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汉语史学习与研究

分享到:

定价:¥18.00

  • 出版时间:2001年12月
  • 页数:351页
  • ISBN:7-100-02959-7
  • 主题词:汉语史学研究
  • 人气:93

显示全部前言

  本书选编了本人自五十年代以来所写的24篇文章。其中多是音韵方面的,因为这是我40多年来学习与研究的方向。音韵的文章又分语音史的、音韵学史的、方音史的和音韵应用等方面的。

  关于语法史与词汇史,我学习研究甚少。六十年代初由于教学需要,我为北大中文系语言专业57、58、59三个年级的同学讲授过3次“汉语史”课,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的基础上编写过汉语史讲义。《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起源时代》一文就是在那时写的。“文革”以后,我专教“汉语语音史”,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讲过多次,也不断修改自己的讲稿,虽然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但还得需要时间做进一步的整理。

  三十多年前写的“词汇史讲义”只是个大纲或简史,本无出版之意,可是1997年某出版社出版一本《汉语史》,全面抄袭了我们六十年代的讲义,特别是其中“词汇史”,几乎一字不改,原来油印错了的也照抄,影响很坏。因此,我接受我的一些学生的建议,还是将这份不成熟的东西附此发表,以正视听。

  本书的出版,首先要感谢商务印书馆和张万起同志的大力支持!我还要感谢耿振生同志、杨荣祥同志和张渭毅同志帮助我使用电脑,并为我打印部分文稿或校订清样;感谢小儿燕民为我誊清部分文稿。                      


                               唐作藩

                             1999年1月12日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选编了作者自五十年代以来所写的24篇文章,以音韵学方面的文章为主。大致分为语音史、音韵学史、方音史和音韵应用等方面。同时也涉及诗词格律、词汇史及语文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反映了作者多年教学与科研的成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显示全部目 录

论清代古音学的审音派

江永和他的音韵学

江永的音韵学与历史语言学


从同源词窥测上古汉语的复辅音声母

寒山子诗韵(附拾得诗韵)

苏轼诗韵考

晚唐尤韵唇音字转入虞韵补正

唐宋间止、蟹二摄的分合

关于《五音集韵》——宁忌浮《校订五音集韵》序

评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

论《中原音韵》的开合口

《正音捃言》的韵母系统

关于“等”的概念

《四声等子》研究


从湖南黄桥镇方言定母字的读音探讨湘方言全浊声母的演变

  规律——<FONT size=1><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纪念国际著名语言学家、汉学家桥本万太郎教授逝世十周年

</SPAN></FONT>破读音的处理问题

“同”和“通”——文言文注释中两个术语的运用

唐诗“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字读音

“殽”“崤”等字的读音

从汉语史角度看澳门过渡时期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

20世纪的汉语音韵学研究


先秦两汉的民歌格律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起源时代


汉语词汇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