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教育是什么——智能的积累遗传

分享到:

定价:¥18.00

  • 出版时间:2000年04月
  • 页数:314页
  • ISBN:7-100-03117-6
  • 主题词:教育是什么智能积累遗传
  • 人气:202

显示全部序言

              也谈“教育是什么”

                 顾明远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教育的存在。教育是什么,本来是不成问题的。当然要给它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却不是容易的事情。对教育的本质属性(注意!这里指的是本质属性)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这是因为,教育既具有永恒性,又具有历史性。不同的时代对教育总有不同的要求:不同时代,不同利益集团的人又对教育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概括起来讲,教育就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已经被教育界所共识。广义的教育是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参见《教育大辞典》)教育是有时代性、历史性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就有对教育的不同认识。而教育的本质往往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上。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就体现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说得更具体,那就是我们培养的各种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可见我国教育目的和要求是很明确的。也就是说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也是清楚的。但为什么现在又提出“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呢?问题出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没有认真地贯彻教育方针,偏离了我们预定的教育目的,或者叫做教育目的的失落。当前教育中存在着种种弊端,成为教育的异化,或者叫做“反教育”现象。这种现象自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于是大家来责问教育界,你们知道不知道“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实际上,大多数校长和老师并不是不知道当前的教育弊端,而是升学的压力(这是社会问题,不单纯是教育问题)使得教师不得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当然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确有许多校长和教师不懂教育规律,缺乏科学的方法。特别是有不少教师抱着传统教育的旧观念不愿意改变。因此,我们要大力普及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深入教育改革,才能培养出我们上述所要求的人才。

  虽然对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明确的,但是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却并不是很明确。当前的教育科学,有点像医学。医学治病救人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但因为对某些疾病还缺乏认识,对人的生长、衰老的机制还弄不清楚,因此有些病就治不好。教育也有类似的情况,对受教育者成长的机制还弄不太清楚,所以教育总是不如人意。以吴宗熿为首的“主客体关系学”研究课题组提出了用主客体关系的理论来研究教育问题,倒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主客体关系学认为,人与其他生物一样,总是力争生存和发展,要生存和发展,就要趋利避害,“教育属于人的趋利避害的活动”。他们还认为,人要更好地趋利避害,就要更好地利用客体和改造客体。要利用和改造客体,首先就要正确地认识客体。人对客体的认识,就是对客体提供的“一元四系”的信息进行处理。“一元”指客体的存在,“四系”是指主客体之间和客体与客体之间的部整、因果、共性、相似等四种联系。主客体关系学还认为:所谓生物的进化,主要是指其调节主客体关系“功能”的进化。这种调节功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主体内部的信息处理功能;二是外部的趋利避害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又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感应,第二等级是感知,第三等级是思维;趋利避害功能与之相对应也有三个等级:第一是适应,第二是利用,第三是创造。而生物的调节功能是衡量生物进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微生物和植物,已具有感应—适应功能;动物,具有感应—适应和感知—利用功能;更具有思维—创造功能的就是人。思维—创造调节功能就是头脑的智力或通常所说的“智能”。生物还具有积累遗传的功能,即把前辈获得的信息处理和趋利避害的功能进行积累,并遗传给后代的功能。所以他们认为,“人的教育,或者狭义的教育,应该定义为‘智能的积累遗传’,这是人的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的教育的‘本质’”。作者认为,当今的教育,由于对思维—智力的机制和规律还没有像对基因遗传的机制和规律那样已经被揭示和掌握,所以人的教育只能停留在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的外在行为的教育(传授)水平上。所以作者断言,“当今人的教育,‘本质上’还是动物式的教育。”传统教育是“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新型教育模式应是“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的教育。(以上均见《教育是什么•智能的积累遗传》一书)

  上述观点,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第一,教育研究不应停留在教育的表面教育行为上,还应该深入到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内在机制上。主客体关系学的“一元四系”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路。20年前我曾提出过,“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争论了很多年。就是没有从主客体的依存关系上来思考。现在对这个命题已基本达成共识。主客体关系学把这个问题分析得更透彻了。

  第二,《教育是什么》一书深入揭露了当前教育中的弊端,深刻地批判了传统教育只传授知识,不培养智能的祸害。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这一点对于教育改革很重要。只有观念的转变,才能有课程的改革,方法的改革。

  第三,作者明确提出,新型教育模式应该是创新教育。认为“开发智力”是教育手段,“培养创新”,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教育目的。举了许多生动的例子来说明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原则和方法。很有说服力,很有可读性。

  但是,我认为书中的有些提法值得商榷。首先,作者认为动物也有教育。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而动物是没有意识的。其次,把传统教育说成是动物式的教育就不合适。前面已经讲过,教育具有时代性、历史性。教育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任何人也不能抹杀过去的教育(也即传统教育)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的贡献。把传统教育说成是“动物式的教育”,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今天还没有人类文明,还处在“动物式”的生活中。今天我们来批判传统教育,并不否定它的一切,而只是说它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不能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第三,把教育说成是“智能的积累遗传”也有失偏颇。发展人的智能,只是教育的一个目的,还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特别是今天,人变得愈来愈聪明,也即智能愈来愈高,但道德品质却没有相应地提高。所以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无不呼吁重视道德教育。我国今天尤其要重视道德教育。有了知识而没有能力是“不能为”,做不出事业来;有了知识又有能力而缺乏高尚品德的人,可能是“不为或为而不当”。所以我认为,素质教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这就是我的素质教育观。


                    (作者:中国教育学会副舍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中国比较教育学会会长)

显示全部前言

  时代不停地向我们敲响着这样的警钟:教育越来越滞后于当今社会的“加速”发展,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已露端倪的“知识经济”的要求。有人说,教育好像一架陈旧的马车,叽叽呀呀地爬上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是那样的不协调;也有人说,教育好像一条简陋的木船,颠颠簸簸地划入波涛汹涌的江河,是那样的不适应。因此,教育必须改革、教育应该革命的呼声,不绝于耳。的确,教育已经到了必须进行彻底变革的时候了。那么当今教育存在着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呢?

  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又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和高素质人才。”

  在1999年8月召开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朱镕基同志强调:“要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教育与经济脱节问题。”不难看出,当今教育存在着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难以承担社会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经济在内)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大批的富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重任。这些人才,理所当然地来源于教育。而从古到今的教育,尽管为历代社会培养了无数的能够继承前人的知识和本领的各种“人才”,然而惟独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却总是风毛麟角,这不能不是传统教育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缺陷。如果说,以往那种长期变化迟缓的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还不太强烈,传统教育一般还能勉强适应的话,那么当社会已开始转入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与教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和突出,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不少有识之士对此已有议论:

  当代著名瑞典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曾明确提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教育第二个目标,在于塑造能有批判力的人,而不是接受一切的人。教育应该重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学会自己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转引自梁志莘编著的《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5页)

  作为我国创新教育倡导者之一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为了提倡和鼓励创新,曾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并发表了“创造宣言”,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教育文选》,科学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300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阎立钦教授在1999年4月17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培养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文章。文中指出:“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即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武汉大学刘道玉教授在1997年2月28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素质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的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和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他说:“实践证明,在广大青少年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但是,如果不去开发,那它永远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甚至有时它会被扼杀,也会自行消失。人人都有创造力,但为什么能成为发明家只是很少的一些人呢?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应试教育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则是其主要原因。当前,我国教育的最紧迫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行创造教育,把应试教育逐步转向以培养创造力为主的素质教育,开发亿万青年的创造力,来迎接以创造为特征的21世纪的到来。”

  既然人们已经看到了教育的严重缺陷所在,那么尽快着手解决就是了。但事情又并非如此简单。事实上,只要人们一涉及应该怎样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似乎又顿觉茫然,而不知所措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当前教育中最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不是要不要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而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确切点说,就是首先要搞清楚人究竟是怎样进行创新的,或者说,人的创新机制究竟是怎样的。如果不清楚人是怎样进行创新的,即不清楚人的创新机制是怎样的,那么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是当前教育改革难以迈出重大步子的症结所在。

  研究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科学的课题;研究人如何创新,是认识科学(认识论)的课题。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延伸。然而,无庸讳言,这些方面都还没有获得被社会承认的重大科研成果。

  作为一种全新探索的主客体关系学理论,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认为人的创新机制、能力和活动,就是对“一元四系”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机制、能力和活动。认为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就是培养对“一元四系”信息进行综合的能力和人才。如果这个认识没有什么错误的话,那么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尽管至今还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彼岸,或者说,至今还是一座不得入其门的迷宫,而主客体关系学对“一元四系”信息综合处理规律的揭示,也就是关于人的创造性的规律的揭示,已为到达那个彼岸,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开启这座迷宫,找到了一把钥匙。

  当然,主客体关系学关于人的创新就是对“一元四系”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论断,并非是一种随意性的假说,而是通过对生物的本质、人的本质、以及认识的本质进行充分研究之后推导出来的。这就是说,不了解生物的本质就很难了解人的本质。以此类推,不了解人的本质,也就很难了解认识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同一个道理,不了解认识的本质,也就很难了解人的大脑是怎样对“一元四系”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由此可见,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桥梁科学——主客体关系学,也就涵盖了有关人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在199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主客体关系学纲要》中已有阐述。并相继推出与之相关的系列丛书,其中就有《生物是什么》、《人类是什么》、《认识是什么》和这本《教育是什么》等书。

  《教育是什么》,顾名思义,是论述教育的专著。但由于不了解生物是什么、人类是什么、认识是什么,就不清楚应该怎样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所以这一系列的问题,尽管在《主客体关系学系列丛书》的不同分册中,都有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证,但本书作为主客体关系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以上问题在教育方面的深化,还有必要进行简略的复述。当然,研究的重心仍然是有关教育的问题。鉴于此,本书的逻辑建构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对古往今来教育的基本历程,对教育的主要传统理论和观点,作以简要的评析,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在什么地方,然后对教育究竟是什么,人是怎样创新,即怎样对“一元四系”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以及新型教育模式是怎样的等问题,逐步展开讨论。

  对这些重大问题的回答和解决,不能搞“本本主义”,只能依靠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由于我们理论水平和学识能力有限,不足和错误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富于独立思考的教育学论著,是一部很有新意的著作。
  作者运用了古今中外多人、多学科的研究资料,并列举大量生活中的事实,对教育的本质等问题进行了全新的理论探索,将教育本质界定为“智能的积累遗传”,并强调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书中指出,我国教育的严重缺陷,就是传授知识和刻板训练有余,而创造性,灵活性培养不足。就此,作者提出一套全新的教育方略,其中包括学制、教材、教法以及各级学校如何改革的设想及一系列全新的教学思路,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些思考和理论观点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对教育历程的简略评析

第二章 言人人殊论教育

第三章 教育究竟是什么

第四章 创新模式是怎样的

第五章 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第六章 关于初等教育

第七章 关于中等教育

第八章 关于高等教育

第九章 关于未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