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经济与社会(上卷)

分享到:

定价:¥32.00

  • 出版时间:2006年02月
  • 页数:711页
  • ISBN:7-100-01935-4
  • 主题词:经济社会上卷
  • 人气:195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年)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是当代西方颇有影响的学者。《经济与社会》一书是在他去世之后,由他的夫人玛丽娅娜•韦伯整理、出版的。之所以说是整理后出版,其一是韦伯生前没为此书给出一个总体结构的计划;其二,后一部分,即为“具体的”社会学部分的写作是先于前一部分,即“抽象的”社会学部分(根据所标出的写作时间,第一部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18—1920年的期间写的;第二郎分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大约1911—1913年的期间写的)。所以第一版的前言里说,各章的先后顺序只好由玛丽娅娜•韦伯及她的同事们来安排、决定。而那些没有完成的章节,就只好保留原样了。关于本书书名的变故,整理者们在出版前言里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与说明。

  从1921年第一次出版《经济与社会》一书到1955年再次被整理、出版的漫长历史期间内,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未减弱本书的作用与影响。因此,1952年,德国出版商与本书的整理者约翰内斯•温克尔曼签订了合同,重新出版马克斯•韦伯在社会学方面的工要著作,其中之一便是《经济与社会》一书。他们根据马克斯•韦伯于1915年首次发表的、为《社会经济学概论》整套丛书的编辑所草拟的总体计划以及《社会经济学概论》各卷中所附的“丛书分卷”体系的内容概览,组织了一批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对照原出版物作了比较精心的筛选、重新构造,同时也纠正了印刷上的错误,甚至是一些歪曲正文的错误,还补充进了后来陆续发现的新的章节,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手上的这本新的《经济与社会》的二卷本书。

  由于篇幅问题,本书分为上、下两卷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所谓的抽象的社会学部分,是从“最小的社会单位”,也就是从个人的在社会学上有重要意义的举止与行为,上升到社会关系,上升到人的(非团体组织的)社会的共同行为,再上升到联合体与群体,最后上升到社会团体,直至政治团体的论述;第二部分对事实的分析与论述,亦即具体的社会学方面,体现了韦伯的特殊的方法论。这部分所涉及的是社会学—经验论的观察方法与法学的或其他规范的观察方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各自研究对象的领域,实际上意味着经济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原则关系,这也正是韦伯所要论述的原则关系,也是经济与社会间最最普遍的实际关系,还有它们之间存在的依赖关系和在经验上的相互影响等等。

  为适应我国在社会学方面研究的需要,我们出版了本书,今后我们还将陆续翻译、出版有关的著作,以供广大科研人员和读者参考。

显示全部后记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年)是当代最负盛名、最杰出的社会学家。除了卡尔•马克思外,马克斯•韦伯与弗洛伊德、尼采和爱因斯坦一起,属于给本世纪的思想打下最深刻烙印的少数西方的伟大人物,他属于西方现代最著名的政治思想家。

  马克斯•韦伯最重要的贡献是创建和阐释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学。但他“不仅建立社会学,他与社会学共存,永垂不朽”(1988年10月9日《法兰克福汇报》)。甚至社会学本身有时也经历着重重危机,而马克斯•韦伯在科学领域里的杰出地位,在西方现代科学的论战中,却从未受到或面临直接的威胁和挑战。当然在社会主义国家,则另当别论。不过,在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里,马克斯•韦伯遭到一个时期的冷遇之后,介绍和研究他的著作也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在现代社会科学的学术讨论中,马克斯•韦伯著作中常用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像“使世界摆脱魔法”、“理性化”、“官僚体制化”、认识方法论中的“价值自由”、“责任伦理”等等,几乎无所不在。除了对社会学的影响外,他的著作对政治学、经济史、社会史、尤其是宗教史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经济与社会》(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虽然是作者逝世后才汇集、整理、出版的,但是,它无愧为马克斯•韦伯的代表作,尤其是他的社会学的代表作。关于这部巨著的内容、结构、出版以及自首次出版(1922年)以来版本的演变与增补,本书新版整理者约翰内斯•温克尔曼(Johannes Winkelmann)在第4版和第5版的前言中,作了详尽而深刻的论述和介绍,对此无庸再多赘言。

  不过,笔者想着重指出两点,供读者参考:

  1.本书第一部分《社会学的范畴学说》不仅占有大量篇幅,而且也是马克斯•韦伯“理解社会学”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理解和研究本书第二部分《经济和社会制度及权力》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理解和研究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的重要基础,甚至也是理解和研究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德国,《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这一章出了单行本,发行历久不衰。迄今为止,至少已出过6版。在有些国家(如日本)和地区(如我国台湾省),在尚未能翻译出版《经济与社会》全书之时,作为权宜,先翻译出版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供了解和研究这位科学泰斗之用。

  2.“统治”作为“整个社会现象”的基本核心对马克斯•韦伯来说,是一个基本的概念。《统治社会学》这一章不仅占全书1/3强的篇幅,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而且也是他整个著作的一个核心部分。马克斯•韦伯在这里提出了统治的产生、发挥职能的方式、结构形式和合法性等问题,这些都是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经典问题。因此,他的统治社会学也被有些学者看作是他的政治学。除了他的两卷集的《政治论文集》外,《经济与社会》也是研究马克斯•韦伯的政治思想的基本著作。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斯•韦伯及其思想和著作的介绍与研究,起步较晚,甚至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比较,也相对较晚。在社会学被革出“教”门——近30年之久在我国教学领域和科学研究无立足之地——的时代,想介绍和研究马克斯•韦伯是难以想像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高等学校重新开设社会学系或专业,或者讲授社会学课程,社会科学研究部门重新设置社会学研究机构,才从根本上为介绍和研究马克斯•书伯提供了可能性,创造了大环境。重获新生的社会学在我国的科学殿堂和高等学府赢得一席之地后,社会科学界的有识之士立即呼吁翻译和介绍马克斯•韦伯的著作,尤其是他的社会学代表作——《经济与社会》。

  在这种背景下,笔者不顾自己所学并非社会学专业,也不顾个人才疏学浅,冒昧忝任马克斯•韦伯这部科学巨著之翻译。笔者曾译过一些政治的、历史的、经济的、法律的、乃至古典哲学的著作。说实在的,《经济与社会》是我所遇到的最难读、因而也最难译的作品。作者才高识广,博古通今,作品内容包罗万象,几乎囊括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偶尔也涉及自然科学领域,加上有些语言文字比较晦涩难懂,诸多语种的外来语词句,甚至现在有些德国人也感到陌生、难读、不易理解。为忠实、准确翻译这部著作,笔者曾两度(共10个月之久)赴德作专门研究,着重研读它和作者的其他著作,查阅有关资料,请教有关专家。历时4年,才终于能使全书得以付梓。可谓一段不很轻松的历程,然而是值得付出艰辛的劳动。

  近几年来,一批德国学者、教授正在重新整理出版《马克斯•韦伯全集》,工程浩瀚,据说全集将有20多卷之巨。德裔英国著名社会学家达伦道夫勋爵(Lord Dahrendorf)在汉堡会见笔者时称:这是社会学界的一件大事。有关出版社电话告之笔者:目前全集已出10多卷,但尚未出到《经济与社会》这部分,新版将不再采用这个书名,这一部分连同其他文章、资料将分数卷出版。个人要翻译数倍于目前这部巨著的、帖卷浩繁的超级巨著,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如能一读全集新版的这一部分,对于准确理解和翻译,定会有弥足珍贵的帮助。可惜,这个遗憾只能留待以后再作弥补。

  在翻译过程中,笔者曾参考厂京特•罗特(Gunther Roth)和克劳斯•戚蒂奇(Claus Wittich)的英文译本。德文原著段落—般很长,中译本基本上根据英译本重新安排段落。与德文原著相比,英译本的语言更通俗、更流畅些,有些译注很有参考价值。笔者也力争使中译本文字尽量通俗易懂些。然而如前所述,社会学并非本人所学专业,不敢冒然“自由”翻译(英译本译得比较“自由”,因为英译者是社会学教授),而是严格按原文译出(有时甚至包括行文风格),深恐略为“自由”翻译,会有失原著之含义。在“信”、”达”、“雅”不能求全之时,只好令后者服从前两者。这恐怕也是翻译学术著作时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笔者衷心感谢德国汉堡的历史学博士迪特里希•德泽尼斯(Diedrich Deseniss)和法学博士赫尔曼•韦伯(Herrmann Weber)两位先生。德泽尼斯博士先生在解决翻译《经济与社会》的历史疑难点和无数外来词方面,韦伯博士先生在法律知识和法学史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笔者无疑要走很多弯路。汉堡国家和大学图书馆以及汉堡大学各文科院系图书馆,为笔者敞开所需要的一切图书资料,提供特殊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汉堡社会和文化基金会(Hamburger Stiftung fur Soziale und Kulturforderung)以及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王宽诚科研基金会(DAAD-K•C•Wong•Forschungsstipendien)分别为笔者提供一次旅德经济资助,本书得以顺利翻译,也有它们的贡献,在此仅表谢忱!

  笔者为能把《经济与社会》翻译介绍给我国读者,为我国的社会学界研究马克斯•韦伯尽微薄之力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是,面对这部洋洋百万余字的巨著,个人的能力和知识毕竟很有限,尽管笔者尽了最大的努力,对原著的理解、概念和术语的应用、译文的表述,不准确乃至错误之处,恐难避免。敬请我国社会学家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笔者将感激不尽!

  愿这部译作能为中德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添砖加瓦!


                        林荣远 1996年3月于北京

显示全部目 录

第5版前言

第4版前言

第l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一部分 社会学范畴理论

第一章 社会学基本概念

  <1> 社会学和社会行为“意向”的概念

      一、方法论基础

      二、社会行为概念

  <2> 社会行为的动机

  <3> 社会关系

  <4> 社会行为的类型:习惯习俗

  <5> 合法制度的概念

  <6> 合法制度的种类:惯例和法

  <7> 合法制度的适用原因:传统,信仰,章程

  <8> 斗争的概念

  <9> 共同体化和社会化

<L0>  <10> 开放的和封闭的关系

  <11> 行为的归结。代表关系

  <12> 团体的概念和种类

  <13> —个团体的制度

  <14> 行政管理制度和调节制度

  <15> 企(事)业和企(事)业团体,协会,强制机关

  <16> 权力,统治

  <17> 政治团体,僧侣统治团体

第二章 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基本范畴

  <1> 经济行为的概念

  <2> 有用效益的概念

  <3> 行为的经济取向

  <4> 合理经济行为的典型准则

  <5> 经济团体的种类

  <6> 交换手段,支付手段,货币

  <7> 典型的货币使用的基本结果。信贷

  <8> 市场行情,市场畅销,市场自由,市场凋节

  <9> 经济的形式合理性和实际合理性

  <10> 货币计算的合理性

  <11> 获利的概念和种类,资本计算

  <12> 实物计算和自然经济

  <13> 货币计算的形式合理性之条件

  <14> 流通经济和计划经济

  <15> 经济劳动效益分配的类型(概述)

  <16、17> 技术的劳动效益划分的种类

  <18> 劳功效益分配的社会种类

  <19> 劳动效益使用的占有

  <20> 生产手段的占有

  <21> 支配性劳动效益的占有

  <22、23> 剥夺劳动者对生产手段的占有

  <24> 职业和职业划分的种类

  <25> 采用计算的劳动效益的条件:适应性,劳动培训,劳动意愿等

  <26> 对计算陌生的劳动效益共同化:共产制度的形式

  <27> 资本货物,资本计算

  <28、29、29a> 贸易的概念和形式

  <30> 资本计算的形式上最高合理性之条件

  <31> 赢利的“资本主义”取向的典型方向

  <32> 现代国家的货币制度和不同的货币种类:通用货币

  <33> 有限法偿货币

  <34> 票证货币

  <35> 货币的形式效用和实质效用

  <36> 货币政策的手段与目的

     关于国家货币理论的补遗

  <37> 政治团体对经济的非货币意义

  <38> 政治团体的财政筹措

  <39> 对私营经济的反作用

  <40> 经济对团体形成的影响

  <41> 经济行为的推动力

第三章 统治的类型

    一、合法性的适用

  <1> 统治的定义、条件和种类。合法性

  <2> 合法统治的3种纯粹类型:合理的、传统的、魅力型的统治

    二、设有官僚行政管理班子的合法型统治

  <3、4> 合法型统治:借助官僚行政管理班子的纯粹类型

  <5> 官僚体制—集权的行政管理

    三、传统型的统治

  <6、7> 传统型的统治

  <7a、8> 老人政治,父权制,世袭制

  <9> 等级世袭统治

  <9a> 传统型的统治与经济

    四、魅力型的统治

  <10> 魅力型的统治,它的特点和共同体化

    五、魅力的平凡化

  <11、12、l2a> 魅力的平凡化及其影响

    六、封建制

  <12b> 封建制,采邑封建制

  <12c> 俸禄封建制和其他封建制

  <13> 不同统治类型的混合

    七、魅力的民主的新解

  <14> 对魅力作民主的重新解释

    八、合议和权力分立

  <15> 合议与权力分立

  <16> 分类化了的权力分立

  <17> 政治权力分立与经济的关系

    九、政党

  <18> 政党的概念和本质

    十、非统治型的团体行政管理和豪绅名士掌政

  <19> 非统治型的团体行政管理和豪绅名士掌政

  <20> 绅士行政管理

    十一、代议制

  <21> 代议制的本质和形式

  <22> 由利益代表执行的代议制

第四章 等级与阶级

    一、概念

  <1> 阶级地位,阶级,有产阶级

  <2> 职业阶级,社会阶级

  <3> 等级地位,等级

      附录


             第二部分 经济与社会制度及权力

第一章 经济与社会制度

  <1> 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

  <2> 法的制度,惯例和习俗

  <3> 法的强制对经济的意义和局限

第二章 概述共同体的经济关系(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实质:经济共同体,经济行为共同体,经济调节共同体

  <2> “开放的”和“封闭的”经济关系

  <3> 共同体的形式与经济利益

  <4> 由“经济行为”共同体创造经济劳动效益的类型和经济形式

  <5> 共同体的需求满足和负担分配的影响。经济调节的制度

第三章 共同体化和社会化的类型及其同经济的关系

  <1> 家族共同体

  <2> 邻里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区

  <3> 家族共同体内部的性关系

  <4> 氏族和性关系的调节。家族共同体,氏族共同体,邻里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

  <5> 与军事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关系。“婚姻财产法”和继承法

  <6> 家族共同体的解体:它的职能地位的变化和日益增长的“可计算性”。

    现代贸易公司的产生

  <7> 古希腊式“家族”的发展

第四章 人种共同体关系

  <1> “种族”属性

  <2> 人种共同信仰的产生。语言和文化共同体

  <3> 与政治共同体的关系。“部落”和“民族”

  <4> 民族和文化威望

第五章 宗教社会学(宗教共同体化的类型)

  <1> 宗教的产生

  <2> 巫师——神职人员

  <3> 神的概念。宗教伦理。禁忌

  <4> “先知”

  <5> 教区

  <6> 神圣的知识。布道。灵魂的关怀

  <7> 等级、阶级与宗教

  <8> 神正论问题

  <9> 拯救与再生

  <10> 拯救的途径及其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11> 宗教伦理和“俗世”

  <12> 文化宗教和“俗世”

第六章 市场社会化(未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