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前言
本书选编了本人自五十年代以来所写的24篇文章。其中多是音韵方面的,因为这是我40多年来学习与研究的方向。音韵的文章又分语音史的、音韵学史的、方音史的和音韵应用等方面的。
关于语法史与词汇史,我学习研究甚少。六十年代初由于教学需要,我为北大中文系语言专业57、58、59三个年级的同学讲授过3次“汉语史”课,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的基础上编写过汉语史讲义。《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起源时代》一文就是在那时写的。“文革”以后,我专教“汉语语音史”,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讲过多次,也不断修改自己的讲稿,虽然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但还得需要时间做进一步的整理。
三十多年前写的“词汇史讲义”只是个大纲或简史,本无出版之意,可是1997年某出版社出版一本《汉语史》,全面抄袭了我们六十年代的讲义,特别是其中“词汇史”,几乎一字不改,原来油印错了的也照抄,影响很坏。因此,我接受我的一些学生的建议,还是将这份不成熟的东西附此发表,以正视听。
本书的出版,首先要感谢商务印书馆和张万起同志的大力支持!我还要感谢耿振生同志、杨荣祥同志和张渭毅同志帮助我使用电脑,并为我打印部分文稿或校订清样;感谢小儿燕民为我誊清部分文稿。
唐作藩
1999年1月12日
关于语法史与词汇史,我学习研究甚少。六十年代初由于教学需要,我为北大中文系语言专业57、58、59三个年级的同学讲授过3次“汉语史”课,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的基础上编写过汉语史讲义。《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起源时代》一文就是在那时写的。“文革”以后,我专教“汉语语音史”,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讲过多次,也不断修改自己的讲稿,虽然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但还得需要时间做进一步的整理。
三十多年前写的“词汇史讲义”只是个大纲或简史,本无出版之意,可是1997年某出版社出版一本《汉语史》,全面抄袭了我们六十年代的讲义,特别是其中“词汇史”,几乎一字不改,原来油印错了的也照抄,影响很坏。因此,我接受我的一些学生的建议,还是将这份不成熟的东西附此发表,以正视听。
本书的出版,首先要感谢商务印书馆和张万起同志的大力支持!我还要感谢耿振生同志、杨荣祥同志和张渭毅同志帮助我使用电脑,并为我打印部分文稿或校订清样;感谢小儿燕民为我誊清部分文稿。
唐作藩
1999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