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问世间情是何物 平装

分享到:

定价:¥32.80

  • 著者:119486 
  • 出版时间:2016年04月本印时间:2016年04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36页
  • 开本:16册数:1
  • ISBN:978-7-100-12101-9
  • 读者对象:大众读者
  • 主题词:诗歌欣赏中国
  • 人气:467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十首经典爱情诗歌,十个动人爱情故事。
  在天才诗人的爱情传奇里,寻找自己的爱情梦想。
  从诗词中获得温暖,从爱情中汲取力量 


  什么是爱情?中国有真正的爱情诗吗?中国有真正的“情种”吗?关于爱情的种种问题曾经长期困扰着中国人。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的爱情,没有真正的爱情诗,更没有高调声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爱情宣言。也有人说,如果中国没有爱情诗,难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说的不是爱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是爱情?“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不是爱情?的确,中国不是没有爱情诗,而是中国人的爱情很特别,中国的爱情诗也很特别,只是,中国人的“爱情”到底特别在什么地方?中国的“爱情诗”又特别在什么地方?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十首经典的爱情诗歌,十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将为大家撩开中国爱情诗歌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在诗人爱情故事的悲欢离合里感悟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这本书是了解前辈先贤们情感经历的最好选择。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早已深入国人的骨髓。但是近现代以来,我们所接触的更多的却是西方的爱情故事,白雪公主、睡美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甚至是泰坦尼克号。提高文化软实力,我们首先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华文明中情感部分的传承,这种一脉相承的、隐忍而付出的凝重而深沉的感情。我们本该更骄傲更自信的,我们的历史那样悠久,我们前人的爱情故事那么美好。做这本书希望国人越来越有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也希望读者在看到《问世间情是何物》的时候不仅受到美好爱情的感染,也能够在爱情遭遇现实问题时更加勇敢。

显示全部序言

  为自己的书稿写序,这在以前对于我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即便书稿冷冷地躺在桌面上,读着一样是有温度的,毕竟曾经付出的热情与思想沉淀在书稿的字里行间。将曾经温热的文字与此刻冷静的思考结合起来,在两者若即若离的关系中抽绎出一些感觉并付诸文字,基本上也就成篇了。
  但这一次真的有些不同,我似乎一直走不出书中的情境与语境,似乎汉武帝、卓文君、李后主、柳如是等书中的人物一直徘徊在我的前后左右,未曾远去。他们好像与我有太多未尽的话题,如“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而我也“多情为谁追惜”,舍不得他们从我的语境中离去。于是,我就这样一直在书稿中兜兜转转,不知疲倦地穿梭在李太白、苏东坡、秦少游等人之间。
  但我知道,我终究是要走出来的,因为我接下来面对的对象已经不是历史,而是读者。
  这本小书从汉代一直写到清代,选取的十对人物中,有坐拥后宫佳丽三千的一代帝王,有身居高位的朝廷重臣,亦有在仕途中沦落失意的士大夫;有温柔贤淑的大家闺秀,有性格叛逆的旷世才女,亦有出身卑微却追求独立人格的歌女、侍妾;有相伴一生的灵魂伴侣,有中途分手的多情怨偶,亦有因偶遇而演绎出来的生死绝恋——其时空跨度、人物阶层、情感类型在古代中国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如果试图以这十个案例来提炼古人的爱情观念或爱情模式,我仍觉得惶恐无已。“锦瑟无端五十弦”,爱情的话题本身就在可解、可不解、不可解之间,“无端”才是爱情最应有的状态。
  在我素来的观念里,爱情的本质就仿佛一汪清水,纯净无滓,随处而安,盈盈在前,光鉴照人。她平凡而伟大,充实而灵动,映照美丽,唤醒激情,催生梦幻,令人憧憬。在每个人的生命乃至灵魂中,爱情都像水一样无处不在。然而,具体到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其具体形态却是千差万别。如果说爱情的本质是水,那么不同的爱情经历则如同盛水的器皿,有人可以将其演绎成至高无上甚至近乎宗教般的神圣信仰,亦有人仅视之为“桑间濮上”不可登大雅之堂的儿女私情。器皿的大小、形制不同,水的形态也就千变万化。而在文学家的笔下,经典的爱情作品也是随物赋形,千姿百态了。所以,不用说十个案例,即便是一百个案例,很可能也是不够全面而准确来描绘爱情的种种模式的。
  爱情如水,却并不是水的童话;她在我们的生命中不可或缺,但有时也并非完美无缺。因此,即便是我精心选择的这十个代表案例,我也没有、也不可能刻意回避爱情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不完美:例如李白家庭观念的淡薄,小周后的任性妒悍,王朝云和柳如是身份的卑微,司马相如在爱情中偶尔的“走神”……世人眼中无比艳羡的爱情尚且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何况平淡甚至窘迫的生活呢!“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对于平凡世界中的我们,也许身边虽普通琐碎却是实实在在细水长流的爱情,才是最贴心的温暖,也最值得我们珍视。
  或许正因如此,我才试图通过对这十首经典爱情诗歌和爱情故事的诠释,提供我的一些初步思考:如何在完美的爱情理想和平凡的现实生活中寻求一种平衡,寻求一些让我们在爱情世界中安顿心灵的理由。至于更多、更深入的联想引申与理论总结,则尚有待后来者的努力。我甚至期待着,中国的学术界也能将“爱情”作为一个严肃而神圣的哲学命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我们的感性思考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土壤和更明确的方向。
  之所以有这样的期待,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权衡于中西之间时,我们经常面临诸如中国有没有真正的爱情与真正的爱情诗之类的拷问。这种拷问本质上是以怀疑为前提的。一个无法忽略的基本事实是:西方诗人几乎视爱情为宗教,愿意用生命去演绎爱情华章,甚至将爱情视为全部的生命价值,爱情亦成为重要的哲学命题;而中国人则总是将“志”傲居于“情”之上,爱情往往沦为功名失意时候的“消遣”。恰如朱光潜先生所言,西方的爱情诗重在表白对爱情的追慕,中国爱情诗则重在咀嚼爱情失落的哀怨,而爱情失落的哀怨中又或多或少隐含着对功名失落的悲叹。此外,当我们追溯古代中国涉及爱情的作品,会发现存乎夫妻之间的倒是少数——惜别悼亡之作除外,萍水相逢、触处而生、稍纵即逝的爱情经历,反而衍成文学的情感主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将“爱情”二字局限在夫妻之间,则面向中国古典时,确实不免有些尴尬。
  古代文学价值的情感序列,确乎不仅异于西方,也异乎当下。如宋代李清照写了不少与丈夫赵明诚的恩爱相思之词,王灼就认为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者”,显然包含着锐利的批评。而曾经陪伴青年柳永暮宴朝欢的安安、香香与虫虫,晏几道梦萦魂牵的莲、鸿、蘋、云等,他们与词人之间的相逢、相爱、相别、相忆,却一向被认为是本色词应有的特色之一。
  在这样的传统中沉潜久了,面对古往今来的诗词,我们往往会淡漠对情感背后身份意识的追问。但当我们面向西方的爱情传统时,特别是在持西律中的语境中,我们就很容易发现了中西之间的不一致。尤其是当这种不一致面临着“是”与“否”两种判断时,中国的爱情诗确实处境维艰。
  但数千年的文明古国怎么可能失却爱情的篇章?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怎么可能没有爱情的滋润?所以“中国式”的爱情与“中国式”的爱情诗歌才应该是我们考量的基本维度。爱情的内涵也好,模式也好,只有在“中国”的语境中才能焕发出中国爱情诗歌应有的光芒和神采。而且这种中国维度与中国语境并非一定与西方隔阂难通,在情感的内质上,中西也完全可以对勘甚至相通。
  正是怀着这样的理念,除了李清照与赵明诚一讲,我借用了舒婷《致橡树》中的句子作为主题句,秦观、柳如是二讲的主题句选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名句之外,其余七讲的主题句都是从西方语境中选择而来,分别出自恩格斯、司汤达、普希金、屠格涅夫、马克思笔下。这种看似在主题句中西之间选择的不平衡,其实正是为了寻绎中西之间爱情观念和模式上的大致平衡。因为无论传统多么强大,无论观念多么强固,在基本的人性和情感上,中西之间的相通一定是多于差异的。
  《白头吟》所表现出来“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的决绝气魄与“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朴素愿望,与法国作家司汤达注重在爱情“全过程”中体现美的愿望正相契合,一旦这一过程有了瑕疵,爱情便失去了韵味。而李白与宗夫人的爱情则与普希金所强调的“你是我终生的保护人”的信念遥相呼应,因为只有宗夫人对李白足够“懂得”,才能兴发她的包容、体谅和保护之心……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我一直固执地以为,爱情与诗歌的结合,是天地人文之间最为美妙、最具神采的结合之一。好的诗歌如水月镜花,饶有烟水迷离之致,所以解诗也一向因此而充满着风险。谭献提出“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之说,为解诗的开放多维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实际上,这种开放多维并不是无限度的,毕竟作者的经历和诗词的语境也大致规定了诗思的方向。本书选录的十首爱情诗歌,除了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与长沙歌女的故事乃在相离相合之间,元好问的《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由大雁之“生死相许”而兴“雁犹如此,人何以堪”之叹,并宛转述及自己的爱情生活之外,其余八首都是诗与人合一的。
  但即便是诗与人合一的爱情之例,我的解读仍希望能尽量排除学术史的“干扰”,直探诗歌原境,试图发掘出诗人潜藏的深意,将可能曾被误解或被忽略的本心勾勒出来。如李延年用“倾城”、“倾国”这样负面的意象来夸饰其妹,面对一国之君,自然风险极大。但这也正是因为汉武帝姐姐深刻了解其弟弟追新逐异的心态,才能用这种不仅负面而且极致的语言以引发汉武帝的猎奇之心。事实上,汉武帝也果然因此而对李延年之妹充满了期待,并最终演绎出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所描述的情境,究竟是发生在大周后病重期间,还是发生在因母亲去世而李煜守孝之时?此前对李煜耽溺声色的批评往往与将此诗作年不由分说地系于大周后病重之时有关。实际上,细勘词境并对照李煜生活的经历,李煜因守孝而不得不将自己与小周后的恋情隐秘于朝廷之中,或许才是最契合历史的可能。而苏轼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向被视为情感豁达开张的典范之句,但若寓意真是如此,何以深知苏轼心性的朝云会每唱及此二句而潸然泪下、泣不成声呢?显然苏轼词中如屈原一般身世飘零、处境萧瑟却依旧执着深情的悲凉,才是朝云深深感受到的诗情。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朝云确实无愧于苏轼“灵魂伴侣”的称号。
  类似这样的诠释,并非我有意自呈博闻、独标新说,而是我在参酌相关历史文献后获得的自然感悟。这种仿佛从历史深处拈花笑语般的感悟,是否可以据为定说,当然可以被继续拷问,但至少代表了我当下对这些诗歌的省思,我珍惜这一份纯朴的省思,并愿意与读者朋友多多交流。
  是为序。
                                                         杨雨
                                                2015年12月15日于北京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杨雨,湖南长沙人,1974年生,文学博士,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词、唐宋词学。兼任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已出版《宋词的女性意识》《传播学视野下的宋词生态》《多少事欲说还休——杨雨讲述李清照》《我是人间惆怅客——听杨雨讲纳兰》《唐宋好词——永恒的情思》《魂兮归来——听杨雨讲屈原》《侠骨柔情陆放翁——杨雨讲述传奇陆游》等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侠骨柔情陆放翁” “纳兰心事有谁知”“端午时节话屈原”“诗歌爱情”等系列节目。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十首经典的爱情诗歌,分为十讲,每一讲均从一首经典爱情诗篇切入,引出诗人(词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并通过与当代人的爱情故事或爱情观念(现实中的爱情故事或是当代经典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故事)进行比较,抽绎出不同的爱情感受,从中提升出中国人的爱情观。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与西方爱情至上的观念不同,中国人的爱情观念似乎从未被提升到信仰和理念的高度,但爱情是人性的基本需求,中国诗歌中从来不缺乏一往情深的爱情,在这个抒情诗的国度里,描绘爱情中的种种细腻感受是诗人的至爱,历代诗人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经典爱情作品,其中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悼亡绝唱,有“问世间情是何物”的痴情与忠贞,有“佳人难再得”的一见钟情,有“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的爱情理想,也有“侯门一入深似海”的分离悲歌……爱情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而这个世界并不是仅仅停留在过去,在当代人的爱情故事和爱情理想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一脉相承的对爱情的渴望、无奈与坚守。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讲 佳人难再得——汉武帝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佳人歌》)
主题句: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恩格斯)
第二讲  愿得一心人——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白头吟》)
主题句:(爱情)在真心实意地发展的全过程中处处都体现着美。(司汤达)
第三讲  相思须上望夫山——李白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别内赴征三首》其一)
主题句:我整个的生命是/和你必然相会的保证/我知道,是上帝将你赐予了我/你是我终生的保护人……(普希金)
第四讲  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离思》)
主题句:每当我酝酿写东西的时候,爱情之火都烧得我坐卧不安。如今这些都已成为过去,我老了,我既然不能爱,也就不能写作了……(屠格涅夫)
第五讲  教君恣意怜——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菩萨蛮》)
主题句:爱情就像发高烧,它的产生和消失绝不以人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司汤达)
第六讲  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主题句:诚然,这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个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都能引起我的生命中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马克思)
第七讲  两情若是久长时——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主题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泰戈尔)
第八讲 莫道不销魂——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主题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舒婷)
第九讲 问世间情是何物——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摸鱼儿》)
主题句:爱情之于我始终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说是我唯一的大事。(司汤达)
第十讲 待约个梅魂、与伊深怜低语——柳如是
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迷离,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金明池•寒柳》)
主题句: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 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你仅仅服从了/你内在的力量/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泰戈尔)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