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巴赫传——真实的一生

分享到:

定价:¥21.00

  • 出版时间:2000年12月
  • 页数:415页
  • ISBN:7-100-03046-3
  • 主题词:巴赫真实一生
  • 人气:2757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STRONG><FONT size=3>       《世界名人传记丛书》出版说明

</FONT></STRONG>

  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爱读传记书,渴望从中吸取营养,鞭策和激励自己的人生,世界名人传记更是青年们钟爱的读物。这些名人都是历史人物中的佼佼者,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奋力拼搏,或以其深邃的思想睿智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当然,任何名人或伟人都与普通人一样受到历史的局限,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传记书的翻译出版工作。80年代以来,此项译事更加有计划地进行,在翻译界和读书界的鼎力支持与协助下,已经以专著或通俗读物单行本形式出版百余种。但由于这类传记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不便于读者研读查考。因此,我们决定先从过去已出版的这类书中,选择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中有代表性的名人的传记编印成这套《世界名人传记丛书》,同时也陆续增加一些新选题。采用原译本排印,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尽统一;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均予保留,个别序跋有所修订。增补的新译本,我们当力求其更富于科学性和知识性,保持现有选本内容翔实和文字生动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显示全部序言

              <STRONG><FONT size=3>开 题 说 明</FONT></STRONG>


  我接触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传记,始于25年以前,东德电视台委托我撰写关于巴赫生平的电视连续剧以后,我对他生平的研究进入了强化阶段,四集连续剧于1985至1986年,开始在世界走红。  

  我首先只是仔细研究了巴赫在阿恩施塔特时期的活动,并开始详细阅读音乐理论方面的文献,也参加了某些巴赫专家举行的会议。但我越来越感到困惑。不仅是那些一再重复的生活细节和评价使我感到吃惊。我努力从音乐理论文献中获取新的知识,越来越感到有必要对它们加以甄别。我开始追根寻源,特别是那些音乐学家尚未研究过的东西,我想找到他们只满足于表面的事实间的内在联系。

  这一步骤的结果,是使我头脑中巴赫的图像,开始在很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更改。但要想阐明其渊源,却使我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我对巴赫的生平如果描写和别人不一样,也就是说按照我找到的资料描写,那么有关的专家们就会说,这种描写是错误的,因为他们的描写都是根据“确凿的科学依据”。我当然也会对此回答说,在诚实的科学中,诚实地说,是不应有任何绝对确凿的依据的。

  但这种观点我并不常遇到。所以,我所能够做的就只有把重新发现的事实同现有的描绘对照排列出来,也是为了避免人们怀疑我并不知道现存的那些观点。可惜的是,用这种方法就难免出现争论,新的发现不可避免地同现有的观点大相径庭。

  在本书后面的论述中,主要涉及到下列作者的著作:

  菲利普•斯皮塔,大学教授和柏林皇家艺术学院秘书。他出身于颇有名望的神学世家,哥哥弗里德里希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神学教授,父亲和祖父的宗教诗歌至今还可在基督教新教教堂唱诗集中读到。他的两卷集毕生力作《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版于1873和1892年。书中极其详尽的材料来源和论述,堪称巴赫文献的基础读物。几乎所有后来出版的巴赫文学,都基于其上,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同其一致。从某些后来作者的著作中,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斯皮塔没有摘录的资料,他们根本不需要再去阅读。

  查尔斯•桑福德•特里,英国传记作家,他以浓厚的柔情撰写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生平传记,同样是基于斯皮塔的资料,只是在个别评价上和某些神学观点有所不同,但较详细描述了巴赫一生活动的场所。(部分地方他甚至亲自照了像)他的贴近平民的传记,对广泛传播巴赫形象起了关键的作用。

  阿尔贝特•施威策也写过一部大部头著作《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音乐诗人》(1904),和他的其他作品如关于康德的宗教哲学、最后的晚餐或耶稣生平研究的历史等一样,都是在他30岁以前,担任私人讲师以及后来在斯特拉斯堡威廉皇帝大学担任神学系主任,也就是在他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丛林医生和人道主义者之前的著作。他的这部内容和思想均属丰富的作品,在很长时间里和斯皮塔一样,成为巴赫文学中的划时代的经典之作。后来它由于作者本人个性的非凡发展而有些失色了。然而,此书对巴赫生平的描写却是肤浅的,据他自己的说法,其依据完全是斯皮塔的资料,他对巴赫关键经历以及对巴赫音乐的评价,如果仔细观察,在很多地方都难以自圆其说。作为有音乐实践的神学家(他还曾写过一部论述德国和法国管风琴的著作)和牧师的儿子,他同样主要是从宗教的角度看待巴赫的作品。如果我们为尊重巴赫的作品和他的权威,不得不指出施威策在差不多一百年前青年时期这部著作中的某些错误,这决不意味着贬低施威策一生的伟业。

  上面提到的三位作者,无不从19世纪新教神学角度观察巴赫一生的事业,把巴赫本人当作一位作曲的天神,在他的教堂里获得了自身功德的圆满。

  与此相反,自1949年以来,“新莱比锡巴赫协会”(东德)的成员及其同道一直致力于寻找一个新的巴赫形象,他们试图把巴赫的音乐说成是德国启蒙运动带来的一种进步。这一思想,在1950年由东德官方正式认可,并立即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它既具科学性又具有现代的气息。自称为非政治性的新巴赫协会,在这个问题上其影响超出了东德边界。联邦共和国的出版社也相继出版了维尔纳•诺伊曼、瓦尔特•希格蒙德•舒尔茨、海因里希•贝瑟勒以及其他人的作品。由于我们不能回避“莱比锡”,所以也要提到卡尔•盖灵格、克里斯托夫•卢艾格、弗里德曼•奥特巴赫等人及其影响,直至彼得•施洛伊宁的《赋格的艺术》和马丁•盖克1993年出版的巴赫传记。有时我还将提及《巴赫年鉴》多年出版人克里斯托夫•沃尔夫的某些诠释。

  根据上述这些知名音乐理论家的描述,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音乐的最后代表人物,一个以其音乐推动启蒙运动的音乐家,一个脾气暴躁使自己深受其害的人,一个主要借鉴别人思想,52岁时就已退隐,到了生命终结之前作品就已过时的作曲家,死后被人遗忘达80年之久。“从他那里再也没有出来任何东西。”阿尔贝特•施威策这样论断。我请施威策的仰慕者原谅,我确实无法与之苟同。

  然而,对我来说,问题并不在于和这些学者们进行辩论,而只是补充一些巴赫生平中被人忽略的方面。但不移动桌椅,就很难摆好家具。对此,歌德曾于1829年指出:

  “世界历史也需不时改写,这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有此必要,倒不是因为很多事件没有被发现,而是因为出现了新的观点,因为不断向前发展时代的人们,总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评价历史的。”

  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显示全部前言

                           还大师以清名,

                           给言者以教诲。


  在众多不为人所知的德国音乐家当中,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无疑是最著名的。我们知道,贝多芬曾说过,他的名字实际应该是“大海”,某些神学家认为,他应该荣获第五位“福音传授者”的称号,而阿尔贝特•施威策则把他称之为“巴洛克音乐的高峰和终止”。从这为数不多的评价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他确实是不为人所知的——其实,这也是他这种档次的大部分音乐家的命运。

  比如莫扎特,至今很多人还只称他是“德意志音乐的光明之神和生存之神”,说他是由于妻子的轻率而无辜地堕入了潦倒的深渊;说贝多芬是“用无声厮杀的大力神”;说海顿是带辫子的慈祥的“父亲”,虽然也算古典音乐家,却被列入二流的水平。至于舒伯特的形象,只不过是一位采蘑菇的罗曼蒂克,舒曼则正在从自我陶醉的“梦幻曲”作者的形象,开始缓慢地转变——就像圣贤对很多人来说,传说总是排斥事实那样,他们的失真的偶像似乎永远战无不胜,时至今日,那些模式再次战胜真知。

  没有一位音乐理论家会忘记指出,门德尔松•巴尔托尔迪是个犹太人,但却几乎没有人提到过,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人们虽然知道,莫扎特长得并不像萨尔茨堡市场上出售的莫扎特糖球上画的那样,但一位英年早逝、创作出天堂般音乐的人,长的只能是终身的翩翩少年,而不能是其他的模样。是啊,如果有人说他也是一个人,而且对他同时代的人来说,有时是一个相当难处的人,那么我们今天的有些人,甚至会认为这是对大师个人的诽谤。这些模式有时也会被推翻,但只是为了用另外一个缺少根基的论点取而代之,大凡是多了一些要求,而少了几分谦逊,要适应时尚的需求而已。

  把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当作这种时尚的对象,从很多角度来说,都是再合适不过了。例如想把他彻底列入圣徒之列的弗里德里希•斯门德或极力使他绝对世俗化的瓦尔特•费特尔,只不过是众多言者中的两例。有关巴赫的书籍浩如烟海,但可以认真对待的巴赫传记,却是屈指可数的。

  说到“认真对待”,纯属善意:巴赫在他生活和创作主要时期的28年里,是在莱比锡度过的。对此我们不妨问一句,在菲利普•斯皮塔之后,也就是在过去的120到130年间,是否有过哪一位传记作者,又曾翻阅过莱比锡市政厅的档案呢?斯皮塔没有读过的东西,他的后来人也没有提及过——至少在最近三四十年中,没有人对这些于巴赫的经历和他的处境最重要的材料来源进行过考查:无庸讳言,巴赫的研究者们,对这位大师的个人生平迄今为止最多只是表现了肤浅的兴趣。

  在他伴随我十几年之前,我曾和他遭遇过三次。第一次是在学钢琴的课堂上,我当时大约10岁或11岁,正在练习敲打他的两声部和三声部的创意曲。它们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很难,我为它们下了很多功夫,它们牢牢地吸引着我。然后是在影片《永生的心》中遇到了他,——而且是在电影院里!——那是他的d小调托卡塔,像雷电一样击中了我。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关于发明怀表的彼得•亨莱恩的故事,后来我为他制作了一部电视片。但更深一层的原因,是电影开头的那支d小调托卡塔深深打动了我,就像在完全另一个时代和完全另一个国家里,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打动了年轻的伯恩斯坦一样。就因为这支托卡塔,我才坚持要学会演奏管风琴,到了15岁,我真的坐到管风琴前,而且可以熟练地演奏托卡塔了。我并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由此开始了我对管风琴有关领域的研究。在演奏“平均律钢琴曲集”时,我没有成功,白白费了力气。当我经历一次巴赫d小调羽管键琴协奏曲音乐会之后,它对我的震动是如此之大,使我立即买了曲谱,照此改写了一首钢琴曲。不知什么时候——反正还在战争期间——我第一次来到莱比锡,鬼使神差般地找到了通往那座教堂的道路。就是在这里,伟大的巴赫乐监曾领导过托马斯唱诗班。我充满敬畏地站在教堂前大厅,他的纪念碑前,仰望着上面的管风琴:一切大师的大师就曾每个星期日站在这里,演奏着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教堂音乐,陶醉他的教团众生直到他生命终结。

  我当然知道,上面那个管风琴早已不是巴赫曾演奏过的管风琴了。它只是根据卡尔•施特劳伯的意图所重制,尽管我无法想像,巴赫所用过的管风琴,怎能被另外一个所取代。但当时我只了解他的音乐。我甚至不知道,隐藏在我心中的偶像,其价值只相当萨尔茨堡的莫扎特糖球:在那里,巧克力糖球通过包装达到了美化的目的,在这里,却被一道圣环所掩盖而黯淡无光。

  我的第三次遭遇,是在十几年后发生的。我当时早已远离管风琴,就像奥芬巴赫远离犹太教堂那样:我已经成了剧院作家,不是描写剧院,而是为剧院写作,欢快的戏剧作品,就是我的特长所在。同时,我也开始抓住了方兴未艾的电视,特别是少年儿童电视节目。

  当时的“儿童题目”我没有得到。在不断寻找素材的过程中,有一天一份唱片的说明落到我的手中,上面记载着巴赫创作d小调托卡塔时期的情况。年轻的巴赫在阿恩施塔特的冒险经历,凝聚成了一部电视剧,每年假期都在东德电视里播送。后来一位著名的匈牙利的女导演看中了这个节目。她决定无论如何得按照这个脚本再次拍成一部电影。于是,这部影片——现在已在晚间节目中播放——在匈牙利也取得很大成功,成了反复播放的保留节目。它甚至成为一次电视讨论会的焦点,因为观众中有人问,影片的情节是否只是作者的臆造,还是确有其事。一位音乐理论家被请来回答,他当然只能确认电影脚本的真实性。

  有什么必要臆造呢?如果能够在真实中找到事物的关联,那么用想像力表现的生活就是无与伦比的。当我在后来的十年中逐步接近巴赫的生活时,他生平中的那些巨大的动荡使我震惊。他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在一条寂静、井然和平淡的旅途中度过的。我很快就确认,那些从各方各面为他树立的所有超凡的丰碑,都只不过是纸糊的形象而已,为了能够持久存在,用石膏给予加固,但在其内部的空穴中,却存在着远比一切溢美之词更为值得关注的东西: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真实的一生。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作者详细考查了有关档案资料,于本书中修正了很多迄今为止的关于巴赫的错误定论,作者认为,本传记不是一部新的音乐学术作品,更不是一部单纯挑毛病的传记,而是反映迄今鲜为人知的有关巴赫在音乐史,教育实践、史实、心理以及音乐方面细节的作品。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巴赫形象。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我个人接触的巴赫形象

开题说明

  斯皮塔、特里、施威策及近代作者对巴赫的表述

第一章

  巴赫和巴赫家族——在父亲家中——在奥德鲁夫哥哥家中的孤儿

  ——首次音乐行为——迁徙吕内堡——吕内堡的拉丁学校和吕内

  堡的音乐宝藏

第二章

  吕内堡的学习时代——到策勒听法国音乐——获得扎实的管风琴

  知识——初游汉堡——当时汉堡的音乐生活——吕内堡中学神学

  的地位——踏入音乐旅途

第三章

  返回图林根——在赞格豪森碰壁——魏玛的音乐侍从——巴

  赫去阿恩施塔特的原因——工作中的遭遇:阿恩施塔特中学生的

  反叛——阿恩施塔特工作环境的恶化——第一批音乐作品:献给

  兄弟的赋格、随想曲《辞行……》、婚礼集腋曲

第四章

  托卡塔和d小调赋格——G大调幻想曲——自由创作管风琴曲及所

  谓的外部影响——前往吕贝克:赖因根、亨德尔、马特松——阿

  恩施塔特教会监理会对他音乐的非议——音乐音准的课题——

  “唱诗班中的陌生少女”——表妹玛丽娅•芭芭拉——米尔豪森

  想要这个巴赫

第五章

  巴赫和阿恩施塔特教会的关系——同玛丽娅•芭芭拉结婚——在

  米尔豪森任职,第一首康塔塔及音乐活动——宗教形势,德意志

  的虔敬教派和正统教派之争——牧师弗罗纳和艾尔马——教区牧

  师对音乐的仇视促使巴赫辞别

第六章

  巴赫去魏玛再任音乐侍从——大公国执政内幕:诗与真——叔与

  侄,宫廷乐队和室内乐——巴赫在魏玛的活动——公爵的支持

  ——一架理想的管风琴

第七章

  在哈雷验收管风琴和求聘新职——巴赫知名度的增长——在魏玛

  的管风琴和钢琴作品——《管风琴小书》——成为乐队指挥——

  康塔塔《我有众多苦恼》——和魏森费尔斯的初步联系

第八章

  离开魏玛的故事——政治事件——叔侄之争——特勒曼和盖斯纳

  ——巴赫被撵走——克腾的聘请——事件的政法观

第九章

  应邀前往德累斯顿——德累斯顿的政治和文化地位——路易•马

  尚大师——在德累斯顿的演示——比赛的结局和平均律音准——

  返回魏玛被捕——何为“公国法官小屋”?——获释遭贬

第十章

  传记作家眼中巴赫向克腾的迁徙——克腾的宗教形势:正统派、

  虔敬派和加尔文派——一位真正启蒙倾向的侯爵——巴赫在克腾

  的地位——去莱比锡验收管风琴——在克腾的生活情况和宫廷乐

  队——柏林之行——《勃兰登堡协奏曲》——小提琴独奏奏鸣曲

  和帕蒂塔——玛丽娅•芭芭拉之死——在汉堡应聘失败

第十一章

  鳏夫巴赫的家庭状况——平均律音准和《平均律钢琴曲集》——

  不懂音乐的评论——“给弗里德曼的曲谱小书”——和大儿子的

  关系——再婚:对双方均非实用主义的结合——莱奥波德侯爵的

  婚礼:巴赫遭到了冷落

第十二章

  巴赫处于候召状态——莱比锡学校岗位空缺——托马斯学校状况

  ——应聘交易的讨价还价——莱比锡市政委员会的立场和巴赫传

  记作家的态度

第十三章

  1720-1723年巴赫的处境——考试之作——巴赫对通奏低音的定

  义——音乐之奇妙——巴赫被用于政治宣传,成了“启蒙运动音

  乐家”——戈特谢德、莱布尼茨、弗朗克、沃尔夫和莱比锡——

  莱比锡形势和莱比锡的“启蒙运动”

第十四章

  巴赫迁入莱比锡——就职时的丑闻——托马斯学校乐监和授课的

  职责——莱比锡市政委员会当时的忧虑

第十五章

  市政委员会和大学之间的关系——巴赫为争取“大学音乐主管”

  的斗争——他为什么需要这个职务和事态的发展——萨克森的教

  会形势,大选侯夫人之死和葬礼上的外交纠葛——戈特谢德教授

  的发迹,他的追悼歌词,巴赫对它的处理——大学对他的胜利恼火

第十六章

  和教会监理会的冲突:尼古拉教堂修缮之争——后果——高德利

  茨大学士和教区牧师戴灵——巴赫教堂音乐的基础是圣经——莱

  比锡的等级观念——巴赫获胜,但四年后四面树敌

第十七章

  “启蒙运动”是个烦恼——“启蒙的莱比锡”和“启蒙的音乐

  家”——200首康塔塔的徒劳之功——税务督察亨里奇和马太受难

  曲——巴赫对上司的误认

第十八章

  马太受难曲:集各种手段之大成——巴赫在排练期间的其他工作

  ——关于性格暴躁的神话——音乐戏剧家——失败和违约——唱

  诗班队员和专家——巴赫的申诉,市政当局的反应和顾虑——创

  作的低谷:巴赫想彻底离开莱比锡

第十九章

  坎坷历程的总结——新校长盖斯纳对巴赫的奇妙的救助——盖斯

  纳的来历和他的改革——对巴赫的影响——盖斯纳笔下的巴赫音

  乐——市政委员会和大学把盖斯纳赶出莱比锡——新巴赫协会眼

  中的盖斯纳——小艾内斯蒂成了他的接班人——盖斯纳和艾内斯

  蒂阅历之比较

第二十章

  盖斯纳走后巴赫的生活和工作处境——反对者——申请“宫廷作

  曲家”称号——圣诞清唱剧——对巴赫的借鉴方式的说明和观点

  ——《赫丘利之催眠曲》——萨克森的政治变动——巴赫和德累

  斯顿的音乐生活

第二十一章

  助理大战和传记作家——艾内斯蒂的品行和他对艺术的关系——

  编织阴谋——学校中的体罚——艾内斯蒂的战略和事件的经过

  ——传记作家批评巴赫的举止——事态进一步发展及可耻的结局

  ——市政委员会对王家宫廷作曲家刻意的歧视

第二十二章

  助理大战的后果——巴赫被上司贬为非人——儿子伯恩哈德遭难

  ——沙伊伯,《音乐评论》——两位波希米亚伯爵和所谓的新教

  弥撒曲——对巴赫的奇怪的研究——国王的指令——市政委员会

  禁止巴赫演奏受难曲

第二十三章

  “过时”的巴赫受到青年人的青睐!——“所谓退休”的妄言——

  “华丽风格”——1732年后巴赫在教堂音乐上的成就——他保住

  了声望和听众——亨尼克康塔塔——频繁的音乐活动——帝国伯

  爵封凯赛林克和戈尔德堡变奏曲——封•迪斯考先生和农夫康塔塔

第二十四章

  键盘练习曲第三部:三重赋格和众赞歌前奏曲——后期作品的

  “风格转变”以及米茨勒是其根由之说——米茨勒的生平——几

  种奇怪的分析——施威策的分析方法——其他错误的诠释——艺

  术家的工作方式

第二十五章

  巴赫的工作方式——音乐和音乐理论之差别——用非艺术方式研

  究艺术:外行之举——音乐的演变和巴赫的特色

第二十六章

  卡尔•菲利普•埃马奴埃•巴赫和腓特烈二世——巴赫访莫愁宫

  ——“国王主题”及其诠释者——勋伯格的发现——巴赫此行的

  意义——《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给音乐准备抽屉

  吗?——不合时宜的巴赫

第二十七章

  音乐理论界眼中的巴赫和音乐理论的误区——原因何在——数字

  象征——科学能够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事情——复调音乐中的巴

  赫现象——“理论反射”的胡说——音乐命题——巴赫的教学活

  动——他的晚年发展

第二十八章

  b小调弥撒曲和《赋格的艺术》:“扭曲的音乐命题”和“眼睛音

  乐”?——平均律钢琴曲第二部——巴赫老年健康状况和财产状况

  ——和校长毕德曼的斗争——巴赫接班人的确定——1749年的家庭

  状况——泰勒医生和眼部手术——巴赫之死

第二十九章

  巴赫的遗产——安娜•玛格达勒娜的命运——巴赫的音乐图书为何

  不见——葬礼和悼词——接班人哈勒尔——门德尔松在莱比锡为

  巴赫的声望而战——巴赫的遗骨在莱比锡无人过问达154年之久

  ——8l位巴赫的弟子以及“从他那里什么都没有出来”——林克、

  金贝格——卡尔•菲利普•埃马奴埃和约翰•克里斯蒂安•

  巴赫-斯维滕-巴赫和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策尔特及门德尔松

第三十章

  只是“巴洛克音乐”?——开拓性的和声专家——福克尔、格里本

  克尔和罗伊奇——1751年词典中的巴赫和戈特谢德——接近巴赫

  音乐——天体音乐:歌德、伯修斯、克普勒、贝伦特——发声的宇宙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