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

分享到:

定价:¥14.00

  • 出版时间:2001年12月
  • 页数:241页
  • ISBN:7-100-03012-9
  • 主题词:信息方式结构主义社会语境
  • 人气:252

显示全部前言

  适值《信息方式》译成中文之际,我想借此机会简短回顾一下我自本书1990年以英文面世以来的工作。《信息方式》探讨了后结构主义理论与电子媒介交流的关系,指明前者如何使后者可被理解,而后者又是如何破坏并改变前者的轨迹。因此,《信息方式》首开一种思考方式,但并未将其触觉伸及它的所有意蕴。

  其后,我于1995年出版的《第二个媒体时代》一书则力图纠正这本书的某些不足。我特别对后结构主义和电子传播的结合提出来的一些政治问题,开始进行更为详细的考察。我探讨了后现代理论及新技术与多元文化主义及女性主义的关系等论题。我还述及哈贝马斯的共识交流理论与波德里亚的模拟符号学。最后,我对早期关于福柯的话语理论与数据库的关系的讨论,尤其是关于主体的构成这一问题的讨论进行了拓展与澄清。《第二个媒体时代》的另一首创是联系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发展将刷新我的理论分析。《信息方式》考察了法国迷你电信(Minitel)这种联网电脑的早期试验,从而引入了作为交流技术的联网电脑这一问题。但是,全球化的电脑网的蓬勃兴起是90年代初的事,这时的网络有文字、有声音、有图像。因此,我在《第二个媒体时代》中便能够界定诸如收音机、电影、电视这类播放媒体与因特网这样的互动媒体的特别重要的区别。我把信息方式的概念进一步引入到对因特网的分析中,从而使我能够辨别在新技术下身份的形成有着这些独特特征:即人们坚持将自我构建看成是技术文化的直接特征。在因特网社群中,人们为了联机交流而塑造一个身份。联机交谈的成功与否随人们以文字改变自己所塑造的身份的能力而定。我把这种实践理论化,认为这是因特网所特有的,尽管早期的一些习俗,如化装舞会、私人广告以及笔友,也预含其某些特征。关键之处并不是在意识中进行理想主义的自我构建,而是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身体与言语行为或书写的分离使得自我构成的新形式成为可能。这些实践新就新在它们对停泊于社群中的中心主体这一历史幻觉进行系统化的抵制。

  自1995年以来,我的工作就一直集中于对因特网进行理论考察。在《赛博民主: 因特网作为一个公共领域?》(Cyberdemocracy:the Intemet as a Public Sphere?)一文中,我批判了人们常见的那种将赛博空间并入现有的民主形式中的努力。我论证,在赛博空间中,身体与精神的关系、主体与机器以及新的时空适用域的关系已经改变,这暗示了因特网中的政治不会只是旧的统治方式的增补,而且暗示了力的种种新关系将在电子社会中发展起来。《虚拟现实的理论化:波德里亚与德里达》以及《虚拟种族》两篇论文所探讨的问题是联网电脑所特有的那种现实,以及这种现实可能会如何影响种族性。人们置身于赛博空间时,能否继续保持其植根于地域的种族身份?有了因特网就可能出现一种全新的全球政治,《民族、身份与全球技术》一文则比较了印刷在民族身份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与因特网上的书写条件。《数字作者与印刷作者》一文考察了福柯的作者功能这一观念,进而对比了书籍时代的原作者身份(authorship)与全球化的多媒体超文本的原作者身份。我们所知的原作者身份这一概念具有合法的思想特性的框架,因此我提出这一问题,在出版向游移不定的电子化转换时,这种原作者是否能够生存下去?《技术的存在》一文对海德格尔论技术的论著加以批判,赞许他拒绝把工具性当作对机器的解释,但也质疑他的理论对信息机器的适用性。作为对自然和人的“挑战”及“储存”的技术被海德格尔界定为工业时代的原则,人们是否能够对赛博空间的技术也进行如此理解?

  我目前承担着两个项目。其一是有关数字生产与复制时代的商品。我的问题是,当物体已变成非物质或数字化的时候,对商品进行资本主义式的构型是否还有可能?其二则是向因特网日益发展的世界提出一个很一般的问题。因特网到底是何物?我的论点是,它与笛卡儿所谓的“广延物体”的任何以往形式都不相似。广延物体使得“思维客体”能够将其自身构建为一个外部他者,处于一个能够认知并掌握广延物体的位置。因特网便是一个广延物体,就像一把锤子:无论其构型是多么复杂,它仍由物质客体构成——电脑、电话线、通讯卫星和电缆线。然而,它并没有早期广延物体的固定性和种种局限,而是更像心智或精神的本质上的不确定性。这样的物体迷惑了主体与它的他者之间的正常联系,为人类结构的形成打开了种种新方向。我们是否将要进入一个决定性不足(underdetermination)的世界,自我在这一世界中将被结构成后人类(posthuman)?我计划在以后的几年里,探讨新媒体所提出的这些较为棘手的问题。

显示全部后记

  本书的翻译于译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本人不仅参阅了国内许多相关书籍,而且请教了诸多师友,获益匪浅。

  首先我要感谢南京大学中文系周宪教授的信任、帮助和督促,使我有翻译本书的勇气。由于本书涉及的内容较广,且许多术语国内尚无定译,因此在参照有关著述时,时时向周宪先生讨教,并总会得到他详细耐心的阐述。初稿译出后,周宪先生又从百忙中挤出时间逐字逐句校对译文,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使译文增色很多,而他对后学的热忱平易亦使译者深为感激。

  感谢商务印书馆的徐奕春先生和王仲涛先生的指导和关心。对东南大学文学院的江德兴院长、许苏明院长和袁久红兄的热心帮助,深表感谢,感谢朱国华兄与译者日常的“学术闲聊”。感谢邢爱玲小姐牺牲许多时间为我打出了大部分文字。感谢我妻Tina任劳任怨的支持。

  本书作者Mark Poster教授热心地解答了我的有关问题,并且改正了原文中的一些印刷错误,本人在此深表谢意。

  除了附于文中的原文外。另外还有一个贯穿全书的术语需要作一简单交代。原文中的communication(s)在大多数情况下译为“交流”,但也视具体语境译为“传播”、“交往”、“通讯(手段)”、“交通”等。由于原书没有术语索引,而诸多术语译名不统一,也是出于个人的偏好,我在译文中附出了较多原文,希望能给读者的理解带来一点方便。

  本书的翻译是在课余进行的,仓促的时间使我本来就很不足的学养很难给读者呈现出更好的译文,希望各位学者专家不吝赐教。

                                译 者

                             1999年6月于南京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历史学教授,批判理论研究所所长。著有《福柯、马克思与历史》、《批判理论与后结构主义》、《第二媒介时代》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探讨后结构主义理论与电子媒介交流关系的专著。作者介绍、评论了后结构主义理论家波德里亚、福柯等人的观点。论述了电子媒介语言与以往的面对面和印刷语言的差异及对人们感知自我与现实的方式带来的深刻影响。作者认为:如同磨坊与封建主义相联系,蒸汽机与资本主义相联系一样,电子化通讯手段则与晚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信息方式相联系,信息方式下的语言“包装”对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及整个社会关系都进行了重新构型。

显示全部目 录

中文版前言

致 谢

导 论 无物之词

第一章 后工业社会的概念

  贝尔与修辞问题

第二章 波德里亚与电视广告

  经济学的语言

第三章 福柯与数据库

  参与式监督

第四章 德里达与电子书写

  电脑的主体

第五章 利奥塔与电脑科学

  后现代政治的诸种可能

注 释

人名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