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理论导引

分享到:

定价:¥27.00

  • 出版时间:2007年07月
  • 页数:473页
  • ISBN:7-100-03453-1
  • 主题词: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理论导引
  • 人气:130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STRONG><FONT size=3>       《现代性研究译丛》出版说明
</FONT></STRONG>
  现代性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总体性特征,是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帮助读者拓展思路,更好地观察思考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商务印书馆特从汗牛充栋的西方现代性问题研究的著述中,精选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汇编成“现代性研究译丛”。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size=3><STRONG>        《</STRONG><STRONG>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STRONG>
</FONT>
  中国古代思想中历来有“变”的智慧。《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斗转星移,王朝更迭,上下几千年,“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梁启超)。
  照史家说法,“变”有三个级度:一曰十年期的时尚之变;二曰百年期的缓慢渐变;第三种变化并不基于时间维度,通称“激变”或“剧烈脱节”。这种变化实为根本性的摇撼和震动,它动摇乃至颠覆了我们最坚实、最核心的信念和规范,怀疑或告别过去,以无可遏止的创新冲动奔向未来。倘使以此来透视中国历史之变,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变革也许正是这第三种。
  鸦片战争以降,随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叩开国门,现代性始遭遇中国。外患和内忧相交织,启蒙与救亡相纠结,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朝向现代的道路上艰难探索,现代化既是一种激励人建构的想像,又是一个迂回反复漫长的过程。无疑,在中国,现代性仍是一个问题。
  其实,现代性不只是现代中国的一个问题,在率先遭遇它的西方世界,它同样是一个难题。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以预言家的口吻对现代性作了一个天才的描述:“现代性就是短暂、瞬间即逝、偶然”,是“从短暂中抽取出永恒”。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诗人兰波,则铿锵有力地呼吁:“必须绝对地现代!”如果说波德莱尔是对现代性变动不居特性的说明的话,那么,兰波的吁请显然是一种立场和态度。成为现代的,就是指进入现代,不但是形形色色的民族国家和社会,而且是千千万万男女个体。于是,现代性便成为现代这个历史概念和现代化这个社会历史过程的总体性特征。
  现代性问题虽然发轫于西方,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步履加快,它已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现象。在中国思考现代性问题,有必要强调两点:一方面是保持清醒的“中国现代性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又必须确立一个广阔的跨文化视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着这种精神,我们从汗牛充栋的西方现代性研究的著述中,遴选一些重要篇什,编辑成系列丛书,意在为当前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思考提供更为广阔的参照系,提供一个言说现代性问题更加深厚的语境。所选书目,大多涉及现代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尤以80年代以来的代表性学者和论著为主,同时兼顾到西方学术界传统的欧陆和英美的地域性划分。
  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现代性标志了一种断裂或一个时期的当前性或现在性。它既是一个量的时间范畴,一个可以界划的时段,又是一个质的概念,亦即根据某种变化的特质来标识这一时段。由于时间总是延绵不断的,激变总是与渐变错综纠结,因而关于现代性起于何时或终于(如果有的话)何时,以及现代性的特质究竟是什么,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难题。更由于后现代问题的出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便不可避免地缠结在一起,显得尤为复杂。有人力主后现代是现代的初始阶段,有人坚信现代性是一个尚未完成的规划,还有人凸显现代与后现代的历史分期差异。然而,无论是主张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终结,还是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另一种形态,它都无法摆脱现代性这个关节点。
  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现代性总是和现代化过程密不可分,工业化、城市化、科层化、世俗化、市民社会、殖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等历史进程,就是现代化的种种指标。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性涉及以下四种历史进程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过程。世俗政治权力的确立和合法化,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工业化过程,传统社会秩序的衰落和社会的分化与分工,以及宗教的衰微与世俗文化的兴起,这些进程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形成。诚然,现代性并非一个单一的过程和结果,毋宁说,它自身充满了矛盾和对抗。社会存在与其文化的冲突非常尖锐。作为一个文化或美学概念的现代性,似乎总是与作为社会范畴的现代性处于对立之中,这也就是许多西方思想家所指出的现代性的矛盾及其危机。启蒙运动以来,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种种文化运动似乎一直在扮演某种“反叛角色”。个中三昧,很是值得玩味。
  作为一个心理学范畴,现代性不仅是再现了一个客观的历史巨变,而且也是无数“必须绝对地现代”的男男女女对这一巨变的特定体验。这是一种对时间与空间、自我与他者、生活的可能性与危难的体验。恰如伯曼所言:成为现代的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这样的境况中,它允诺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去经历冒险、强大、欢乐、成长和变化,但同时又可能摧毁我们所拥有、所知道和所是的一切。它把我们卷入这样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那儿有永恒的分裂和革新,抗争和矛盾,含混和痛楚。“成为现代就是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如马克思所说,在那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化把人变成为现代化的主体的同时,也在把他们变成现代化的对象。换言之,现代性赋予人们改变世界的力量的同时也在改变人自身。中国近代以来,我们多次遭遇现代性,反反复复地有过这样的深切体验:惶恐与向往、进步与倒退、激进与保守、激情与失望、理想与现实,种种矛盾体验塑造了我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和判断。
  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的矛盾和冲突的焦点。在世纪之交,面对沧桑的历史和未定的将来,思考现代性,不仅是思考现在,也是思考历史,思考未来。
  是为序。
                             周 宪 许 钧
                            1999年9月26日于南京

显示全部前言

  在我1987年开始撰写《后现代主义文化》时,人们似乎认为后现代主义至多是一种复杂的同时存在物,一种在建筑、艺术、文学、电影、通俗文化等领域中不同发展线索的偶然巧合。人们当时在不同艺术中、在文化实践的不同领域中确认了不同种类的后现代主义,我当时觉得自己试图做的是写出一种关于它们的参考手册。那时看来,本书应该按照学科来划分部分,那些学科当时已经完成或者正在经历超出现代主义的特殊运动形式;那就是说,通常是它们各自的各种现代主义。
  同时,在英国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后现代主义,需要另加说明,这一点当时就已经清楚了。正如我在“后现代主义表演艺术”一章的开头所说,后现代诊断已涉及某些没有经历过界定分明的现代主义阶段的文化领域,例如,电视、摇滚音乐和网络文化。自从本书第一版1989年问世以来,最引人瞩目的变化是,第一种所谓系谱后现代主义被第二种所谓类推后现代主义的各种形式逐渐超过。我在其他地方遇到的全球文化具有“中断文化”的特征;在那样的文化中,不同的艺术和文化形式相互杂交组合。全球文化发挥作用,揭示并且成倍增加这种亲缘性,强化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语言,加速其流通和转换。各学科领域趋向于根据在其他领域流行的方法,而不参照自身的历史来界定自己后现代主义的方法。假如不是因为对其他种类的后现代主义的观察似乎已驱使许多学科对各自的家系进行重新研究,那么,就可能将这种“慕它癖”的普遍化描述为当代人淡化历史感的又一症状。例如,我认为法律和舞蹈领域中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发展就属这种情况,本版中新加的章节对此进行了讨论。
  系谱后现代主义向类推后现代主义的运动在“后-”这一前缀的正字标准化中得以相当清楚的显示。萨莉•贝恩1980年出版的著作《穿胶鞋的歌舞女神》在其副标题“后-现代舞蹈”中提到,连字号和大写的“现代”构词部分使人注意连字号停顿的特殊界定性叙述,注意舞蹈史上不同阶段之间的过渡。在萨莉最近出版的关于舞蹈的选集《后现代主义时代的舞蹈写作》中,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更为一般的文化语境。去掉了梗在“后-现代”中的连字号,去掉了别扭、怪异的大写,这显示其广泛性和与具体历史的分离。“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性”涉及词中省略和事件的中断;而“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性”表示综合性、同时性和一致性。在萨莉的第二本著作中,对舞蹈的重读——无论在舞蹈本身还是在关于舞蹈的写作中——不再内生于舞蹈,不再是它就自身所提的问题。比较而言,它派生而且受驱于更具一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所有艺术与其历史的关系,其特征不仅是不同艺术表演与对表演的阐释性思考之间更为迅速的交流,而且还是对不同艺术与其历史之间的时间失当和意料不到的困难的一种更精密调整的同步化。
  从系谱后现代主义向类推后现代主义的运动所产生的另一结果是,成倍增加并加速了理论与其对象之间的关系环;笔者在本书第一章末将其描述为“全关闭”。实际上,“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这两个术语本身的意义最近十年变化很大,它们现在所表示的与其说是具体理论可能具有的艺术和文化对象的种类,不如说是它自身的理论类型。正如汉斯•贝尔滕斯在其杰作《后现代观念》(1995年)中所说明的,后现代主义裂断和问题的无维度的、流动的“瞬间”已经转为一种实在的历史。后现代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关于世界的假说,不如说是一门学科,在一些领域几乎是当之无愧的职业选择。它已经成为我们强烈的、无法减弱的反思性名称,成为我们对那种反思性进行反思的方式(以及其他令人兴奋的东西)。
  我当初撰写《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付混乱和泛滥的部分补救办法,是想确定和描述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形式。我现在意识到,本书自身只能辅助对后现代通约性作共时性的勾勒。同一性与差异合作,后现代的分离、分裂和分散的运动与后现代把握大意的要求合作,这方面最具讽刺意义的证据或许是近年来数量激增的后现代主义的读本、文集、概论、名词索引以及各种各样的手册。当然,本书便是一例。我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再研究、再思考和扩充是在后现代概念不断膨胀的过度一致的语境中进行的。本书新版包括了实质上的新内容,其目的不仅是更新本书的内容——通过分析近来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新发展,特别是在法律、舞蹈、音乐、文化研究、网络文化、地理及生态思想等领域,以及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和弗雷德里克•詹姆森这些思想家们近来的思考——我现在开始认识到,而且也是为了提供一些材料和场合,以便对这种过度一致做出回答。

显示全部后记

  1999年8月,我在英国剑桥大学所作的研究项目已近尾声,周宪教授致函于我,谈到了计划翻译《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事情,我十分高兴,欣然赞同。用时下的话来说,其中原因之一是我觉得本书的译介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以各种方式介绍了西方后现代主义,但是尚缺一本纵观各个领域、以跨学科的目光反映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的最新动态的学术著作。我认为本译著的出版有助于填补国内的这一空白。
  对我国读者来说,本书最令人感兴趣的或许是作者提出的关于西方文化、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些观点和研究视角。虽然就内容编排而言,本书从总体上讲是横向的,但是,作者在讨论各个领域的进展时却不乏纵向眼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史蒂文•康纳先生的观点尽管是一家之言,但其中许多真知灼见是颇具启迪意义的。
  我对西方文化的系统了解始自上世纪的80年代初期,那一兴趣促成我在80年代后期开始为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讲授西方文化史。从时间上看,我接触的著述讨论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文化现象的居多,对其后的进展了解不足。因此,本书中出现的一些术语和背景知识对我说来也具有相当的难度。好在电信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这使我能够借助国内外的学友的力量,全面收集资料,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原著的意思。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译稿,本应感到欣慰。但是,刚才读完清样,心中仍感惶悚,觉得译文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次,我祈望读者不吝指正。
  我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承蒙商务印书馆的徐奕春先生和朱泱先生在各个方面大力帮助;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编辑部的欧阳亚丽女士也就诸多技术性问题提了很好的意见。我谨向他们表示由衷的谢意。
  窗外细雨淅沥,远处灯光闪烁,莘莘学子正在刻苦攻读。我希望本书的中译本有助于读者开启心灵窗户,扩大学术视野,借异域文化研究的亮光,走弘扬中国文化之路。
                        严忠志
                   2002年4月18日于四川外语学院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史蒂文•康纳(Steven Connor),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英语教授。著有《查尔斯•狄更斯》(1985)、《塞缪尔•贝克特》(1988)、《理论与文化价值》(1992)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讨论后现代主义问题的最全面的导引性著作。自1989年第1版问世以来,已重印7次,1997年修订后刊行第2版,我们的这个中译本即根据此版译出。作者首先总括性地论述了后现代主义;然后讨论了在法律、建筑、音乐、舞蹈、绘画、科幻小说、影视、通俗文化等领域出现的新后现代主义;并批判性地解释了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弗雷德里克•詹姆森、让-博德里亚等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最新思想;最后详尽讨论了后现代批评风格和文化政治学。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二版前言
鸣谢
<STRONG>      第一部分 语境
</STRONG>1 后现代主义与学术机构
<STRONG>      第二部分 后来者</STRONG>
2 后现代性:后现代社会理论与法律理论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弗雷德里克•詹姆森
  让-博德里亚
  后现代法律
3 建筑与视觉艺术中的后现代主义
  建筑
  艺术
  摄影
4 后现代主义与文学
  破坏与反语
  超越空间主义
  本体论与元小说
  可能的世界:科幻小说与电脑网络小说
5 后现代表演艺术
  戏剧
  舞蹈
  哑剧
  音乐
6 后现代电视、录像和电影
  电视与录像
  电影
7 后现代主义与通俗文化
  摇滚乐
  风格与时装
<STRONG>      第三部分 结果
</STRONG>8 后-谨慎:否认与崇高
9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政治学
  抵抗的空间
  女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性与后殖民性
  后现代主义、先锋派艺术和伦理可能性
  后文化:后现代生态学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