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

分享到:

定价:¥16.00

  • 出版时间:2004年10月
  • 页数:292页
  • ISBN:7-100-03278-4
  • 主题词: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美学
  • 人气:602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STRONG><FONT size=3>       《现代性研究译丛》出版说明

</FONT></STRONG>

  现代性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总体性特征,是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帮助读者拓展思路,更好地观察思考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商务印书馆特从汗牛充栋的西方现代性问题研究的著述中,精选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汇编成“现代性研究译丛”。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size=3><STRONG>《</STRONG><STRONG>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STRONG>

</FONT>

  中国古代思想中历来有“变”的智慧。《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斗转星移,王朝更迭,上下几千年,“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梁启超)。

  照史家说法,“变”有三个级度:一曰十年期的时尚之变;二曰百年期的缓慢渐变;第三种变化并不基于时间维度,通称“激变”或“剧烈脱节”。这种变化实为根本性的摇撼和震动,它动摇乃至颠覆了我们最坚实、最核心的信念和规范,怀疑或告别过去,以无可遏止的创新冲动奔向未来。倘使以此来透视中国历史之变,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变革也许正是这第三种。

  鸦片战争以降,随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叩开国门,现代性始遭遇中国。外患和内忧相交织,启蒙与救亡相纠结,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朝向现代的道路上艰难探索,现代化既是一种激励人建构的想像,又是一个迂回反复漫长的过程。无疑,在中国,现代性仍是一个问题。

  其实,现代性不只是现代中国的一个问题,在率先遭遇它的西方世界,它同样是一个难题。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以预言家的口吻对现代性作了一个天才的描述:“现代性就是短暂、瞬间即逝、偶然”,是“从短暂中抽取出永恒”。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诗人兰波,则铿锵有力地呼吁:“必须绝对地现代!”如果说波德莱尔是对现代性变动不居特性的说明的话,那么,兰波的吁请显然是一种立场和态度。成为现代的,就是指进入现代,不但是形形色色的民族国家和社会,而且是千千万万男女个体。于是,现代性便成为现代这个历史概念和现代化这个社会历史过程的总体性特征。

  现代性问题虽然发轫于西方,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步履加快,它已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现象。在中国思考现代性问题,有必要强调两点:一方面是保持清醒的“中国现代性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又必须确立一个广阔的跨文化视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着这种精神,我们从汗牛充栋的西方现代性研究的著述中,遴选一些重要篇什,编辑成系列丛书,意在为当前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思考提供更为广阔的参照系,提供一个言说现代性问题更加深厚的语境。所选书目,大多涉及现代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尤以80年代以来的代表性学者和论著为主,同时兼顾到西方学术界传统的欧陆和英美的地域性划分。

  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现代性标志了一种断裂或一个时期的当前性或现在性。它既是一个量的时间范畴,一个可以界划的时段,又是一个质的概念,亦即根据某种变化的特质来标识这一时段。由于时间总是延绵不断的,激变总是与渐变错综纠结,因而关于现代性起于何时或终于(如果有的话)何时,以及现代性的特质究竟是什么,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难题。更由于后现代问题的出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便不可避免地缠结在一起,显得尤为复杂。有人力主后现代是现代的初始阶段,有人坚信现代性是一个尚未完成的规划,还有人凸显现代与后现代的历史分期差异。然而,无论是主张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终结,还是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另一种形态,它都无法摆脱现代性这个关节点。

  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现代性总是和现代化过程密不可分,工业化、城市化、科层化、世俗化、市民社会、殖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等历史进程,就是现代化的种种指标。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性涉及以下四种历史进程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过程。世俗政治权力的确立和合法化,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工业化过程,传统社会秩序的衰落和社会的分化与分工,以及宗教的衰微与世俗文化的兴起,这些进程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形成。诚然,现代性并非一个单一的过程和结果,毋宁说,它自身充满了矛盾和对抗。社会存在与其文化的冲突非常尖锐。作为一个文化或美学概念的现代性,似乎总是与作为社会范畴的现代性处于对立之中,这也就是许多西方思想家所指出的现代性的矛盾及其危机。启蒙运动以来,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种种文化运动似乎一直在扮演某种“反叛角色”。个中三昧,很是值得玩味。

  作为一个心理学范畴,现代性不仅是再现了一个客观的历史巨变,而且也是无数“必须绝对地现代”的男男女女对这一巨变的特定体验。这是一种对时间与空间、自我与他者、生活的可能性与危难的体验。恰如伯曼所言:成为现代的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这样的境况中,它允诺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去经历冒险、强大、欢乐、成长和变化,但同时又可能摧毁我们所拥有、所知道和所是的一切。它把我们卷入这样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那儿有永恒的分裂和革新,抗争和矛盾,含混和痛楚。“成为现代就是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如马克思所说,在那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化把人变成为现代化的主体的同时,也在把他们变成现代化的对象。换言之,现代性赋予人们改变世界的力量的同时也在改变人自身。中国近代以来,我们多次遭遇现代性,反反复复地有过这样的深切体验:惶恐与向往、进步与倒退、激进与保守、激情与失望、理想与现实,种种矛盾体验塑造了我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和判断。

  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的矛盾和冲突的焦点。在世纪之交,面对沧桑的历史和未定的将来,思考现代性,不仅是思考现在,也是思考历史,思考未来。

  是为序。

                             周 宪 许 钧

                            1999年9月26日于南京

显示全部前言

  写这本书的想法本来是乌尔里希•贝克提出来的。斯科特•拉什在德国期间作了一番思考之后,与贝克二人看到了双方著作中的共同思路。又过了一些时候,吉登斯和贝克才相互对对方的著作有了适当的了解。这种三方交流确立之后,本来各不相干的著作围绕着几个关键主题呈现出很多惊人的相互重合之处。尽管三位作者对自反性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它是最重要的共同的关键主题之一。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争论久拖不决,已使我们厌倦,而且类似争论到头来毫无结果。不管用什么样的术语来表达,自反性现代化的思想打破了这类争论往往会强加于概念创新之上的束缚。

  如果理解恰当的话,破除传统的观念是第二个共同主题。如今,破除传统一说乍看起来显得奇怪,特别是在某些后现代思维强调传统复兴的情况下更显得离奇。然而,破除传统并不是说没有传统的社会——实际上与此相去甚远。这个概念是指一种传统在其中发生了地位变化的社会秩序。在全球性世界大同主义的情境中,今天的传统必须为自己辩护:它们需正常接受质询。在这个方面,尤为重要的是,包括影响性属、家庭、地方社区及日常生活其他方面的传统在内的现代性的“隐性根基”暴露无遗并需接受公众的辩论。此中含义深远,影响全世界。

  对生态问题的关注是第三个共同主题。在这个问题上,尽管我们也有不同点,但我们都同意,生态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环境”的关心。“环境”听起来似乎是人类行动的外部情境,但生态问题之所以走向前台是因为“环境”实际上已不再外在于人类社会生活,而是受到了人类生活的彻底渗透和重新整理。如果说人类曾经知道“自然”是什么,那么现在则不然。“自然”之物与“生活”之物完全搅在一处,对此已不能再想当然。与受传统统治的生活的许多其它方面一样,在人类必须进行实践决策和道德决策之处,“自然”便转变为行动之域。“生态危机”开掘出一系列的与今日之人类生活的可塑性有着根本关系的问题——即在我们的生活的许多领域内“命运”的隐退。

  滋养了后现代观点的人类知识的悖论——在后现代观点中它们往往与认识论的消亡有关——现在可以从更加世俗的社会学的角度来加以理解。今天的社会世界和自然世界充满了自反性的人类知识,但这并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正好相反:未来日益有别于过去,而且在某些基本方面变得十分具有威胁性。作为一个物种,我们的生存已不再有保证,即使是短期内也是如此,而且这是我们人类集体的自己的所作所为的后果。现在,“风险”的概念成为现代文明的中心,这正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大多只能建立在“似乎”的基础上。在我们——无论个人还是集体——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们必须经常建构潜在的未来,但我们知道这种建构实际上可能妨碍这些未来的出现。新的不可预测领域的出现往往是由企图控制这些领域的努力所造成的。

  在这些情况下,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组织的性质和全球系统的构成发生了重大转变。全球化过程加剧的趋势与日常生活中的变化交互作用,并偶然可能成为日常生活变化的条件。许多变化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最有影响的政策决策并不是来自正式的政治体系这个正统的决策领域。相反,它们塑造并帮助重新界定正统政治秩序的性质。

  从这些问题的分析中得出了实际的政治后果。这些政治衍生物究竟可能是什么,我们见解不同,诊断各异。社会主义解体后,许多作者认为主动的政治计划已无用武之地,在其著作中明显表露出政治意志瘫痪的苗头,对此我们都不赞成。实际上正好相反,在具有发达的自反性的世界中,对社会形态的质疑是司空见惯的,在很多情况下这正好刺激主动的批评。

  本书的格式是这样的:我们每人就自反性现代化中的方方面面各自独立写了一篇长文。尽管我们未有意掩盖我们之间的不同见解,但三篇论文均以上述看法为指导。接下来我们每人又针对另两位作者的文章作出了批评性的反应,这部分文字以与论文排序相同的次序出现在本书的末尾。

  乌尔里希•贝克的文章由马克•里特尔(Mark Ritter)从德文翻译成英文。

                            乌尔里希•贝克

                            安东尼•吉登斯

                            斯科特•拉什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乌尔里希•贝克,德国慕尼黑大学社会学教授。安东尼•吉登斯,英国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院长。斯科特•拉什,英国伦敦大学社会学教授。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自反性是当代社会理论的重要问题。在本书中三位著名的社会思想家深入讨论了今天社会理论和文化理论中的“自反性现代化”的涵义,触及到当代社会的政治、传统和美学等层面。贝克以其“风险社会”的视野,检讨了他关于自反性现代化的基本观念;吉登斯具体考察了现代社会的“制度自反性”和去传统化,进而论证了全球社会的发展;拉什提出一个关于美学和文化解释的自反性现代化主体,强调对“审美现代化”和后现代性的分析。全书最后的回应与批判,三位作者对彼此的观点做了评判性的评价,进而构成一种综合的结论。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1 再造政治:自反性现代化理论初探

  乌尔里希•贝克

2 生活在后传统社会中

  安东尼•吉登斯

3 自反性及其化身:结构、美学、社群

  斯科特•拉什

4 回应与批评

  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