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协调心理学与控制论

分享到:

定价:¥13.20

  • 出版时间:1997年09月
  • 页数:294页
  • ISBN:7-100-01736-X
  • 主题词:协调心理学控制论
  • 人气:123

显示全部序言

  为了更广泛、更统一、更富凝聚力地确定控制论的本质和概貌,我将在本书阐述一些被人们忽视了的控制论观点。

  当谈到1948年的控制论,我们就要追踪它演进的初始阶段,这就是《协调心理学》出现的时刻。我们也要试图更正控制论历史上存在的谬误。

  从控制论与协调心理学的相同之处我们可以看到,后者正是“控制论的渊源”——第一部基础理论控制论著作。基于大量的论据,我们申明控制论是于1925—1938年间诞生在罗马尼亚,它的所有观点均包含在《协调心理学》一书中,因而《协调心理学》勿庸置疑地优先于1948年才开始的控制论。不应忘记,当1948年控制论尚不甚发达时,以控制论设想构造的机器已经在演示了。这种历史回顾有助于理解这门科学的含义,减少盲目阐释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希望读者从该书中得到比论证<STRONG>它自己</STRONG>多得多的东西。

  我们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团阿里阿德涅线,借助它走出控制论迷宫。这个线团会有助于在错综复杂的处境中寻找方向,从先驱们的经典科学之门进入迷宫,然后从实用科学以及创建的新兴科学——边缘科学——衍生科学的大门,成功地走出迷宫。

  为了让世人研究并重视我的心理学控制论和控制论心理学,我等待了将近四十年。在四十年后,仍得由我来填补这个空白。作者比其他人更熟悉自己的思想。当它与别的思想混淆时,也只有作者本人才辨得出哪些是自己的。

  我承认美国研究人员对技术控制论和另外一些特殊控制论的巨大贡献,但是我认为,控制论在一些特殊部门的发展不能替代综合控制论的出现和存在,因为这些专门领域的控制论正是从综合控制论中产生和分离出来的。我认为,不能因为美国研究人员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而使1938年罗马尼亚的控制论黯然失色、不再存在,或者已毫无价值了;也不应推翻和修订事件的进程、摒弃和歪曲真实的历史,更不能证明作为它的先驱的《协调心理学》已经不再存在了。

  控制论仍是控制论,正如维纳所命名的那样,这好比美国仍是美国一样,这是依据它的传播者的名字命名的。不过最好还是了解一下,到底是谁发现了美洲,是谁提出并建立了控制论。

  如果把控制论——理论的、概括的和早期的控制论——看作是一组观点,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1948—1978年间出现的一组控制论观点同1938年的《协调心理学》的一组观点相像,甚至可以混同,这是很重要的事实。重要的还有,这组观点1938年前不曾出现,它被强调和勾勒出较清晰的轮廓,恰巧是在此之后。

  确定一些人和另外一些人分别对建立控制论作出了什么贡献、多少贡献,以及何时、如何作的贡献,这可能是繁难的,但并非不可能。当这个人或那个人在这门边缘科学中出现时,控制论中哪些部分已经被提出来或已经被建立,这个人或那个人对建立这门科学作出了什么纯属个人的贡献——这正是研究控制论历史的人的主要职责。

  澄清控制论的诞生问题并非毫无意义,因为这个问题被罩上了许多神秘和神奇的色彩,对此,我们必须给予更多的思索。我们认为,只有解释明白“控制论是如何产生的和它的最初形态是什么”,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门现代学科的本质。

  我们在本书优先讨论的问题正是控制论的诞生,而不是它诞生之后的这些人或那些人所搞的具体的控制论。

  控制论极受惠于帮助它降生的助产婆、为它受洗的神父和哺育它成长的奶妈。但是,生它的并不是助产婆,也不是神父,更不是奶妈。我们在这里关心的是它的发明权,而不是其他一些次要的方面。

  一定要明确区分1938年建立的完整的控制论和它的先驱——区分完整概括的控制论和它的组成元素。1938年出现的控制论是一种完整的概括的控制论,是明显地从它的前身分离出来的第一部系统的控制论。

  前身毕竟是前身,由这些前身综合成了一部新的真正的学科,这就是控制论。它的前身是值得珍视的。控制论竭力隐藏其灵感的来源,所不同的是,《协调心理学》给了它应有的荣誉,在本文和书目中,提到了大约700名先驱。先驱者的淙淙小溪,于1938年汇成了《协调心理学》,它揭开了控制论的序幕,并以此为起点,发展为另外的概念系列:控制论的概念系列。

  重要的不是去了解谁具有必要条件(能力、天资、具备最新的图书资料、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富有才能的忠诚的研究小组、必要的资助等等)可以去创建这门复杂的理论,或是去了解谁可能建立控制论,谁实际上建立了,并且是最早建立了控制论。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我们不需要经不起推敲的臆测的论据。就我们讨论的问题而言,我们有真实可靠的证据,这比盖然的演绎要好无数倍。

  也许有人会责怪我,作为理论家我没有用实验核实自己的理论。人们都知道,由于劳动分工,一般来说,理论家仅仅只是理论家,不能要求他们也必须是实验者。作为一个理论家,当他提出某一理论,并且证明它是确实有效的,我想他就完成了所承担的使命,验证是另外一些人的任务。如果有人验证了这个理论,这意味这项理论的客观性和价值又有了新的保证。在这儿,我们还要指出,我们的协调理论和控制论并不是由另外一些理论家来验证的,不是由哈佛大学的医生们来验证的,也不是由最早支持控制理论的数学家们验证的,而是由“已证明其有效性的技术人员(维纳——140,225)”和无数的工程师们验证的,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各显其能,制造出了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的机器。

                           作 者

显示全部前言

               <STRONG><FONT size=4>中译本前言</FONT></STRONG>

                陈  原

  罗马尼亚学者奥多布莱扎的《协调心理学与控制论》(柳凤运、蒋本良译)即将出版了,我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心中顿时泛起了一些往事。那是十三年前(1983年),我应邀到比利时那慕尔参加第十届国际控制论大会,结识了一个罗马尼亚核能研究所的控制论学者巴茹列亚努,他跟我以及参加会议的许多学者都住在圣心大学信息学院的宿舍里,早晚在一起。他编在第一组,普通控制论即控制论理论组,我编在第十二组即语言控制论组。他在小组里作了关于奥多布莱扎与控制论的发言,那天我跟比、德、意、美、法诸国的控制论学者都去听了。会上讨论气氛很热烈,提问不少,但因为没有一个人读过奥氏的著作,许多人(例如我)连奥氏的姓名都没有听见过,只能就巴氏在会上宣读的论文提出意见。记得巴氏有一个论点说,维纳只发现控制论的一个规律——即反馈规律,而奥氏则发现了九个规律,而且奥氏的书是1938年在巴黎出版的,维纳的书后十年才在巴黎印行,所以控制论的创始权属于奥多布莱扎,而不属于维纳。他又说奥氏的可逆性规律就是维纳的反馈规律,而前者比后者更完善,内涵更丰富;据奥氏的阐述,他这条规律表明:现象A(因)导致了现象B(果),反过来。现象B(作为“因”)又丰富了现象A(作为“果”)。大家不太同意他的说法,认为反馈跟可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不能混为一谈。第二天早餐时,这位学者非常激动,说是昨天他的发言没有受到重视,说是西方来的学者根本不听他所说的。须知当时冷战还没有结束,在所谓东西方的学者之间也受到冷战的影响,情绪往往是容易激动的。他说,西方只知道维纳,只知道美国人维纳,硬说维纳是控制论的创始人;他说他在会议上提出控制论的首创权应当属于奥氏,他抱怨与会者没有同意他的意见。老实说,那次会上并没有人带着偏见反对他的论点,不过直到那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才第一次知道罗马尼亚学者奥多布莱扎早在1938年便在巴黎出版了《协调心理学》第一卷[大家都知道维纳的《控制论》是1948年才在巴黎(也在巴黎!)首次印行的]。他随后送给我一本书,并且用英文写上“致以良好的祝愿,祈望将来的合作”。就是这本《协调心理学与控制论》,书是用罗马尼亚文写的,只有两页英文简介。罗文我不懂,只读了英文简介,觉得很有意思,确实山外有山,维纳之外还有学人更早地提出有关控制论的若干观点。

  然而读过《协调心理学》这部书的人,即使在这门科学的圈子里,也确实很少。在西方,通晓罗马尼亚文的也不多,何况罗马尼亚还是我们称为“弱小民族”的小国,极少数大国带有偏见的学者不爱理会。奥氏这部重要著作虽在1938年出了第一卷,接着1939年出了第二卷,那时大战已迫在眉睫,发行渠道显然受阻(据说连中国也发过书——可是我回国后在北京图书馆以及其他大学图书馆的书目中也没有找到此书);多年没有英文译本,直到1983年我们开会时,才看到一份推广品,宣布英译本第一卷即将出版。两年后,我到布达佩斯参加世界控制论信息论一次讨论会时,才有机会翻阅这部英译本。厚厚的一部大著,足有九百多页,定价很高,买不起,只能约略地看了一下。我记得会后我们几个不同国籍的与会学者闲聊时,都说这不奇怪,若干科学家在不同的环境中独立研究,互不知道,却同时或差不多同时发现或发明相似的或甚至相同的规律,在科学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而且所有科学发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是在前人的成果上创新的。所以我们对谁享有创始权一事,不怎样重视;但是像我这样来自长期被西方发达国家压迫欺负的国度的学人,对于罗马尼亚学人所具备的民族感情,是能够深刻理解的。

  维纳的书为什么只字不提奥氏的书?维纳究竟看到过《协调心理学》没有?这些问题可仍然困扰着我。当我后来访问德国帕特玻恩控制论研究所时,曾就此请教过研究所所长弗兰克教授。我知道他是学术界朋友中唯一同维纳一起开过会的学者。据他的见解,维纳可能未读过奥氏的书,也可能浏览过,但认为同他的控制论,无直接联系,不予重视。维纳最亲密的合作者是墨西哥神经生理学家罗森勃吕特,他是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坎农(《躯体的智慧》的作者)的学生和同事,他对他们都很尊重。值得注意的是维纳还从坎农那里借用了“内稳态”(homeostasis)一词,可能维纳所提到的心理学不是一般的心理学,而是跟神经生理学有关联的学科。也许维纳看过书,却不怎样瞧得起这位罗马尼亚学者,这也说不定。他说,这种公案实在不必多管。我想,他这话可能是对的,而且很难有一致的结论;但“弱小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我是很理解的。

  从比利时回来,我写过一篇旅行纪事,略略讲了这件事(文章收在《人和书》中,三联书店,1988版)。那篇纪事还记载了那时听到的细节,例如说,有一个罗裔的意大利学者德拉干教授,因为发明了什么,得到一大笔钱,他就在瑞士南部旅游地卢干诺办了一个“奥多布莱扎控制论研究院”(后来这个研究院便与我联系上了,它的内部通讯我也有机会经常读到了)。研究院的内部通讯稿,每期的封底都有一张图表,列举出在控制论领域内各国学者的成就比较。据这图表记录,发现最少的是维纳,1948年才发现了一条规律,发现最多的是奥多布莱扎,1938年就发现了九条规律。两者之间,亚什比1651年发现三条规律,杜克罗克1965年发现两条,波斯蒂尼库1945年发现四条。问题远不是发现规律多少,这个图表显示,奥多布莱扎要处理的是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他揭示处理的是普遍规律;而——整个图表指明——维纳处理的不过是人、动物、机器之间的“通信”,只不过是某些技术问题,工程问题,生物界某些控制和受控制的问题。

  米海•高卢特别为本书(《协调心理学与控制论》)写的《导言》,给出了奥多布莱扎发现的全部九个规律,那就是:协调/失调规律和可逆性规律,以及平衡规律(指的是动态平衡,振动平衡,而不是静态平衡),等值规律,补偿规律,反作用规律,循环性规律,变换规律和终极规律。据本文开头提到的巴茹列亚努在他的论文《决定论和信息》(发表在上述通讯稿1987各期)对头两个规律特别是协调/失调规律作了非常简单明了的阐发(如2•3•1和2•3•2节)。这使人联想到维纳的反馈学说:演绎与反馈,正反馈与负反馈。另外,《导言》十分正确地指出,协调心理学欠缺的是没有导入信息概念。指出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缺少信息观念!而维纳正是在信息论的背景下进行控制论的定位的;但是不能责备作者,因为信息虽然与物质、能量早已存在,并且成为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然而信息概念的完整阐述(E.C.申农)直到40年代才问世,而协调心理学的成型早在30年代末期。

  奥多布莱扎生于1902年,学医,专攻神经学、神经生理学。后来转入心理学领域。三十六岁那一年发表了他的主要著作《协调心理学》第一卷,旋即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作为军医度过了整个战争。战后第二年(1946),他提前退休,隐居在偏僻的乡下,潜心研究他的学问,他着了魔似的迷上心理现象,把所有社会现象和自然界发生的某些现象,都跟心理现象挂了钩,但似乎对他原先发表的协调心理学没有什么发展或提高。有学者说,他几乎过着隐居生活。但是到60年代,维纳逝世(1964)后,奥多布莱扎对控制论‘鼻祖’是谁(是维纳还是奥多布莱扎)的问题耿耿于怀,不断写文章论辩,几乎可以说,在这位学者六十岁以后直到他七十六岁(1978)辞世,他都为“捍卫”罗马尼亚学者的“创始权”进行论辩,最后写成这部《协调心理学与控制论》,他生前来不及看到此书的出版,据说他只看到过校样——书是在这位学者辞世后一个月问世的。由于这是一部论辩性的著作,所以观点鲜明,材料充实,甚至可以认为此书提纲挈领地阐明了这一学科的精粹。

  《协调心理学与控制论》是一本论辩性的著作,它是为着反驳世间认为控制论的创始权利应属于维纳、而不是协调心理学创始人奥多布莱扎而写的。关于这部著作,P.涂多斯在上举研究院的内部通信刊物中,曾有专文论述,其中他说到,最令人不解的是维纳在1948年初版的《控制论》一书中竟然没有提起奥氏的书。奥氏对此特别不满意,断定维纳是有意剽窃。罗马尼亚许多学者认为,维纳在创始他的“控制论”时,肯定读过奥氏的书,理由有三:一是1937年在布加勒斯特召开国际军事医学大会时,美国海军部派了巴因布里治参加,此人接触过协调心理学的内容,哈佛学人不可能不知道;二是1941年美国心理学界最有名的月刊《心理学文摘》刊登了S.M.斯特朗写的《协调心理学》书评,维纳绝对看得到,因为维纳在构思控制论时,对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是很重视的,维纳在他的《控制论》一书中说到,“吸收一些心理学家的必要性,从一开始就十分清楚”,既然这样,已经有评介的《协调心理学》就不能不在维纳的视野之内;三是——作者说——比较维纳论述反馈原理的内容跟奥氏论述可逆性原理的说法,很多相似甚至雷同的地方。作者认为如果奥氏不是在他的晚年写出一些论辩性的学术文章以及这部论辩性著作来,可能科学界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本《协调心理学》,更不必说吸收其精华了。作者公正地指出,奥氏晚年热衷于捍卫他对控制论的创始权,却没有能够在新的科学条件下发展和丰富他的协调心理学,反面认为控制论尽在此书中。不过作者也郑重指出,《协调心理学》和《协调心理学与控制论》两书都有很充实的内容,值得后人去钻研和评价的。


  1984年商务印书馆邀请许多学者座谈七年出书规划,会上我建议赶快把书译出,开阔我们的视野。我列举了我国译介控制论跟控制论有关的著作:维纳的《控制论》出书后14年有中译本,他的《人有人的用途》则在出书24年后,阿尔贝勃的书,18年后;诺伊曼的书,7年后。

  ——而这部论辩性著作刊行于1978年,如果今年能问世,则在原书出版后18年。不算快了,但终归能介绍给中国读者了。开完那次会,我就把书交给从罗马尼亚回来的柳凤运,请她设法翻译出版,我说,我相信她加上她的爱人一定能翻好,因为他们夫妇俩有足够的条件做好这项工作:因为她在罗马尼亚生活过几年,并且在那里学会罗文,而她的爱人则是国内有数的精通罗文的专家之一,她本人又是学自然科学出身的。

  无论如何,不管控制论的始祖是什么人,我们译介此书,对中国读书界是大有裨益的。对控制论的理论研究,同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一样,首要的一点是开阔眼界,吸收不同的意见,加以消化,然后能够进一步将学科推往高峰。

                            一九九六年九月

显示全部后记

<STRONG><FONT size=4>           译后记

</FONT></STRONG>  本书系根据罗马尼亚克拉约瓦罗马尼亚著作出版社1978年版译出。作者斯特凡•奥多布莱扎,罗马尼亚医生、学者,生于1902年,卒于1978年。年青时学医,并从事病理、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及心理学研究。1938年出版著作《协调心理学》,创立了协调心理学。作者认为,这正是普通理论控制论,较1948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出版《控制论》早了十年。作者认为,控制论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学科,对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实现思维机械化和人工智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堪称引起了人类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即用机器仿效和替代人的脑力劳动(第一次产业革命是用机器仿效和替代人的手工劳动)。该书是作者最后一部论辩性著作,从控制论的历史着手,全面论述了控制论与协调心理学的关系。在我国,奥多布莱扎及其协调心理学鲜为人知,有关资料也极少,现译出介绍给国内学术界及感兴趣的读者。

  翻译中,曾得到陈原同志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特此深表谢意。译者学识浅陋,译文中错谬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1994年于北京

显示全部目 录

导言



年表

第一章  什么是控制论?

  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概念

  1948年之后的控制论概念

  控制论——关于调节的理论

  控制论——循环过程的科学

  循环过程派生的定义

  控制论是关于人工思维和机器人的技术

  控制论——天然思维的新术技(方法)

  控制论——一种类比法

  控制论——模型法和模拟法

  控制论——使各门学科接近的方法

  控制论——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与方法

  控制论——多学科探讨法

  控制论——跨学科作用的方法

  控制论——概括的方法

  控制论——统一和综合的科学和方法

  关于控制论方法论的几点总的看法

  控制论——一种心理学

  对以前定义的几点看法

  综合性定义

  控制论——对动物和机器的控制

  从“控制”到“心理学”(编码和译码)

  控制论——动物和机器的心理学

  一种关于特性的“保持法则”

  渗入控制论的心理学的各种变体

  控制论作为心理学变体定义的优越性

  结论

第二章  协调心理学和控制论

第三章  控制论的历史

  心理控制论的由来

  控制论学派

  《心理学文摘》1941年1月的评介文章

第四章  控制论在美国

  哈佛大学医生小组

  罗森勃鲁特—维纳的合作

  在方法论方面合作

  在思维机构化方面合作

  诺伯特•维纳与循环过程

  1943年的论文

  普林斯顿会议

  纽约的混合型集会

  “控制论”的命名

  1948年的控制论

  1948年控制论是以何起始的

  1948年控制论的不寻常方面

  烦扰着的几个10年

  诺伯特•维纳(1894—1964)

  其他几位控制论先驱

  从机械论心理学到心理学机械

第五章  控制论问题

  控制论源于何种学科?

  普通控制论及其与特殊控制论的关系

  数学与控制论

  控制论是何时具体地真正诞生的?

  控制论诞生了几次?

  控制论是集体的事业?

  控制论是如何诞生的?

  控制论诞生于何处?

  对控制论贡献的多样性

  先驱、实践者和继承者

  控制论的独特性

书目提要

参考书目

人名译名对照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