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哲学家奎因一起冒险!感受哲学的无穷魅力,体验世界的多彩风情。
W.V.奎因(1908--2000),著名分析哲学家,出生于俄亥俄州的阿克伦,早年在奥柏林学院求学,攻读数学和哲学,获学士学位;后入哈佛大学哲学系,认真研读罗素和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一书。他毕业后短暂游学欧洲,结识了卡尔纳普并终身受其影响,此后在哈佛大学担任数理逻辑和哲学方面的教学工作。奎因哲学的要旨在于彻底贯彻经验主义的认识论纲领,强调一切知识的最终证据都在于我们当下的观察和实验,不承认先验知识(即无需得到观察和实验结果支持的知识)的合法性。他重视逻辑分析对于哲学的重要性,指出逻辑分析对于澄清哲学问题并将它们引向更精确、更深入的研究是绝对必要的。奎因兴趣爱好广泛,一生酷爱旅游,他到过美国的所有的州,并访问过世界上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翟玉章,1965年生。1992年在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求学时起,就一直从事奎因哲学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并曾与奎因有过多次通信交流(1993—1996,奎因信札中包含二人通信)。1995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奎因的科学观》,毕业后曾在世界知识出版社和驻外使馆工作,期间未能忘怀奎因哲学,仍坚持看书、写作和翻译。2006年起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从事分析哲学(特别是弗雷格、罗素和和奎因的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并出版《奎因学述》、《罗素》、《现代逻辑基本概念和技术》等著作。除了本书外,还翻译出版了奎因和其学生厄利安合著的《信念网》一书。
段玲玲,生于1986 年,师从翟玉章,获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河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潘丹丹,生于1982年,师从翟玉章,获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南京晓庄学院外语学院。
“我们确实被赋予了这样的能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我们自己。” 威拉德·范·奥曼·奎因(1908—2000)以对苏格兰诗人彭斯的两行著名诗句的改写,开启了他对自己生命中的时光的讲述。从20世纪初他在俄亥俄的阿克伦出生开始,奎因带我们穿越了超过3/4世纪的时间和10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他对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密切观察。他以一种既饱含深情又朴实无华的笔调,对他那漫长的、五光十色的、富有成就的一生,做了栩栩如生的叙述,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酷爱探索未知事物的人,一个善于从生活和探索中找到乐趣的人。这本书主要是面向非哲学专业的读者的,但奎因仍然用了1/5的篇幅来谈他的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轻松略过)。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亲密地一窥他那些既具开创性又有争议的哲学、逻辑和语言理论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并且可以听到他对同时代著名哲学家的温暖而幽默的评论。另外,他在书中也会发表一些关于人生的哲学感悟,但用的是一种平易近人而又略带诙谐的风格。总的来说,《我生命中的时光》不只是一部学术自传,更是一个哲学家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领悟:开放的心胸、严谨的思维和对未知事物的永恒热情。
序
1. 出生之初
2. 近亲
3. 精神生活
4. 眼界渐宽
5. 青春事业
6. 在果园路的生活
7. 高中
8. 文明生活
9. 大一
10. 大二和大三
11. 西大荒
12. 欧洲及以后
13. 迁居
14. 研究生学业
15. 谢尔登研究员
16. 维也纳
17. 布拉格及以后
18. 华沙及以后
19. 象牙塔中人
20. 双重柱石
21. 学者学会任满
22. 大学讲师
23. 在亚速尔岛
24. 仍然是大学讲师
25. 《数理逻辑》
26. 终身教席
27. 深入墨西哥
28. 飞往里约
29. 巴西大都市
30. 《新逻辑的含义》和官僚们
31. 在另一侧的上空
32. 海军上尉
33. 生活剧变
34. 恢复教学和著述
35. 充满成就感的一年
36. 详探墨西哥
37. 中美洲及返程
38. 兰德公司、富布赖特和欧洲
39. 重回家庭
40. 三临塔斯科及以后
41. 就任牛津伊斯曼教授
42. 米迦勒学期和摩洛哥
43. 希拉里和三一学期
44. 穿梭于英国和欧洲大陆
45. 国内两年
46. 安第斯山脉
47.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罗约蒙会议
48. 儿童发展
49. 墨西哥和斯坦福
50. 西南太平洋
51. 日本
52. 韩国、阿拉斯加和欧洲
53. 在家四年
54. 六人行
55. 又见意大利
56. 重游希腊
57. 埃及
58. 坐船在沿海地区旅行
59. 米德尔敦、伦敦、圣马丁
60. 俄亥俄、加拿大、纽约
61. 意大利、达尔马提亚、维也纳
62. 哈佛致郁,巴黎治愈
63. 北欧地区
64. 埃塞俄比亚
65. 肯尼亚
66. 继续非洲之旅
67. 旅岛之年
68. 点滴纪事(1970—1973)
69. 萨维尔研究员
70. 伊比利亚、托斯卡纳、波斯
71. 美国和贝拉焦
72. 国内和美国以南
73. 耶路撒冷及之后
74. 瑞典、俄罗斯、英国
75. 最后一课
76. 退休和自由
77. 更多法语讲座
78. 美国、瑞典、冰岛
79. 南非
80. 德国和墨西哥
81. 埃及和欧洲
82. 印度
83. 现今
本人作品目录
索引
主词条汉英对照表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