各这三块最后的殖民地。由于统治者腐败无能,国内社会动荡不安,民怨四起,聚众闹事不断。
二、浪漫主义文学
西班牙浪漫主义综述作为一种文学运动,浪漫主义可以和一种整体性的感觉联系起来,而这种感觉可以解读为在生活或是政治当中渴望摆脱束缚。浪漫主义思潮对于文学发展而言,就如同社会生活和政治中迎来了革命一般。这种文学思潮赞扬了个人主义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是对传统戒律和新古典主义道德规范的强烈抗议。作家的人格自由在所有既定的道德准则面前展露无遗。
从18 世纪起西班牙就迎来了一批浪漫主义作家,如卡达尔索、梅伦德斯·巴尔德斯、莫拉廷,以及19 世纪初几乎所有作家。这个时代伟大的天才们一边遵循古典主义形式,一边又抒发浪漫主义情感。虽然浪漫主义受到德国、法国和英国文学的影响,但是在西班牙也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最初一些报刊开始就国外的浪漫主义展开争论,浪漫主义也仅被看作是恢复“黄金世纪”文学传统的一种形式。1833 年费尔南多七世死后,一批流亡国外的自由派作家返回国内,其中有里瓦斯公爵、埃斯普隆塞达、安东尼奥·阿尔卡拉·加利亚诺等人。由于受到欧洲浪漫主义影响,他们的回归为西班牙浪漫主义文学带来了希望。
浪漫主义代表作家
安赫拉· 德· 萨维德拉(Ángel de Saavedra, 1791—1865), 即里瓦斯公爵(Duque de Rivas),是西班牙浪漫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萨维德拉出生于科尔多瓦,曾在马德里神学院学习。1822 年被自由党推选为议员。他力主废黜专制制度、抵抗法国人入侵。因极端自由派的观点被国王费尔南多七世判处死刑,但他逃亡到伦敦,并辗转于其他欧洲国家。他对祖国的怀念使他给人一种特有的忧郁和消极气质。
1834 年,当他重返故土并继承其兄的爵位后,却日渐显露出保守主义的一面。他在一生中最平民化的时期也保持着一种贵族式的高贵。他曾一度位居政府高位,如曾担任内务部部长。
里瓦斯公爵的代表作是《堂阿尔瓦罗——命运的力量》(Don Álvaro o la fuerzadel sino)。这部戏剧的首映标志着浪漫主义在西班牙的胜利。该剧的浪漫主义对于观众十分熟悉,就像传统西班牙戏剧中带有的浪漫主义成分一样。它把悲剧和喜剧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并借由诗歌和散文两种文体把一个荒诞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刻画得绘声绘色。但同时,故事当中的人物形象又极富西班牙民族特点。
何塞·德·埃斯普隆塞达(José de Espronceda, 1808—1842) 出身于阿尔门德拉雷霍的王家世袭军官家庭,青年时期曾在军队服役,曾经目睹君主复辟的场面。他与当地青年组织了旨在推翻专制政府的秘密社团“努曼西亚人”,并因此遭到监禁。后逃亡英国,又相继在荷兰和巴黎等地宣传自己的革命思想。1840 年成为共和党创始人之一,后被选为国会议员并成为驻海牙使团秘书。1842 年因喉疾与世长辞,年仅34岁。
创作初期,埃斯普隆塞达的诗歌和前浪漫主义诗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诗作,如《渔夫》(El pescador)、《凉爽、充满活力、纯净而香气扑鼻》(Fresca, lozana,pura y olorosa) 以及两首在英国写成的诗歌:《小夜曲》(Serenata) 和《致祖国》(A la patria)。在此期间他的上乘之作当属《太阳赞歌》(Himno al Sol)。这些作品中还应加入他未能完成的作品《佩拉约》(El Pelayo),是他被囚瓜达拉哈拉期间开始创作的,该作品受到了导师利斯塔的称赞。该诗以穆斯林征服西班牙为题材,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独具一格的浪漫主义已经开始闪现。
埃斯普隆塞达的浪漫主义诗歌,如脍炙人口的《海盗之歌》(Canción del pirata)、《哥萨克之歌》(Canción del cosaco)、《乞丐之歌》(El mendigo)、《刽子手之歌》(El verdugo)、《死囚之歌》(El reo de muerte) 等诗作,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厌恶与憎恨,无疑是他最为人们熟知的佳作。在他的诗歌中突出了以下几个主题:悲痛、暴力、毁灭,有的诗作则是为了哀叹和回忆那些不幸的人物。
《萨拉曼卡的大学生》(El estudiante de Salamanca) 是一首相对而言较短的诗歌,但是它的表现极为丰富,将一整个时代都囊括了进去。它是西班牙浪漫主义传奇叙事诗中最早和最出色的作品之一。还有一部长诗《魔鬼世界》(El diablo mundo),但是由于诗人过早离世,该诗成为一部未完成的杰作。按照作者的原意,是要把该作品写成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抒情诗。诗中猛烈抨击当时的社会现状,并对前途感到绝望,具有许多意识层面的思考。
马里亚诺·何塞·德·拉腊(Mariano José de Larra, 1809—1837) 出生于马德里,先后在巴利亚多利德和巴伦西亚等地学习医学和法律。1828 年放弃学业,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与其说其是小说家,不如说是散文家。他的小说《“苦命人”堂恩里克的侍从》并不出色,反而他的杂文倒是题材广泛、影响深远,其中大部分揭露和批判了西班牙社会的虚伪和荒诞。他无情地抨击了费尔南多七世的专制,鞭挞了自由派的伪善,他甚至还攻击宗教狂热现象和新闻检查制度。他的政论文不如其风俗主义式的社会批评文章,代表作《早婚及其危害》(El casarse pronto y mal)、《请您明天再来》(Vuelva usted mañana) 等,矛头直指社会风气、政治弊端和民族劣根性。
何塞·索里利亚·伊·莫拉尔(José Zorrilla y Moral, 1817—1893) 出生于巴利亚多利德,在马德里求过学,并在托莱多学习法律。1837 年在拉腊的葬礼上,他朗诵了为拉腊撰写的挽诗而受到马德里文人的赏识。他曾游历西欧和南美国家,写出了许多大气磅礴的作品。其著作之丰富,受欢迎程度之高让人联想到洛佩·德·维加的创作活力。他丰富的作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抒情诗、传奇诗和戏剧。在抒情诗方面,索里利亚文思泉涌,在写出大量作品的同时,也出现了迷茫。另外,他也开始有意忽略诗歌技巧的运用。在其诗歌中可以找到热烈的情感和过人的想象力,但是后者也使他不可避免地陷入庸俗的泥沼。其诗作中不得不提的是《东方女人》(Orientales),题目虽然出自维克多·雨果,但是诗歌的用词在索里利亚的笔下就完全地卡斯蒂利亚方言化了。而在抒情诗作品方面则有《十字架脚下的圣母》(LaVirgen al pie de la Cruz)、《那天没有太阳》(El día sin sol)、《干枯的树叶》(Lashojas secas)、《致头骨》(A una calavera)、《时钟》(El reloj) 等杰作。在传奇诗方面,索里利亚为我们展示了浪漫主义另类的一面。他的不修边幅从未在其创作民族传统诗歌过程中构成过阻碍,而是把读者深深地吸引住了。其传奇类诗歌有很浓重的戏剧成分,并伴有大量对话。在戏剧方面,索里利亚的造诣颇高,就像在其传奇诗歌中塑造的传奇类人物一样,在他不少的戏剧中也可以找到具有民族传统的人物形象。著名剧作《堂胡安·特诺里奥》是他在27 岁时写成的。在这部作品中,索里利亚极富创意地将堂胡安这个经典形象增添了新的神秘主义色彩。该剧除了受到蒂尔索·德·莫利纳的《塞维利亚的嘲弄者和石头客人》的影响外,还受到安东尼奥·德·萨莫拉(Antonio de Zamora) 的《限期注定来临而罪孽必定清算》(No hay plazo que nose cumpla ni deuda que no se pague y convidado de piedr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