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双重约束:中国商品市场波动的分析

分享到:

定价:¥14.00

  • 出版时间:1999年08月
  • 页数:273页
  • ISBN:7-100-02727-6
  • 主题词:双重约束中国商品市场波动分析
  • 人气:79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STRONG>         </STRONG><STRONG>《市场经济研究丛书》出版说明


</STRONG>  市场机制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市场对经济的运行,并不是万能的,它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理论界、政府部门和实业界等均积极开展“重新理解市场经济”的研讨。他们对于市场概念、市场作用、市场发展、市场体系、市场结构、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宏观基础、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整治市场失灵的方案等等问题,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理解。

  根据社会实践与理论研究,国内外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世上并不存在纯而又纯的市场经济,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政府应当采取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并用的政策。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促进效率,提倡公平和扶植宏观经济的增长与稳定。今天没有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不受到政府机构的带有或多或少强制性的指导。只有国家干预和市场相结合才能形成较为正常的市场经济。市场越发达,国家干预越重要。

  为了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我国也正在应用市场这一重要工具,力争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为配合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们特编辑出版这套《市场经济研究丛书》,有选择地印行我国学者研究国内市场经济问题的论著,并以编写或翻译形式适当反映国外学者在市场经济领域,特别是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演变、各类市场经济运行以及市场实务操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供读者参阅。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显示全部序言

<STRONG><FONT size=3>          潜心研究,开拓创新</FONT></STRONG>


  我很高兴能够为陈乐一博士的专著《双重约束:中国商品市场波动的分析》写序,因为这是我所见到的国内最早一本专门研究商品市场波动的专著。在这以前关于商品市场的供求、流通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以及价格变动的书,一般为商品市场局势的实证分析而没有提到市场波动的理论和规律的高度来研究;一些关于波动的专著,则又着力于阐明和论证周期波动的理论以及分析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没有单独对商品市场的波动从理论到实际进行专门的探索和研究。为此,陈乐一的专著既高于一般商品市场的实证分析,又在一般周期波动的理论研究和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分析的基础上深入一步,把市场运行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过程来加以研究。这个研究成果,不仅使我们能够掀开转轨时期商品市场商品流通增长变化的面纱,以便窥视其运行的规律性,而且有助于对转轨时期中国经济的波动从商品市场方面作具体的、更切实际的认识,因为市场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而商品市场则是市场体系的基础部分。

  经济波动和市场波动是否同一回事,研究经济波动是不是就不必研究市场波动了呢?抑或说,市场波动问题并不独立存在,没有必要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来研究呢?不是。固然经济波动在实质上决定市场波动,经济波动在市场上的反映会表现为市场波动,但二者不可等同对待。决定市场波动的因素除了包括决定经济波动的诸因素以外,还有直接作用于市场,特别是商品市场的供求、价格、供求关系和价格之间的交互作用、竞争和投机乃至政府对市场干预等诸因素,因而市场波动和经济波动在总的方面相一致以外,在波动的时间、范围、强度、形态等许多地方会有出入。客观上,市场波动既难以与经济波动分开,是经济波动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又能相对独立,有其自身运动的特性和特点,可作为特定的经济问题来加以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时,曾经提出许多领域、许多方面的波动和危机,不仅有生产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财政危机等,而且有商业危机、贸易危机、市场危机、世界市场危机等。可见,陈乐一博士把市场波动作为科学研究的课题是能够确定的。

  既然市场波动可以作为独立进行研究的课题,那么对这个问题,特别是转轨时期商品市场的波动进行专门的研究,有何特殊的、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呢?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回答陈乐一博士这本专著的首要贡献在哪里。分析转轨时期商品市场波动的意义,首先在于通过实证分析肯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市场有没有波动;其次在于从理论上分析这个时期商品市场波动的性质和特点;第三在于弄清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现商品市场波动的深层原因,以作研究未来的借鉴;第四在于探索我国商品市场未来可能发生波动的趋势和特点;第五,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强有力的对策以确保商品市场波动控制在“可运行区间”,实行良性运行。事实上,陈博士正是沿着这个思路来进行研究的,因而它的学术成果,不仅在理论上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波动问题的认识添砖加瓦,特别是在市场波动方面开辟了新天地,而且在实践上为转轨时期商品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广大的商品经济主体跳出即期市场局势的框框,拟定长期发展战略准备了重要的前提材料。

  ……

                        林文益

                      1997年1月于北京

显示全部前言

  商品市场波动是经济波动的一种反映,研究商品市场波动有助于提高对经济波动的认识。然而,商品市场波动毕竟不同于经济波动,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改革以来转轨时期中国商品市场的波动,而非宏观经济总量波动。当然,商品市场波动和经济波动又确实往往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开。因此,本书在研究中国商品市场波动时,更多的是将市场置于国民经济总体来考察,要了解商品市场波动,一定要首先研究经济波动乃至经济危机问题,并以此作为背景。

  本书认为,经济波动可划分为两大类型:需求约束型波动和供给(资源)约束型波动。这两种波动在形式上是颠倒的,需求约束型波动是生产相对过剩带来的,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供给约束型波动则是商品供给短缺,生产严重不足的结果,存在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与经济波动相对独立的中国商品市场波动,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末期以来,具有供给约束型波动和需求约束型波动的双重性质,也就是说,这一时期以来中国商品市场的持续繁荣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难以为继,必然走向萧条和疲软,这种转变是由于受到来自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双重约束,特别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需求约束呈逐渐加强之势,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咄咄逼人。这就是本书的中心论点。

  商品市场波动有两种,即良性商品市场波动和恶性商品市场波动。良性商品市场波动是指商品供求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对供求均衡状态的偏离保持在市场的常态波动区间或“可运行区间”内,在这个区间内,波动不会对商品市场乃至国民经济构成危害,不影响市场和国民经济的顺畅运行。相反,恶性商品市场波动则是指商品供求对均衡状态的偏离超出了市场的常态波动区间或“可运行区间”,以致对商品市场和国民经济造成了危害,影响了市场和经济的正常运行。这里的常态波动区间或“可运行区间”,是指商品市场波动的可接受限度,由上限和下限组成。介于上下限之间的区间即为“可运行区间”或常态波动区间,超出这个区间,意味着或“过热”,或“过冷”,即出现恶性波动。区分良性波动和恶性波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有助于我们认识什么样的商品市场波动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什么样的商品市场波动是有害的、是要尽量避免的。中国的商品市场波动常常偏离“可运行区间”,多次处于恶性波动之中,因此,本书的中心任务就是研究中国商品市场怎样避免恶性波动,实现良性波动。

  本书的结构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部分(第一、二、三、四、五章):背景介绍。如前所述,经济波动可分为需求约束型波动和供给约束型波动,中国商品市场波动具有供给约束型波动和需求约束型波动的双重性质,因此,很有必要对资本主义国家的需求约束型波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供给约束型波动进行深入探讨。第一、二、三、四章其实就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需求约束型波动的考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学说、西方经济周期的一般理论及其各种学派、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史。第五章是对社会主义国家供给约束型波动的考察,囿于资料,分析很不深入,况且与需求约束型波动较为详细的分析相比也显得不对称,这是本书的一个遗憾。这一部分的背景介绍极大地开阔了笔者的思路,如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学说对研究中国经济、市场的重要启示,早期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中的投资过度论和消费不足论,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都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如没有这些,本书的研究将是不可能的。

  第二部分(第六、七章):对中国商品市场波动的实证分析。第六章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作为考察指标,分析了1953—1994年间的商品市场波动,并与同期的宏观经济波动作了比较研究。第七章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商品市场波动若干特征作了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第八、九章):全文核心,对中国商品市场波动过程及其趋势进行分析。第七章分析了中国商品市场波动的几个主体要素,提出波动常常偏离“可运行区间”,其根本原因是投资膨胀,这种投资膨胀是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促成的,同时还分析了改革以来的居民经济行为。第九章提出商品市场的持续繁荣到达一定限度后难以为继,必然走向萧条和疲软,这种转变来自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约束。就供给来说,主要是产品结构失衡,“瓶颈”制约,农产品供应偏紧;就需求来说,主要是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不强,消费需求不旺,这种需求约束力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日益加剧。

  第四部分(第十、十一、十二章):转入对缓和双重约束,将中国商品市场波动控制在“可运行区间”的若干政策主张的分析。这部分由3章组成,分三个层次来论述。第十章是第一个层次,分析双重约束缓和的宏观经济环境。第十一章是第二个层次,分析双重约束缓和的微观经济基础。第十二章是第三个层次,立足于中国商品市场自身的发育和完善来分析双重约束的缓和。

显示全部后记

  这部著作,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我的博士论文于1996年5月完成,并同年6月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在论文写作和整个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林文益教授。

  1989年,我负笈北上,拜林先生为师,先生以其博大精深的学问,高尚的道德风尚,深深地熏陶着我。硕士研究生时期,我就对经济波动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先生指导下,于1992年5月撰写了《中国市场波动三要素论(1953—1990)》的硕士学位论文。毕业后,我并没有放弃对市场波动的研究。1994年,我再赴林先生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在先生刻意创新、奋发图强的治学精神鞭策下,我潜心于市场波动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的研究,且以此为选题,撰写了这篇博士论文,并将其奉献给我敬爱的导师——林文益教授。不幸的是,林先生已于1997年12月30日在北京仙逝。我相信,他老人家若在天之灵,也会为曾倾注他大量心血的本书的出版而含笑九泉。

  博士论文完成后,中国人民大学张朝尊教授,北京大学刘方棫教授,国有资产管理局魏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杨圣明所长、贾履让研究员、郭冬乐研究员、陶琲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阎以誉研究员,国内贸易总局张采庆研究员,北京商学院童宛生教授,国家计委市场司高铁生司长,进行了评审,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商务印书馆原经济编辑室副主任王涌泉先生与我素不相识,却为该书的出版积极予以推荐。责任编辑更是兢兢业业,不厌其烦,多次打长途电话与我商榷书稿中的有关内容。我的一位未曾谋面的笔友韩淑丽女士,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很多方便。在此,我一并表示忠心的感谢。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陈器之先生、邓智仙女士;是他们在经济上和精神上全力资助我完成学业,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同时,我还要感谢师母吴美芳女士,在我6年求学生涯中,她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的妻子李奕通读了全部书稿,作了文字润色。本书的出版,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时间一直比较匆忙。1995年下半年至1996年初撰写初稿,当时我已被学校批准提前一年毕业,三年的事情在两年内就要完成,时间比较紧自不待言。毕业后琐事繁多,虽然几度修改,但都是在匆忙中进行的。本书即将定稿出版之际,我觉得仍有一些章节不完善,典型的如12.6节,本书只是肤浅地提出了“量化‘可运行区间’”的问题,并未深入予以分析。同时,囿于资料,一些章节的分析也很不深入,如本书前言中所指出的第五章。这些都是本书的不足之处,作者也深以此为憾。

  本人才疏学浅,加之商品市场波动是一个高难度的研究课题,文中难免还会有其它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赐教。


                            陈 乐 一

                       1996年5月4日初稿于北京

                   1998年6月6日修改稿于长沙岳麓山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陈乐一,男,1967年9月生,湖南人。1989年6月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1993年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9月再度考入人大,提前一年于1996年7月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财院经济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10余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复印。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学、贸易经济学等。本书是作者的第一部专著。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改革以来转轨时期中国商品市场的波动。中心论点是商品市场的持续繁荣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难以为继,必然走向萧条和疲软,这种转变是由于受到来自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双重约束,特别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需求约束呈逐渐加强之势,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咄咄逼人。供给约束,主要表现为产品结构失衡,质量品种不对路,特别是农产品的供应偏紧。需求约束加剧的突出表现是80年代末期以来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生产过剩和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需求约束、生产过剩、买方市场(尽管这些概念的内涵是有差别的),出现于长期受供给约束之苦的中国,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们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是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表现和标志,同时又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因为从当前现实来看,生产过剩比产品短缺更富有挑战性,生产过剩所造成的危害,绝不逊色于产品短缺。因此,为了实现商品市场发育的良性循环,熨平恶性波动,必须高度重视需求约束和生产过剩;同时,也绝对不能忽视供给约束和产品短缺。本书立足于这两方面,提出了将中国商品市场波动控制在“可运行区间”的若干政策主张。

显示全部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学说

第二章 对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一般考察

  2.1 经济周期的含义

  2.2 经济周期的类型

  2.3 外生理论与内生理论

第三章 对西方经济周期学派的考察

  3.1 引言

  3.2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经济周期理论

  3.3 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

  3.4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3.5 哈罗德—多马模型

  3.6 卡尔多的经济周期模型

  3.7 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理论

  3.8 希克斯的经济周期模型

  3.9 货币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3.10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

  3.11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3.12 政治性经济周期理论

第四章 对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史的考察

  4.1 危机史的脉络和梗概

  4.2 1825—1850年危机

  4.3 1850—1870年危机

  4.4 1870—1914年危机

  4.5 1914—1950年危机

  4.6 50年代以来的危机

第五章 对社会主义经济波动的考察

  5.1 商品供给短缺及其波动

  5.2 对社会主义经济波动的认识过程及其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

第六章 商品市场波动实证分析

  6.1 波动形态的测定

  6.2 波动的表象特征

  6.3 商品市场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对比分析

第七章 商品市场波动特征分析

  7.1 商品市场的晴雨表:物价指数的分析

  7.2 商品市场波动与货币

  7.3 商品市场的持续繁荣和消费不足

  7.4 波动态势的转化——供给与需求双重约束的并存

第八章 波动中的主体要素分析

  8.1 居民经济行为分析

  8.2 统制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和企业

  8.3 改革以来主体角色的演变

  8.4 中央政府管理者身份的实现——扩张和收缩政策的交替出现

第九章 繁荣走向萧条的分析

  9.1 引言

  9.2 繁荣走向萧条的供给因素分析

  9.3 繁荣走向萧条的需求因素分析

  9.4 双重约束的并存及其启示

第十章 双重约束缓和的宏观环境:科学的政府调节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10.1 政府调节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10.2 政府调节的困难及其适度性

  10.3 中国的政府调节

  10.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完善

第十一章 双重约束缓和的微观基础:居民和企业行为的规范

  11.1 居民经济行为的规范

  11.2 国有企业行为的规范

第十二章 商品市场良性循环实现的选择

  12.1 发展生产,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增加商品有效供给

  12.2 密切注视购买力动态对商品市场的影响

  12.3 加强对商品市场供求矛盾的宏观调节

  12.4 进一步完善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

  12.5 努力促成与国际商品市场的接轨

  12.6 量化“可运行区间”,建立商品市场波动预警体系

附 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