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文化:社会学的视野

分享到:

定价:¥25.00

  • 出版时间:2002年08月
  • 页数:518页
  • ISBN:7-100-03363-2
  • 主题词:文化社会学视野
  • 人气:211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STRONG><FONT size=3>        《文化和传播译丛》出版说明</FONT></STRONG>


  所谓文化,从本质上来讲,是人类借助符号传达意义的行为。因此说文化与传播密不可分,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文化传播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和电子文化阶段。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仅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也使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译丛精选了近年来西方文化与传播领域内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旨在帮助读者拓展视野,加深对这场历史巨变的理解。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size=3><STRONG>        《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STRONG></FONT>


  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异,就在于人的未特定化,因而人有超越自然的文化。哲学家深信,人不但生活在物理的世界中,同时也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所以,亚里士多德“人是逻各斯的动物”这一经典定义,可作如下新解:人是符号和文化的动物。

  人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于是,人是文化主体,同时又是文化的对象。人生存于世界上,也就意味着人在文化中。这种复杂的依赖关系,或许可以通过稍稍修改一下康德的著名公式来表述:“我在文化中,文化在我心中。”

  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举凡人类的器具用品、行为方式,甚至思想观念,皆为文化之符号或文本。文化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符号的创造。从符号的角度看,它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representation)。符号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向人们传达某种意义。因此,从根本上说,表征一方面涉及到符号自身与意图和被表征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又和特定语境中的交流、传播、理解和解释密切相关。这么来看,所谓文化,究其本质乃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所以一些文化学家坚持文化的核心就是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

  无论从什么意义上看,文化总是和传播密不可分,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文化史家把文化传播的漫长历史做了精致的分期。大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和电子文化阶段。在口传文化阶段,面对面的在场交流形式与语境,既使得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又使得传统的权威得以维持;印刷文化阶段,信息不再依赖于在场,它贮存在可移动的媒介(印刷物)中,使得不在场的交流成为可能。印刷文化出现,在跨越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动摇了传统的权威。由于读者和作者不在同一时空里,阅读活动较之于面对面交流,更加带有批判、怀疑和“改写”原本的倾向。本世纪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它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遂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改变了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生活。毫无疑问,古往今来,没有一种传播媒介像电子媒介这样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

  电子媒介导致了一系列新的现象。首先,它加速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进程。通过时一空分离或时一空凝缩,“地球村”应运而生。一方面是本地生活越来越受到远处事件的“远距作用”;另一方面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意识异常凸显。我们一他者、本土―异邦、民族性一世界性等范畴,不再是抽象的范畴,而是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次,电子媒介在促进文化的集中化的同时,又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零散化和碎片化。再次,电子媒介一边在扩大公共领域的疆界和范围,将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其中,但同时它又以单向传播、信息源的垄断以及程序化等形式,在暗中萎缩和削弱潜在的批判空间。复次,电子媒介以其强有力的“符号暴力”摧毁了一切传统的边界,文化趋向于同质化和类型化,但它又为各种异质因素的成长提供了某种可能。最后,电子媒介与市场的结合,必然形成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被动的文化行为,这似乎都和口传文化和印刷文化判然有别。

  晚近一些有影响的研究,主张把媒介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连用,或曰“媒介文化”,或曰“媒介化的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总而言之,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的文化情境,显然,我们对它知之甚少。

  有鉴于此,本丛书着力于译介晚近西方传播和文化领域中的代表性论著,旨在拓宽视野,深化理解,进而推进本土化的研究。

                           周宪 许钧

                       1999年9月序于古城南京


<STRONG><FONT size=3>            本书序</FONT></STRONG>


  我们相信,理解文化对在复杂社会中生存是最为基本的,而这有赖于发展一种社会学的想像力。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为那些对文化研究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种社会学的视野而培育这种想像力。本书可以作为与文化社会学有关的大学本科课程的核心教材,你也会发现它和特定的文化研究领域密切相关,诸如艺术史、大众传播、文学批评、流行文化和美国研究等等。不仅那些直接关心文化的人,而且包括那些对新闻工作、市场研究、服装和纺织品、酒店经营以及其他各行各业有兴趣的人,从社会学的基础出发去理解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历程都会获益良多。最后,对那些同文化的社会学分析有关联的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来说,本书也可以作为他们了解该领域的一个“窗口”。

  我们有必要交待一下本书的某些特点。首先,我们试图使读者了解文化的基本动态和当代有关文化的主要论争,但我们并不宣称我们提供的检视囊括或涵盖了与各种文化形式有关的所有理论。为了提高自由教育的可能性,我们抽出了若干主题去描述那些至关重要的社会学问题。因此,我们希望帮助读者去了解那些他们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最为熟悉的事物,了解那些原先他们仅仅从局外体验过的文化的“幕后的”组成部分。如果本书在上述各方面能够获得成功,那么以这里包括的方法和问题为基础,我们将能够为读者提供思考本书未涉及的那些特定主题的工具。

  其次,本书欲图为进一步研究和考察社会学对文化研究的用途提供一种路径。为了引导读者能够对书中讨论的那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我们在正文中旁征博引,并在索引中为每一章都提供了文献目录。本科生们应该能够运用这些文献作为着手写作研究论文的基础,同时我们希望本书讨论问题的方式能够促进研究生们的深入阅读、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们也在索引中提供了有关文化分析方法的主要文献。

  再次,本书相对说来篇幅较小,我们力求能够做到简明扼要。这种做法允许教师将本书作为核心教材,同时辅以他们自己选择的其他读物。有关文化的各个方面的文献著述汗牛充栋,而且许多都引人入胜。如果我们在一本典型的“无所不包”的文本基础上建立社会学探讨的构架,并且又在这样的架构内去看待本书,就会排挤在课堂上使用其他文献,并最终损害文化研究的活力。恰恰相反,我们则期望通过表明社会学能在何种程度上促进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从而来保持这种活力。教科书经常被写成是一部无所不包的既有知识的大杂烩,其结果必然使得著述不忍卒读。最坏的是,它们将教育的体验沦为记忆的另一种训练。相反,在一个文化和知识快速变迁的时代,我们则希望鼓励读者了解有关文化的各种论争,以一种能够增进当代文化研究活力的方式对它们作出批判性的思考。


                     约翰•R.霍尔

                     玛丽•乔•尼兹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约翰•R.霍尔(John R.Hall),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社会学教授,并任该校历史,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渉及社会理论、认识论、宗教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主要著作有:主编《反思阶级范畴》(1997)、《谨遵天启:北美,欧洲和日本的宗教运动与暴力》(合著,2000)和《研究的文化:从认识论到社会历史研究中的话语》(1999)。

  玛丽•乔•尼兹(Mary Jo Neitz),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社会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克里斯玛与社区:一项关于天主教会内部的宗教责任的研究》,并主编有两本关于宗教和性别的书。尼兹教授目前正在进行两项民族志研究:一项有关当代巫术;另一项有关美国农村教会及其社区的历史变迁。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为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提供一种社会学视角。涉及文化的制度结构、历史与遗产、文化的社会生产与传播、文化效果、文化意义与社会行动等理论问题,同时也涵盖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当代文化现象。是一本文化社会学和文化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概论性著作。

显示全部目 录

中译本序

序言

致谢

        <STRONG>第一部分  迈向一种文化的社会学</STRONG>

第一章 社会学与文化

第二章 作为道德话语的文化

        <STRONG>第二部分 当代文化形成的来源

</STRONG>第三章 解构乡民文化

第四章 当代文化的前工业源泉

第五章 工业主义与大众文化

        <STRONG>第三部分 分层、权力与文化生产

</STRONG>第六章 大众生产时代的社会分层与文化

第七章 权力与文化

第八章 文化的生产

        <STRONG>第四部分 文本、行动和社会秩序</STRONG>

第九章 文化客体、阅听人和意义

第十章 文化、行动与变迁

第十一章 后现代主义的未来

        <STRONG>附 录

</STRONG>附录一 研究方法资料综述

附录二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